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可循环利用的包装盒,其包括一体成型且互相扣合的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为方形,所述盒体包括底板以及顺序围合于所述底板四周的后侧板、右侧板、前侧板以及左侧板,其右侧板以及左侧板设置成具有夹层的双层结构,并设计矩形的第一插舌、第二插舌与对应夹层的上下边相抵,使得边与面的接触全部呈顶紧状态,第三插舌插入夹层成起到锁定和支撑作用,当包装盒受到挤压时,边与边或边与面呈全接触状态,形成一个整体起到支撑作用,大大提高包装盒的抗压强度。大大提高包装盒的抗压强度。大大提高包装盒的抗压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式可循环利用的包装盒
[0001]本技术涉及包装盒,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可循环利用的包装盒。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快递行业业务量保持逐年高速增长。2020年我国快递量突破千亿大关,其中绝大部分用传统瓦楞纸箱包装,存在易坏、不能循环使用、抗压抗冲击能力差,附加包装材料如不干胶等不环保的问题,已不符合现代物流业包装使用要求。
[0003]市场需求也催生了新型物流周转盒,例如顺丰速运推出兀一box可重复使用物流周转盒,具有防水,防震,耐热,不使用包装胶带等优点。该产品2021年9月率先在杭州,上海等地试点应用。物流巨头京东对应市场也推出青流箱,采用市场上成熟中空板制作,可重复使用20次以上。无需胶带封包,在循环使用的同时不产生包装圾垃。目前,青流箱在全国30余个城市进行使用,已累积使用青流箱1600万次。
[0004]但目前市场上的几种物流周转盒大都采用中空板或蜂窝板制作,由于这种材料厚度较厚不能对折,并且设计的物流周转盒都是单层结构,抗压、抗冲击以及密封性都是有限的,这对用于各种各样运输环境,要多次重复使用的物流盒是一个重大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可循环利用的包装盒。
[0006]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可循环利用的包装盒,其包括一体成型且互相扣合的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为方形,所述盒体包括底板以及顺序围合于所述底板四周的后侧板、右侧板、前侧板以及左侧板,所述右侧板上具有第一折痕,所述右侧板沿所述第一折痕对折后重叠部分的间隙形成半封闭的右侧板夹层,所述左侧板上具有第二折痕,所述左侧板沿所述第二折痕对折后形成重叠部分的间隙形成半封闭的左侧板夹层;所述后侧板两侧具有呈矩形的第一插舌,所述第一插舌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折痕与所述底板之间的间距等长,两个所述第一插舌分别嵌入所述右侧板夹层以及所述左侧板夹层,位于所述右侧板夹层内的所述第一插舌与所述第一折痕以及所述底板相抵,位于所述左侧板夹层内的所述第一插舌与所述第二折痕以及所述底板相抵;所述前侧板的两侧具有呈矩形的第二插舌,所述第二插舌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折痕与所述底板之间的间距等长,两个所述第二插舌分别嵌入所述右侧板夹层以及所述左侧板夹层,位于所述右侧板夹层内的所述第二插舌与所述第一折痕以及所述底板相抵,位于所述左侧板夹层内的所述第二插舌与所述第二折痕以及所述底板相抵;所述盒盖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盒体相连,所述盖板的另一端延伸出前盖板,所述前盖板两侧分别延伸出第三插舌,所述前盖板覆盖于所述前侧板上,两个所述第三插舌分别嵌入所述左侧板夹层以及所述右侧板夹层内,所述第三插舌具有与所述后侧板相抵的第三插舌边沿,所述盖板的两侧具有第四插舌,所述第四插舌具有两相交的第一直角边和第二直角边,所述第一直角边与所述盖板与所述第四插舌共同的边沿平行,所述第二直角边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折痕与所述底板之间的间距等长,所
述第一直角边和所述第二直角边分别与所述后侧板以及所述底板相抵。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折痕两侧的所述右侧板上对称安装有第一魔术贴组件;所述第二折痕两侧的所述左侧板上对称安装有第二魔术贴组件;所述第一插舌、所述第二插舌以及所述第三插舌上分别开设有给所述第一魔术贴组件和所述第二魔术贴组件让位的缺口。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舌和所述第二插舌上分别开设有给所述第一魔术贴组件和所述第二魔术贴组件让位的镂空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前盖板与所述前侧板之间通过封口插舌组件锁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封口插舌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底板相交的边沿的中部的第一开口,所述前侧板上开设有撕裂区,所述撕裂区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并进一步延伸至所述底板上;所述前盖板的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的边沿向外延伸出与所述第一开口匹配的第五插舌,所述第五插舌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撕裂区的第二开口。
