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杭州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髓样分化因子88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6916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髓样分化因子88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新的髓样分化因子88抑制剂可以抑制炎症细胞因子超出正常量表达和释放,并以此为药理机制治疗过度炎症相关的疾病。实验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MyD88抑制剂具有有效的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以及更优的体内抗炎活性。抑制作用以及更优的体内抗炎活性。抑制作用以及更优的体内抗炎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髓样分化因子88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物合成
,尤其涉及一种髓样分化因子88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固有免疫是人体应对外源性或内源性异质物刺激的生理过程。通常情况下,固有免疫能通过炎症反应清除产生刺激的异质物,保护人体健康。但当某些疾病发生时,免疫调节出现异常,使病变部位产生过量的炎症反应,即炎症风暴,进一步损害人体健康。
[0003]固有免疫系统依赖于种系编码受体,即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这些受体可以识别一种或多种病原相关模式分子(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s),以及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DAMPs),是启动固有免疫应答的免疫受体的代表。常见的模式识别受体包括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RIG

I样受体(RIG

I like receptors),NOD样受体(NOD like receptors),AIM2样受体(AIM2 like receptors)和C型凝集素受体,以及cGas和其他细胞内DNA传感器。Toll样受体是研究最多的PRR之一,哺乳动物中目前共发现有10种Toll样受体,其识别DAMPs或PAMPs后通过下游的衔接蛋白进行信号转导。目前发现5种衔接蛋白,分别为MyD88,TRIF,TRAM,MAI和SARM,其中MyD88和TRIF作为主要的衔接蛋白将信号转导至下游。TRIF参与TLR3和TLR4的信号转导,介导IFNβ的产生,主要作为MyD88非依赖途径参与炎性信号转导,而MyD88则参与除TLR3外的所有TLRs家族的信号转导,其是TLRs/IL

1R信号转导的中心分子,也是炎症相关信号通路调节的关键蛋白。
[0004]MyD88的激活,一方面导致下游MAPKs/p38/JNK通路激活,从而使AP

1活化,另一方面激活TAK1/TAB复合物,激活NF

κB,使其入核,进而产生促炎因子如TNF

α和IL

6,使得大量炎症相关因子和化学因子转录和表达。有多项研究表明,基因敲除MyD88的小鼠对脂多糖以及葡萄球菌肠毒素诱导的死亡有所耐受。MyD88作为TLRs/IL

R信号通路的一个关键蛋白靶点,有作为治疗炎症相关疾病的潜在能力,已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但是,目前现有技术中MyD88抑制剂却有限,亟需研发一些新的MyD88抑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髓样分化因子88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髓样分化因子88抑制剂,为结构如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溶剂化物或前药;
[0007][0008]其中:X和Y独立的包含CH2,NH,C(O),S(O)2中的一种;R1包含H,可以被1至3个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任选取代的芳基、可以被1至3个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或可以被1至3个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所述取代基选自烷基、卤素、烷氧基、取代芳基和取代杂芳基;R2包含氢或硝基;R3和R4独立地包含氢、烷基和芳基,或者R3和R4独立地成环从而使得

C(R3)R4形成取代杂环基或取代杂芳基,或者R3和X、Y独立地成环使得

XYCR3形成取代杂环基或取代芳杂基。
[0009]优选的,当X为C(O)或S(O)2时,Y为NH或CH2,R3和R4独立地成环从而使得

C(R3)R4形成取代芳基或取代杂芳基,R2为硝基,R1为为
[0010]优选的,R3和X、Y独立地成环使得

XYCR3形成取代杂环基或取代芳杂基,R2为H,R1为为R4为或与

XYCR3形成并环取代芳基,R5为H,CH3O或Br。
[0011]优选的,为以下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或前药:
[0012]化合物1:N

(2

甲氧基吡啶
‑5‑
基)
‑3‑
硝基
‑4‑
[4

(嘧啶
‑2‑
基)哌嗪
‑1‑
基]苯磺酰胺
[0013]化合物2:4

(4

苄基哌嗪
‑1‑
基)

