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小鼠核磁共振扫描图像干扰的限位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模型影像扫描辅助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减少小鼠核磁共振扫描图像干扰的限位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磁共振成像(MRI)作为一种新型成像技术,从上世纪70年代起,逐步在临床中头面部神经,血管等检测中得到应用;近年来MRI技术发展迅速,T1/T2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敏感加权成像(SWI)、扩散张量成像(DTI)等层出不穷;
[0003]相比于其他影像学技术,其具有无电离辐射、无创、高分辨率等多种优势,能够从解剖形态、脑区间功能连通性、白质纤维功能等方面提供多种指标和研究方法,现已经成为脑疾病临床诊断和脑科学基础研究中重要的影像学工具之一;
[0004]目前在对小鼠做核磁共振时,由于小鼠自身体积较小,以及小鼠身体本身与空气界面的接触,空气与组织的边界,由于磁化率差异,会降低组织的图像质量,导致最终成像出现细微结构不清楚,伪影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小鼠核磁共振扫描图像干扰的限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段、躯干段、尾段、包裹层、橡胶膜、透气管;所述头段与躯干段的前端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尾段与躯干段的后端一体成型连接;所述头段、躯干段、尾段纵向均等分为两部分;两部分之间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头段、躯干段、尾段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头段、躯干段、尾段最外层为包裹层;包裹层内侧连接橡胶膜;所述橡胶膜与包裹层内侧之间形成中空可以填充的结构;所述头段前侧设置半圆管状的透气管,与头段内部空间相通;两部分同等的头段对合连接后,透气管形成一个中空的圆柱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减少小鼠核磁共振扫描图像干扰的限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段、躯干段、尾段的两个纵向横断对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莉,江杰,谢晓洁,曾一真,李冰虹,汪明杨,赵迅冉,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