[0011]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和所述盒盖由PP发泡片材一体成型制得。
[0012]本技术通过在所述右侧板以及所述左侧板设置成具有夹层的双层结构,并设计矩形的第一插舌、第二插舌与夹层的上下边相抵,使得边与面的接触全部呈顶紧状态,第三插舌插入夹层成起到锁定和支撑作用,当包装盒受到挤压时,边与边或边与面呈全接触状态,形成一个整体起到支撑作用,大大提高包装盒的抗压强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折叠式可循环利用的包装盒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折叠式可循环利用的包装盒的部分折叠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右侧板夹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折叠式可循环利用的包装盒,其包括由pp发泡材料一体成型且互相扣合的盒体1和盒盖2,所述盒体1为方形,所述盒体包括底板11以及顺序围合于所述底板11四周的后侧板12、右侧板13、前侧板14以及左侧板15,所述右侧板13上具有第一折痕131,所述右侧板13沿所述第一折痕131对折后重叠部分的间隙形成半封闭的右侧板夹层132,所述第一折痕131两侧的所述右侧板13上对称安装有两组第一魔术贴组件16;所述左侧板15上具有第二折痕151,所述第二折痕与所述第一折痕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左侧板15沿所述第二折痕151对折后重叠部分的间隙形成半封闭的左侧板夹层,所述第二折痕151两侧的所述左侧板15上对称安装有两组第二魔术贴组件17;所述后侧板12两侧具有呈矩形的第一插舌121,两个所述第一插舌121分别嵌入所述右侧板夹层132以及所述左侧板夹层,所述第一插舌121的高度A与所述第一折痕131与所述底板11之间的间距B等长,位于所述右侧板夹层132内的所述第一插舌121与所述第一折痕131以及所述底板11相抵,位于所述左侧板夹层内的所述第一插舌121与所述第二折痕151以及所述底板11相抵;所述前侧板14的两侧具有呈矩形的第二插舌141,所述第二插舌141的高度C与所述第一折痕131与所述底板
11之间的间距B等长,两个所述第二插舌141分别嵌入所述右侧板夹层132以及所述左侧板夹层,位于所述右侧板夹层132内的所述第二插舌141与所述第一折痕131以及所述底板11相抵,位于所述左侧板夹层内的所述第二插舌141与所述第二折痕151以及所述底板11相抵;所述第一插121舌上开设有给所述第一魔术贴组件16和所述第二魔术贴组件17让位的镂空部1211,所述第二插舌141上开设有给所述第一魔术贴组件16和所述第二魔术贴组件17让位的镂空部1411。
[0018]所述盒盖2包括盖板21,所述盖板21的一端与所述盒体1相连,所述盖板的21另一端延伸出前盖板22,所述前盖板22两侧分别延伸出第三插舌221,所述前盖板22覆盖于所述前侧板14上,两个所述第三插舌221分别嵌入所述右侧板夹层132以及所述左侧板夹层内,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可循环利用的包装盒,其包括一体成型且互相扣合的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为方形,所述盒体包括底板以及顺序围合于所述底板四周的后侧板、右侧板、前侧板以及左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板上具有第一折痕,所述右侧板沿所述第一折痕对折后重叠部分的间隙形成半封闭的右侧板夹层,所述左侧板上具有第二折痕,所述左侧板沿所述第二折痕对折后形成重叠部分的间隙形成半封闭的左侧板夹层;所述后侧板两侧具有呈矩形的第一插舌,所述第一插舌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折痕与所述底板之间的间距等长,两个所述第一插舌分别嵌入所述右侧板夹层以及所述左侧板夹层,位于所述右侧板夹层内的所述第一插舌与所述第一折痕以及所述底板相抵,位于所述左侧板夹层内的所述第一插舌与所述第二折痕以及所述底板相抵;所述前侧板的两侧具有呈矩形的第二插舌,所述第二插舌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折痕与所述底板之间的间距等长,两个所述第二插舌分别嵌入所述右侧板夹层以及所述左侧板夹层,位于所述右侧板夹层内的所述第二插舌与所述第一折痕以及所述底板相抵,位于所述左侧板夹层内的所述第二插舌与所述第二折痕以及所述底板相抵;所述盒盖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盒体相连,所述盖板的另一端延伸出前盖板,所述前盖板两侧分别延伸出第三插舌,所述前盖板覆盖于所述前侧板上,两个所述第三插舌分别嵌入所述左侧板夹层以及所述右侧板夹层内,所述第三插舌具有与所述后侧板相抵的第三插舌边沿,所述盖板的两侧具有第四插舌,所述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凌,
申请(专利权)人:张洪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