N

(2

甲氧基吡啶
‑5‑
基)
‑3‑
硝基苯磺酰胺
[0014]化合物3:N

(2

甲氧基吡啶
‑5‑
基)
‑3‑
硝基
‑4‑
{4

[(3

硝基苯基)甲基]哌嗪
‑1‑
基}苯磺酰胺
[0015]化合物4:N

(2

甲氧基吡啶
‑5‑
基)
‑3‑
硝基
‑4‑
{4

[(4

硝基苯基)甲基]哌嗪
‑1‑
基}苯磺酰胺
[0016]化合物5:4

{4

[(4

甲氧基苯基)甲基]哌嗪
‑1‑
基}

N

(2

甲氧基吡啶
‑5‑
基)
‑3‑
硝基苯磺酰胺
[0017]化合物6:N

(5

{[4

(4

{[(6

甲氧基吡啶
‑3‑
基)氨基]二氧亚基

λ6

硫基}
‑2‑
硝基苯基)哌嗪
‑1‑
基]甲基}

1,3

噻唑
‑2‑
基)乙酰胺
[0018]化合物7:N

(萘
‑1‑
基)
‑3‑
硝基
‑4‑
{4

[(3

硝基苯基)甲基]哌嗪
‑1‑
基}苯甲酰胺
[0019]化合物8:3

硝基
‑4‑
{4...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髓样分化因子88抑制剂,其特征在于,为结构如式(Ⅰ)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溶剂化物或前药;其中:X和Y独立的包含CH2,NH,C(O),S(O)2中的一种;R1包含H,可以被1至3个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任选取代的芳基、可以被1至3个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任选取代的杂环基或可以被1至3个相同或不同的取代基任选取代的杂芳基,所述取代基选自烷基、卤素、烷氧基、取代芳基和取代杂芳基;R2包含氢或硝基;R3和R4独立地包含氢、烷基和芳基,或者R3和R4独立地成环从而使得

C(R3)R4形成取代杂环基或取代杂芳基,或者R3和X、Y独立地成环使得

XYCR3形成取代杂环基或取代芳杂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髓样分化因子88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当X为C(O)或S(O)2时,Y为NH或CH2,R3和R4独立地成环从而使得

C(R3)R4形成取代芳基或取代杂芳基,R2为硝基,R1为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髓样分化因子88抑制剂,其特征在于,R3和X、Y独立地成环使得

XYCR3形成取代杂环基或取代芳杂基,R2为H,R1为为为R4为或与

XYCR3形成并环取代芳基,R5为H,CH3O或Br。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髓样分化因子88抑制剂,其特征在于,为以下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或前药:化合物1:N

(2

甲氧基吡啶
‑5‑
基)
‑3‑
硝基
‑4‑
[4

(嘧啶
‑2‑
基)哌嗪
‑1‑
基]苯磺酰胺化合物2:4

(4

苄基哌嗪
‑1‑
基)

