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伤临床换药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在的换药装置高度不便调节,及不便对伤肢进行固定的问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且内部中空的箱体,箱体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上端贯穿箱体的支撑杆,前侧的箱体内经转轴偏心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凸轮,凸轮可正反转动,凸轮的外缘面与前侧的支撑杆下端保持接触,两个支撑杆上侧设有一个矩形且内部中空的支撑框,支撑框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左右相对的通槽,支撑框的前后两侧分别经销轴铰接有两个左右相对且弧形的夹板,相邻的两个夹板可相对或相背摆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便于调整支撑框的高度,同时两个夹板将患者腿部固定,避免患者腿部乱动影响换药。药。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伤临床换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日间护理器械
,特别是一种骨伤临床换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
[0003]医院的骨科科室每天都需要接诊大量的患者,而其中很多都是下肢受伤的患者,在使用换药架时,由于目前换药架都是固定式,伤员身高不同,换药架又无法升高,并且患者在换药因为疼痛而导致乱动,导致伤肢不稳定,使医护人员在换药时更加不方便;
[0004]但是目前的换药装置在针对某些使用情况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0005]1、不便根据患者的身高不同,调整换药装置支撑的高度;
[0006]2、患者在换药因为疼痛而导致乱动,导致伤肢不稳定,使医护人员在换药时更加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骨伤临床换药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在的换药装置高度不便调节,及不便对伤肢进行固定的问题。
[0008]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支撑板,支撑板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且内部中空的箱体,箱体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上端贯穿箱体的支撑杆,前侧的箱体内经转轴偏心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凸轮,凸轮可正反转动,凸轮的外缘面与前侧的支撑杆下端保持接触,两个支撑杆上侧设有一个矩形且内部中空的支撑框,支撑框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左右相对的通槽,支撑框的前后两侧分别经销轴铰接有两个左右相对且弧形的夹板,夹板上端伸出通槽,相邻的两个夹板可相对或相背摆动。
[0009]本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设置了凸轮、支撑杆及支撑框,通过凸轮的转动,并对凸轮进行限位,调整支撑框的高度,适用于身高不同的患者,使得换药操作更加方便,设置了夹板、腰形框及按块,通过齿形块对按块的限位,两个夹板将患者腿部固定,避免患者腿部乱动影响换药,同时可通过拉动拉环解除对患者腿部的限位。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11]图2是本技术的剖切右视轴测图。
[0012]图3是本技术的剖切俯视轴测图。
[0013]图4是本技术中支撑框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0014]图5是本技术中支撑框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0015]图6是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由图1至图6给出,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且内部中空的箱体2,箱体2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上端贯穿箱体2的支撑杆3,前侧的箱体2内经转轴偏心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凸轮4,凸轮4可正反转动,凸轮4的外缘面与前侧的支撑杆3下端保持接触,两个支撑杆3上侧设有一个矩形且内部中空的支撑框5,支撑框5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左右相对的通槽,支撑框5的前后两侧分别经销轴铰接有两个左右相对且弧形的夹板6,夹板6上端伸出通槽,相邻的两个夹板6可相对或相背摆动。
[0018]为了使凸轮4正反转动,所述的凸轮4前侧设有与转轴同轴的矩形筒7,矩形筒7内滑动连接有矩形块,矩形块前侧伸出矩形筒7且设有前后轴向的驱动杆8,驱动杆8前端贯穿箱体2且设有摇柄。
