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纱线旋转加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加工
,具体为一种纺织纱线旋转加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所谓加捻是使伸直的纱线的两端相对回转,是纱线表面的单纤维相对于纱线的轴线形成螺旋线形态,加捻可以使纱线当受到拉伸外力作用时,倾斜的纤维对纱线轴线产生向心压力,使纤维间有一定的摩擦阻力,不易滑脱,从而增加纱线的强度,最终提高纱线在机织过程和纺织品的使用过程中抵御外力作用的能力,具有较好的耐用性能,对于短纤维,加捻的主要作用是使纤维聚集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物理机械性能的纱线,以便在织造和纺织品的使用过程中能够经得起各种外力的作用而具有一定的耐用性能,换句话说加捻是短纤维成纱的必要手段,也是纺织的重要步骤之一。
[0003]现有的纺织品在进行加捻时,一般都是通过加捻器对其进行旋转糅合,但在加捻过程中无法对加捻的旋紧程度进行调节,旋转周数过多便会导致纱线在使用时易发生缠绕打结,且旋转周数过少会降低纱线的强度,在加捻过程中需要张力和扭转通常是手动调节,如调节不及时会造成纺织线收卷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纱线旋转加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矩形罩(2),固定设置在所述操作台(1)的底端;立柱(3),所述矩形罩(2)的内腔底端与所述操作台(1)的顶端之间固定设置有立柱(3),所述操作台(1)的顶端开设有环形槽(4);转杆(5),与所述矩形罩(2)的内腔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轴承的内环与所述转杆(5)的外壁过盈配合,且所述轴承的外环固定设置在所述矩形罩(2)的内腔底端,所述转杆(5)的顶端延伸出所述操作台(1)的顶端;旋转加捻机构(6),设置在所述转杆(5)的外壁;张紧机构(7),设置在所述立柱(3)的顶端;支撑导线组件(8),设置在所述操作台(1)的顶端;支架(9),固定设置在所述操作台(1)的后侧;收线辊(10),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9)的内侧;减速电机(11),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9)的一侧,且所述减速电机(11)的输出端与所述收线辊(10)的一侧锁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旋转加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5)位于所述环形槽(4)的中心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旋转加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加捻机构(6)包括:电机(61),固定设置在所述矩形罩(2)的底端,且所述电机(61)的输出端延伸进所述矩形罩(2)的内腔并与所述转杆(5)的底端锁紧;第一齿轮(62),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3)的外壁;支撑杆(63),所述转杆(5)的外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杆(63);转柱(64),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杆(63)的顶端一侧;安装框(65),固定设置在所述转柱(64)的顶端;纱线辊(66),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框(65)的内侧;第二齿轮(67),所述转柱(64)与所述环形槽(4)的内腔适配插接,所述转柱(64)的底端延伸进所述矩形罩(2)的内腔并键连接有第二齿轮(67),且所述第二齿轮(67)与所述第一齿轮(62)的外壁相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旋转加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柱(64)的与所述安装框(65)的底端中心位置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旋转加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机构(7)包括:支撑板(71),固定设置在所述转杆(5)的顶端,且所述支撑板(71)的底端中心位置与所述转杆(5)的固定连接;矩形壳(72),所述支撑板(7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矩形壳(72),所述矩形壳(72)的左右两侧为贯通状,所述支撑板(7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导纱孔(73),且所述导纱孔(73)位于所述矩形壳(72)的外侧;绕线辊(74),转动设置在所述矩形壳(72)的内腔一侧,且所述纱线辊(66)上的纱线贯
通所述导纱孔(73)并缠绕在所述绕线辊(74)的外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纺织纱线旋转加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机构(7)还包括:滑块(75),所述矩形壳(72)的内腔前后两侧均沿上下方向开设有滑槽(76),且所述滑块(75)与所述滑槽(76)的内腔适配插接;导纱辊(77),转动设置在所述滑块(75)的内侧,且所述缠绕在所述绕线辊...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