N

(2

甲氧基吡啶
‑5‑
基)
‑3‑
硝基苯磺酰胺化合物3:N

(2

甲氧基吡啶
‑5‑
基)
‑3‑
硝基
‑4‑
{4

[(3

硝基苯基)甲基]哌嗪
‑1‑
基}苯磺酰胺化合物4:N

(2

甲氧基吡啶
‑5‑
基)
‑3‑
硝基
‑4‑
{4

[(4

硝基苯基)甲基]哌嗪
‑1‑
基}苯磺酰胺化合物5:4

{4

[(4

甲氧基苯基)甲基]哌嗪
‑1‑
基}

N

(2

甲氧基吡啶
‑5‑
基)
‑3‑
硝基苯磺酰胺化合物6:N

(5

{[4

(4

{[(6

甲氧基吡啶
‑3‑
基)氨基]二氧亚基

λ6

硫基}
‑2‑
硝基苯基)哌嗪
‑1‑
基]甲基}

1,3

噻唑
‑2‑
基)乙酰胺化合物7:N

(萘
‑1‑
基)
‑3‑
硝基
‑4‑
{4

[(3

硝基苯基)甲基]哌嗪
‑1‑
基}苯甲酰胺化合物8:3

硝基
‑4‑
{4

[(3

硝基苯基)甲基]哌嗪
‑1‑
基}

N

(吡啶
‑2‑
基甲基)苯磺酰胺化合物9:3

硝基
‑4‑
{4

[(4

硝基苯基)甲基]哌嗪
‑1‑
基}

N

(吡啶
‑2‑
基甲基)苯磺酰胺化合物10:4

(4

苄基哌嗪
‑1‑
基)
‑3‑
硝基

N

(吡啶
‑2‑
基甲基)苯甲酰胺化合物11:3

硝基
‑4‑
{4

[(4

硝基苯基)甲基]哌嗪
‑1‑
基}

N

(吡啶
‑2‑
基甲基)苯甲酰胺化合物12:3

硝基
‑4‑
{4

[(3

硝基苯基)甲基]哌嗪
‑1‑
基}

N

(吡啶
‑2‑
基甲基)苯甲酰胺化合物13:3

硝基
‑4‑
{4

[(3

硝基苯基)甲基]哌嗪
‑1‑
基}

N

苯基苯甲酰胺化合物14:3

硝基
‑4‑
{4

[(4

硝基苯基)甲基]哌嗪
‑1‑
基}

N

苯基苯甲酰胺化合物15:3

硝基
‑4‑
[4

(4

硝基苯基)哌嗪
‑1‑
基]

N

苯基苯甲酰胺化合物16:2

(4

{2

硝基
‑4‑
[(苯基氨基)甲基]苯基}哌嗪
‑1‑
基)乙
‑1‑
醇化合物17:4

[4

(2

甲氧基乙基)哌嗪
‑1‑
基]
‑3‑
硝基

N

苯基苯甲酰胺化合物18:4

[4

(2

羟基乙基)哌嗪
‑1‑
基]

N

(6

甲氧基吡啶
‑3‑
基)
‑3‑
硝基苯磺酰胺化合物19:4

[4

(2

甲氧基乙基)哌嗪
‑1‑
基]

N

(6

甲氧基吡啶
‑3‑
基)
‑3‑
硝基苯磺酰胺化合物20:4

[4

(2

甲氧基乙基)哌嗪
‑1‑
基]
‑3‑
硝基

N

(吡啶
‑2‑
基甲基)苯磺酰胺化合物21:4

[4

(2

羟基乙基)哌嗪
‑1‑
基]
‑3‑
硝基

N

(吡啶
‑2‑
基甲基)苯磺酰胺化合物22:4

[4

(2

甲氧基乙基)哌嗪
‑1‑
基]
‑3‑
硝基

N

苯基苯磺酰胺化合物23:4

[4

(2

羟基乙基)哌嗪
‑1‑
基]
‑3‑
硝基

N

苯基苯磺酰胺化合物24:3

硝基
‑4‑
{4

[(3

硝基苯基)甲基]哌嗪
‑1‑
基}

N

苯基苯磺酰胺化合物25:3

硝基
‑4‑
{4

[(4

硝基苯基)甲基]哌嗪
‑1‑
基}

N

苯基苯磺酰胺化合物26:3

硝基
‑4‑
[4

(4

硝基苯基)哌嗪
‑1‑
基]

N

苯基苯磺酰胺化合物27:4

(4

苄基哌嗪
‑1‑
基)
‑3‑
硝基

N

(吡啶
‑2‑
基甲基)苯磺酰胺化合物28:3

硝基
‑4‑
{4

[(3

硝基苯基)甲基]哌嗪
‑1‑
基}

N

(吡啶
‑2‑
基甲基)苯磺酰
胺化合物29:3

硝基
‑4‑
{4

[(4

硝基苯基)甲基]哌嗪
‑1‑
基}

N

(吡啶
‑2‑
基甲基)苯磺酰胺化合物30:3

硝基
‑4‑
[4

(4

硝基苯基)哌嗪
‑1‑
基]

