一种智能交通导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9485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智能交通导引装置,有效解决了指引牌在受到损坏时便于从支撑杆上拆卸安装的问题,包括支撑杆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盒,固定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C型滑块,C型滑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架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动盒,滑动盒的左端沿着固定盒滑动,所述滑动盒的后端滑动连接有第一夹持板,第一夹持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挡板,挡板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滑动盒的前端滑动有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右端设有多个转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交通导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指引
,具体的是一种智能交通导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1.理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包括交通标志,交通灯,防护栏等,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给行人和驾驶者带来便利,交通指引是对道路的交通状态和方向进行提前预告的作用,有利于对驾驶人员起到了引导指向的作用,交通指示牌的管理部门面临着不断对交通指示牌进行巡查;对指示牌遭受污损的,需及时进行修复。
[0003]2.检索:在专利库中检索该领域交通指引等相关专利,检索到有几百篇专利。其中,与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技术特征较为近似的有以下两篇;现有的交通导引装置在安装时,需要用螺丝一个一个的固定,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当指引牌受到外界干扰变形时,在拆卸的时候需要借助大型机器将施工人员吊起到指定位置,将滑动盒从支撑杆上脱离,这是工作人员需要一个一个螺丝拆卸,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安全隐患。
[0004]3.引证:在中国专利号为CN202210480757.X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交通引导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上安装有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上安装有连接机构,所述引导机构上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安装有防护机构,所述引导机构上按只有除尘机构,所述引导机构上连接有闭锁机构。
[0005]4.总结:对于该相关专利,专利技术人对此认为:虽然该专利也能安装和拆卸,但是该装置在安装时需要将显示屏的上端卡接到对应的部件里,然后再通过卡板与连接板的卡合,从而使固定板与连接杆可拆卸安装,拆卸安装起来比较繁琐,给施工人员增加了负担。
[0006]5.引证:在中国专利号为202210915874.4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智能交通导引装置,包括立杆,所述立杆上固定安装有指示牌,所述指示牌的一侧滑动安装有对指示牌表面脏污进行软化以及刮除的清洁组件,所述指示牌的底部安装有收集雨水以及污水的收集组件,所述立杆上固定安装有蓄积雨水以及将雨水推进清洁组件内并通过清洁组件喷淋在指示牌表面上的蓄积组件,所述蓄积组件和收集组件之间连接有过滤脏污的过滤组件。
[0007]6.总结:对于该相关专利,专利技术人对此认为:该专利虽然能将指示牌清理干净,但是当指示牌的受到损坏需要拆卸时,施工人员需要借助大型辅助机器到达指定位置,进行一个一个拆卸,容易增加施工人员的安全隐患。
[0008]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交通导引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交通导引装置,有效解决了指引牌在受到损坏时便于从支撑杆上拆卸安装的问题。
[0010]一种智能交通导引装置,包括支撑杆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盒,固定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C型滑块,C型滑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架的
左端固定连接有滑动盒,滑动盒的左端沿着固定盒滑动,所述滑动盒的后端滑动连接有第一夹持板,第一夹持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挡板,挡板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滑动盒的前端滑动有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右端设有多个转动机构。
[0011]优选的,每个所述转动机构均包括有与滑动盒转动连接的多个衔接齿轮,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齿板,所述第二夹持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齿板,每个所述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均与对应的衔接齿轮啮合。
[0012]优选的,所述滑动盒的右端转动连接有棘轮,所述位于滑动盒上端的衔接齿轮与棘轮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盒的右端转动连接有棘爪,棘爪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盒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丝杆,丝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盒,所述圆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
[0014]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前端设有导引牌,导引牌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凹槽,所述位于导引牌左侧凹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双向丝杆,所述位于导引牌右侧凹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二双向丝杆,所述第一双向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多个第一挤压板,所述第二双向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多个第二挤压板。
[0015]优选的,所述导引牌的后端转动连接有转杆,转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转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一双向丝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啮合,所述第二双向丝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杆与第二蜗轮,所述转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块。
[0016]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
[0017]本专利技术与CN202210480757.X和202210915874.4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1.在使用时,先拉动拉手,拉手带动第二夹持板10往前移动,第二夹持板10在往前移动的时候通过转动机构11带动第一夹持板7往后移动,第二夹持板10在往后移动的时候带动挡板8对限位弹簧9进行挤压,然后将滑动盒6卡进固定盒3外侧,此时,滑动盒6内的第一夹持板7和第二夹持板10位于支撑板5的两侧,随后松开拉手,限位弹簧9带动挡板8往前移动,挡板8带动第一夹持板7往前移动,第一夹持板7通过转动机构11带动第二夹持板10往后移动,从而第一夹持板7和第二夹持板10卡进支撑板5进行对其挤压,挤压完成后由转动机构11进行限位,便于将支撑架2和滑动盒6安装在支撑杆1上,便于进行安装。
[0018]2.在进行安装时,将左右两端对应的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放置到支撑架2的前端,然后转动转块28,转块28带动转动转动,转动带动两端的第一蜗杆24和第二蜗杆25转动,第一蜗杆24和第二蜗杆25在转动的时候分别带动对应的第一蜗轮26和第二蜗轮27,第一蜗轮26带动第一双向丝杆1912转动,第一双向丝杆1912带动上下两侧的第一挤压板往第一蜗轮26的方向移动,从而两侧的第一挤压板对支撑架2的上下两端进行挤压固定,与此同时,第二蜗轮27带动第二双向丝杆2012转动,第二双向丝杆2012带动上下两侧的第二挤压板往第二蜗轮27的方向移动,从而两侧的第二挤压板对支撑架2的上下两端进行挤压固定,从而达到对导引牌17的固定,便于安装和拆卸,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
[0019]3. 通过启动电机15,电机15带动第二锥齿轮16,第二锥齿轮16带动第一锥齿轮13
转动,第一锥齿轮13在转动的时候带动丝杆12,丝杆12在转动的时候带动C型滑块4上升或者下降,便于导引牌17降到低处时方便拆卸和安装,避免了需要站在大型机器上进行拆卸和安装。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主视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圆盒剖面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滑动盒爆炸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滑动盒与支撑架配合示意图。
[0025]图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交通导引装置,包括支撑杆(1)和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盒(3),固定盒(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C型滑块(4),C型滑块(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架(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滑动盒(6),滑动盒(6)的左端沿着固定盒(3)滑动,所述滑动盒(6)的后端滑动连接有第一夹持板(7),第一夹持板(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挡板(8),挡板(8)的后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9),所述滑动盒(6)的前端滑动有第二夹持板(10),所述第一夹持板(7)和第二夹持板(10)的右端设有多个转动机构(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动机构(11)均包括有与滑动盒(6)转动连接的多个衔接齿轮(110),所述第一夹持板(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齿板(111),所述第二夹持板(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齿板(112),每个所述第一齿板(111)和第二齿板(112)均与对应的衔接齿轮(110)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盒(6)的右端转动连接有棘轮(113),所述位于滑动盒(6)上端的衔接齿轮(110)与棘轮(113)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盒(6)的右端转动连接有棘爪(114),棘爪(11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15),所述第一弹簧(115)的另一端与滑动盒(6)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导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方乐丽琴王玉巧付瑞玲刘铭薇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