[0019]为了对凸轮4的转动进行限位,所述的矩形块后端面与凸轮4之间经弹簧连接,前侧的箱体2的前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驱动杆8圆周方向均布的限位孔,驱动杆8中部经摇杆偏心设有可插入限位孔内的插柱9。
[0020]为了使相邻的两个夹板6可相对或相背摆动,所述的两个前后相邻的夹板6之间经连杆固定连接,支撑框5前侧滑动连接有按块10,按块10下端插入支撑框5内且设有左右方向的腰形框11,腰形框11与支撑框5下侧壁之间经弹簧连接,夹板6下侧设有压杆12,两个压杆12呈八字形排布,压杆12上端设有插入腰形框11的滑柱。
[0021]为了对按块10进行限位,所述的按块10上侧开设有开口朝前的齿形槽,支撑框5上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朝后且可与齿形槽连通的让位槽,让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齿形块13,齿形块13与齿形槽的相对面分别为前高后低的倾斜面,齿形块13前侧设有前后轴向的拉杆14,拉杆14前端贯穿支撑框5前侧壁设有拉环,拉杆14上套装有位于让位槽与齿形块13之间的弹簧。
[0022]为了更加便于使用者使用,及便于接收清洗的废液,所述的两个左右相对的夹板6的相对侧分别设有弹性层,支撑板1下端四角处分别设有带刹车的万向轮,两个箱体2之间滑动连接有开口朝上的废液箱。
[0023]本技术在使用时,先移动本装置将其移动至患者床前,向后推动摇柄,摇柄带动驱动杆8向后移动,驱动杆8经摇杆带动插柱9向后移动,插柱9不再插入限位孔内,驱动杆8带动矩形块向后移动并压缩弹簧,顺时针转动摇柄,摇柄经驱动杆8、矩形块及矩形筒7带动凸轮4顺时针转动,凸轮4使得支撑杆3向上移动,支撑杆3带动支撑框5向上移动,根据患者身高,将支撑框5升高至合适高度,停止转动摇柄,松开摇柄,在弹簧作用力下,矩形块带动驱动杆8向前移动,驱动杆8经摇杆带动插柱9插入限位孔,对凸轮4进行限位,保持支撑框5的高度不变;
[0024]将患者腿部放置在支撑框5上侧,使得患者腿部向下压动按块10,按块10带动腰形框11向下移动,使得两个滑柱在腰形框11内滑动,滑柱经压杆12带动前侧的两个夹板6相对摆动,前侧的两个夹板6经连杆带动后侧的两个夹板6相对摆动,两个左右相对的夹板6将患者腿部固定,同时按块10向下移动,当让位槽与齿形槽连通时,在弹簧作用力下齿形块13插
入齿形槽内,当患者在换药时腿部乱动时,因为齿形块13与齿形槽的相对面分别为前高后低的倾斜面,按块10被齿形块13限制,两个夹板6将患者腿部固定,避免患者腿部乱动影响换药,同时清洗时废液落入废液箱内,避免污染周围;
[0025]换药完成后,向前拉动拉环,拉环经拉杆14带动齿形块13向前移动,齿形块13从齿形槽内脱出,向上抬起患者腿部,在弹簧作用力下,腰形框11向上移动,滑柱在腰形框11内滑动,并经压杆12使得两个夹板6相背摆动,患者腿部此时可从夹板6中取出,重复上述步骤,转动凸轮4,降低支撑框5的高度,再将废液箱拉出,统一进行倾倒,对本装置进行消毒清洗。
[002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
[0027]1、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设置了凸轮、支撑杆及支撑框,通过凸轮的转动,并对凸轮进行限位,调整支撑框的高度,适用于身高不同的患者,使得换药操作更加方便;
[0028]2、设置了夹板、腰形框及按块,通过齿形块对按块的限位,两个夹板将患者腿部固定,避免患者腿部乱动影响换药,同时可通过拉动拉环解除对患者腿部的限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伤临床换药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支撑板(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且内部中空的箱体(2),箱体(2)内滑动连接有上下方向且上端贯穿箱体(2)的支撑杆(3),前侧的箱体(2)内经转轴偏心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凸轮(4),凸轮(4)可正反转动,凸轮(4)的外缘面与前侧的支撑杆(3)下端保持接触,两个支撑杆(3)上侧设有一个矩形且内部中空的支撑框(5),支撑框(5)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左右相对的通槽,支撑框(5)的前后两侧分别经销轴铰接有两个左右相对且弧形的夹板(6),夹板(6)上端伸出通槽,相邻的两个夹板(6)可相对或相背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伤临床换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轮(4)前侧设有与转轴同轴的矩形筒(7),矩形筒(7)内滑动连接有矩形块,矩形块前侧伸出矩形筒(7)且设有前后轴向的驱动杆(8),驱动杆(8)前端贯穿箱体(2)且设有摇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伤临床换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块后端面与凸轮(4)之间经弹簧连接,前侧的箱体(2)的前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驱动杆(8)圆周方向均布的限位孔,驱动杆(8)中部经摇杆偏心设有可插入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云,
申请(专利权)人:李万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