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防坍塌预警监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9237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坑监测,特别是一种深基坑防坍塌预警监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在基坑坑底的坡脚位置施做拉线基础,坡顶的靠近坡壁位置施做连杆基础;步骤B、基坑坡壁的内侧设置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线与悬臂连杆和拉线基础连接;步骤C、弹簧安装触点装置,触点装置包括T形的内触杆和钩形的外触杆;步骤D、内触杆通过导线与报警器串联,报警器通过导线与电源的一个电极电连接,电源的另一个电极通过导线与外触杆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在基坑发生坍塌危险前,提供自动广播报警,及时撤离人员,防止发生基坑坍塌事故,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基坑防坍塌预警监测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监测,特别是一种深基坑防坍塌预警监测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中,大部分工程首先要进行基坑的施工,基坑施工很容易引发坍塌等安全事故,在施工中需要对基坑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目前,预深防基坑坍塌方法是预先在深基坑边缘设置基坑测点,定期由有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的坑壁变化情况进行定期观测。其缺点为由专门的观测单位进行定期监测,只能提供基坑壁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才能判断出基坑壁是否稳定。缺点为:一是需在基坑边缘设置一定数量的观测点;二是需要专人定期监测;三是不能做到时时监测基坑壁变化进行检测;四是在基坑壁发生变化达到坍塌临界时,不能提供及时预警,从而实现人员及时撤离。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4747846U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基坑及边坡监测系统,该专利技术在边坡的坡顶设置边坡沉降控制桩和边坡位移控制轨道桩,该专利技术只能检测边坡的水平位移和沉降,不能检测基坑坑底的沉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深基坑防坍塌预警监测的方法,对深基坑的坑壁和坑底进行连续的监测,保证施工安全。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基坑防坍塌预警监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在基坑坑底的坡脚位置施做拉线基础,坡顶的靠近坡壁位置施做连杆基础,连杆基础内预埋悬臂连杆;步骤B、基坑坡壁的内侧设置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线与悬臂连杆和拉线基础连接;步骤C、弹簧安装触点装置,触点装置包括T形的内触杆和钩形的外触杆,内触杆的水平部安装在弹簧的上端,外触杆的下钩部安装在弹簧的下端,内触杆置于外触杆内,内触杆的水平部与外触杆上钩部配合,内触杆的竖直部与外触杆下钩部配合;步骤D、内触杆通过导线与报警器串联,报警器通过导线与电源的一个电极电连接,电源的另一个电极通过导线与外触杆电连接。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灵敏度高,在基坑发生坍塌危险前,提供自动广播报警,及时撤离人员,防止发生基坑坍塌事故,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优化方案是:所述内触杆和外触杆分别与弹簧绝缘连接。
[0007]所述报警器位于坡顶上方且靠近坡壁。
[0008]所述外触杆的下钩部的水平杆与弹簧连接。
[0009]所述外触杆的下钩部的下竖杆与内触杆的竖直部配合,外触杆的上钩部的上竖杆与内触杆的水平部配合。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点装置示意图。
[0011]图中:弹簧1;坑底1

1;坡壁1

2;坡顶1

3;拉线2;导线3;电源4;报警器5;内触杆6;水平部6

1;竖直部6

2;外触杆7;上竖杆7

1;下竖杆7

2;水平杆7

3;拉线基础8;悬臂连杆9;连杆基础9

1;内触点10;外触点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详述本专利技术。
[0013]参见图1,本实施例是一种深基坑防坍塌预警监测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A、在基坑的坑底1

1的坡脚位置施做拉线基础8,坡顶1

3靠近坡壁1

2的位置施做连杆基础9

1,连杆基础9

1内预埋悬臂连杆9,悬臂连杆9的内端伸向基坑内;步骤B、基坑的坡壁1

2的内侧设置弹簧1,弹簧1的轴线与坡壁1

2平行,弹簧1的下端通过拉线2与拉线基础8连接,弹簧1的上端通过拉线2与悬臂连杆9的内端连接,弹簧1处于拉伸状态,拉线2绷紧,拉线2的材质是钢丝;步骤C、弹簧1安装触点装置(图2所示),触点装置倾斜布设,触点装置主要由内触杆6和外触杆7构成,内触杆6呈T形,内触杆6的水平部6

1的左端与弹簧1的上端固定且绝缘连接,内触杆6的竖直部6

2的下端安装内触点10;外触杆7呈钩形,其由上钩部和下钩部构成,内触杆6位于外触杆7的上钩部和下钩部之间的钩口内,外触杆7的下钩部的水平杆7

3的外端与弹簧1的下端固定且绝缘连接,下竖杆7

2与水平杆7

3固接且与内触杆6的竖直部6

2位于同一直线上,下竖杆7

2的上端与竖直部6

2的下端分别安装内触点10,下竖杆7

2的内触点10与竖直部6

2的内触点10配合;外触杆7的上钩部的上竖杆7

1的下端安装外触点11,内触杆6的水平部6

1的右端安装外触点11,上竖杆7

1的外触点11与水平部6

1的的外触点11配合,内触点10和外触点11为圆形或矩形,保证内触杆6和外触杆7有偏移时接触良好;步骤D、坡顶1

3安装报警器5,报警器5靠近坡壁1

2,内触杆6通过导线3与报警器5串联,报警器5通过导线3与电源4的负极电连接,电源4的正极通过导线3与外触杆7的水平杆7

3电连接。
[0014]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当基坑的坡壁1

2下沉,弹簧1收缩达到一定程度,内触杆6的竖直部6

2的内触点10与外触杆7的下竖杆7

2的内触点10接触,电源4与报警器5电路接通,报警器5报警。
[0015]当基坑的坑底1

1发生位移将弹簧1拉长时,内触杆6的水平部6

1的外触点11和外触杆7的上竖杆7

1的外触点11接触,电源4与报警器5电路接通,5报警器5报警。
[0016]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安装、成本低廉、工作稳定可靠。本专利技术省去了人工定期监测繁琐工序,日常不需专人看护,能够节省大量人工。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对基坑状态的实时监控,监测深基坑底、坡壁及坡顶的土体变化,并且在发生危险时能够自动报警,及时提醒
人员撤离,能够大大提升基坑监测的安全性,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防坍塌预警监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在基坑坑底的坡脚位置施做拉线基础,坡顶的靠近坡壁位置施做连杆基础,连杆基础内预埋悬臂连杆;步骤B、基坑坡壁的内侧设置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通过拉线与悬臂连杆和拉线基础连接;步骤C、弹簧安装触点装置,触点装置包括T形的内触杆和钩形的外触杆,内触杆的水平部安装在弹簧的上端,外触杆的下钩部安装在弹簧的下端,内触杆置于外触杆内,内触杆的水平部的与外触杆上钩部配合,内触杆的竖直部与外触杆下钩部配合;步骤D、内触杆通过导线与报警器串联,报警器通过导线与电源的一个电极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汝蛟戴峥赵小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