N

(吡啶
‑2‑
基甲基)苯磺酰胺化合物31:4

{4

[(4

甲氧基苯基)甲基]哌嗪
‑1‑
基}
‑3‑
硝基

N

(吡啶
‑2‑
基甲基)苯磺酰胺化合物32:3

硝基

N

(吡啶
‑2‑
基甲基)
‑4‑
[4

(嘧啶
‑2‑
基)哌嗪
‑1‑
基]苯磺酰胺化合物33:N

(5

{[4

(4

{二氧亚基[(吡啶
‑2‑
基甲基)氨基]

λ6

硫基}
‑2‑
硝基苯基)哌嗪
‑1‑
基]甲基}

1,3

噻唑
‑2‑
基)乙酰胺化合物34:1

[4

(苄基磺酰基)
‑2‑
硝基苯基]
‑3‑
甲基哌啶化合物35:1

[4

(苄基磺酰基)
‑2‑
硝基苯基]
‑4‑
甲基哌嗪化合物36:1

[4

(苄基磺酰基)
‑2‑
硝基苯基]
‑4‑
乙基哌嗪化合物37:1

{4

[4

(苄基磺酰基)
‑2‑
硝基苯基]哌嗪
‑1‑
基}乙
‑1‑
酮化合物38:1

[4

(苄基磺酰基)
‑2‑
硝基苯基]
‑4‑
(4

硝基苯基)哌嗪化合物39:2

{4

[4

(苄基磺酰基)
‑2‑
硝基苯基]哌嗪
‑1‑
基}乙
‑1‑
醇化合物40:1

[4

(苄基磺酰基)
‑2‑
硝基苯基]
‑4‑
(2

甲氧基乙基)哌嗪化合物41:1

[4

(苄基磺酰基)
‑2‑
硝基苯基]
‑4‑
(3

硝基苄基)哌嗪化合物42:4

[(3

氟苄基)磺酰基]

N,N

二甲基
‑2‑
硝基苯胺化合物43:1

乙基
‑4‑
{4

[(3

氟苄基)磺酰基]
‑2‑
硝基苯基}哌嗪化合物44:1

(4

{4

[(3

氟苄基)磺酰基]
‑2‑
硝基苯基}哌嗪
‑1‑
基)乙
‑1‑
酮化合物45:1

{4

[(3

氟苄基)磺酰基]
‑2‑
硝基苯基}
‑4‑
(4

硝基苯基)哌嗪化合物46:2

(4

{4

[(3

氟苄基)磺酰基]
‑2‑
硝基苯基}哌嗪
‑1‑
基)乙
‑1‑
醇化合物47:1

{4

[(3

氟苄基)磺酰基]
‑2‑
硝基苯基}
‑4‑
(2

甲氧基乙基)哌嗪化合物48:1

{4

[(3

氟苄基)磺酰基]
‑2‑
硝基苯基}
‑4‑
(3

硝基苄基)哌嗪化合物49:4

[(4

氟苄基)磺酰基]

N,N

二甲基
‑2‑
硝基苯胺化合物50:1

乙基
‑4‑
[4

(4

氟苄基)磺酰基]
‑2‑
硝基苯基哌嗪化合物51:1

(4

{4

[(4

氟苄基)磺酰基]
‑2‑
硝基苯基}哌嗪
‑1‑
基)乙
‑1‑
酮化合物52:1

{4

[(4

氟苄基)磺酰基]
‑2‑
硝基苯基}
‑4‑
(4

硝基苯基)哌嗪化合物53:2

(4

{4

[(4

氟苄基)磺酰基]
‑2‑
硝基苯基}哌嗪
‑1‑
基)乙
‑1‑
醇化合物54:1

{4

[(4

氟苄基)磺酰基]
‑2‑
硝基苯基}
‑4‑
(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广唐启东陈攀陈凌峰尹丽娜伍文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