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藻黄质抑制黑色素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功能性化妆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白油、异壬基异壬醇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十六烷基糖苷和大豆分离蛋白组成油相体系,将将白油、异壬基异壬醇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十六烷基糖苷和大豆分离蛋白组成水相体系,并将油相体系和水相体系进行混合,经过搅拌预乳化和均质乳化得到初乳液,并加入岩藻黄质搅拌得到包埋岩藻黄质的乳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乳液由于岩藻黄质的多种功能活性使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而以该功能性乳液为基础的岩藻黄质研发拓宽了岩藻黄质作为一种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在化妆品和药品中的应用范围,适用于相关功能性化妆品和药品的开发与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藻黄质抑制黑色素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性化妆品加工
,具体涉及到一种岩藻黄质抑制黑色素的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岩藻黄质是一种非维生素原的海洋植物类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含有特殊结构的丙二烯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大型褐藻、微藻等海洋植物中。作为一种天然色素类类胡萝卜素,岩藻黄质安全无毒、资源丰富、色彩鲜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岩藻黄质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肥胖及抗糖尿病等生物活性和良好的营养与保健价值,是一种潜在的功能食品和医药资源,并且已成为海洋食品营养功效因子研究与开发的热点之一。此外,大量研究表明天然类胡萝卜素具有一定抗癌活性,其中岩藻黄质对前列腺、皮肤、十二指肠、肝脏等部位的癌变具有一定抑制效果,岩藻黄质也有可能成为抗肿瘤治疗药物的辅助营养品,因为它本身对正常细胞不会有毒害作用。
[0003]化妆品乳化剂必须同时具备安全性和乳化性,大多数化学合成的乳化剂都具有较强的乳化性能,因此当前市面上所售的大部分化妆品乳液均使用化学类乳化剂作为主乳化剂。但是对于易感人群,这些产品往往对皮肤具有刺激感。天然乳化剂源于大自然中的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相比于化学物质与人体皮肤具有更好的相容性。其中大豆分离蛋白具有以下特性:(1)乳化性好:蛋白质特有的两类基团,即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可以分别润湿水相和油相,蛋白质分子在油水界面上发生扩散、吸附、有限的重排,降低界面张力,实现其乳化性能;(2)构象柔顺性低:自身较为紧实的刚性结构可赋予乳液高粘弹性特征;(4)功能性好:大豆分离蛋白具有抗氧化特性,可以避免氧自由基的攻击,进而阻止皮肤衰老。(5)原料丰富、经济环保:大豆在世界范围内均广泛种植,充分利用了制备大豆油过程中的副产物,且制备方法简单。当前,天然乳化剂的使用仍相当缺乏,因此应该促进天然乳化剂的应用。
[0004]烷基糖苷是一种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相比,具有相容性好、对皮肤刺激性小、毒性低、生物降解性好等优点。淀粉合成烷基糖苷,它不仅成本低,而且无污染,符合现代环保的要求。烷基糖苷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属性。纯烷基多苷一般为白色粉末,类似玻璃体,没有确定的熔点,从软化点到流动点熔点范围较宽。在相同聚合度下,APG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疏水烷基链的增加而降低。2、溶解性。APG在酸性溶液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稳定性和表面活性,在碱性溶液中的溶解性和表面活性比其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好得多。使用过程中,其他表面活性剂对无机电解质比较敏感,APG可以配制成浓度高达20%~30%的普通无机盐的稳定活性溶液。3、泡沫性能。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主要表现在其泡沫稳定性和起泡性上。
[0005]目前,针对国人护肤和消费习惯中对海洋食品营养功效因子研究与开发相当缺乏的问题,适当补充岩藻黄质类产品也是非常有益健康的。而针对岩藻黄质的抗氧化、抗癌、抗肥胖及抗糖尿病等生物活性和良好的营养与保健价值,可以设计采用以岩藻黄质为核心
的功能性产品,以减少其应用限制,降低其应用成本和功能退化。在此基础上,岩藻黄质还可以通过添加一些其他的生物活性物质来增加其功能性和生物可及性。然而,利用岩藻黄质开发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以及其它海洋功能活性物质添加到化妆品中的研究较多,但对于岩藻黄质这种海洋功能活性物质添加到化妆品的研究相对较少。如专利公开号为CN 113599309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氧化虾青素乳液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申请的抗氧化虾青素乳液中,虾青素、生育酚乙酸酯与茯苓提取物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可有效的提高对皮肤的抗氧化功效,对衰老皮肤进行修复,提高衰老皮肤的弹性。专利公开号为CN 110680786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虾青素油脂质体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相比较单纯的虾青素的功效,该专利技术将虾青素与化妆品中常用的脂质组合起来添加到化妆品中,拥有极佳的抗氧化、皮肤抗皱和修护甚至是抗衰老的效果,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专利公开号为CN 106262848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岩藻黄质鱼油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软胶囊由岩藻黄质、鱼油、抗氧化剂组合的内容物和胶囊材组成,岩藻黄质具有减肥、降脂的功效,鱼油具有软化血管降脂功效,加入抗氧化剂可以增强鱼油及岩藻黄质的稳定性,该鱼油软胶囊能够使成分之间进一步协同作用,有效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专利公开号为CN 1080249888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岩藻黄质单独或与其它活性成分组合用于例如软膏、凝胶、乳膏、溶液、乳液以及洗剂的供局部或其它施用形式用的化妆品制剂中,以抵抗衰老、使皮肤增白以及保护皮肤的应用。
[0006]基于此,进一步研究含岩藻黄质的化妆品加工工艺及其抑制酪氨酸酶活力以及减少黑色素含量相关产品的开发,尤其是利用天然的海洋活性物质以及天然乳化剂进行研究的可行性较大,并且能够促进海洋动物资源和藻类资源的高值化开发和产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岩藻黄质抑制黑色素的乳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将白油、异壬基异壬醇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十六烷基糖苷和大豆分离蛋白混合,并在80℃的条件下搅拌10min,获得油相体系;
[0009]S2,将山梨醇、黄原胶和去离子水混合,并在80℃的条件下搅拌10min,获得水相体系;
[0010]S3,将油相体系和水相体系混合,并在不低于75℃的条件下预乳化20min,得到混合体系;
[0011]S4,将混合体系进行均质乳化,得到初乳液;
[0012]S5,将初乳液降温至45℃以下,添加5~100μM的岩藻黄质、0.5wt.%防腐剂和0.2wt.%芳香剂,搅拌得到包埋岩藻黄质的乳液。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岩藻黄质抑制黑色素的乳液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S1中白油、异壬基异壬醇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十六烷基糖苷和大豆分离蛋白的质量比为5∶25∶5∶6∶2.5。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岩藻黄质抑制黑色素的乳液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S2中山梨醇和黄原胶的质量比为5∶0.3。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岩藻黄质抑制黑色素的乳液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山梨
醇在水相体系中质量占比为70%。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岩藻黄质抑制黑色素的乳液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S1、S2和S5中搅拌速率均为10~30r/min。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岩藻黄质抑制黑色素的乳液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S3中油相体系和水相体系的质量比为43.5∶56.5。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岩藻黄质抑制黑色素的乳液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S4中均质乳化条件为:温度75℃,均质速度7000r/min,时间8min。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岩藻黄质抑制黑色素的乳液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岩藻黄质的纯度为0.1~99.9%。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岩藻黄质抑制黑色素的乳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藻黄质抑制黑色素的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白油、异壬基异壬醇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十六烷基糖苷和大豆分离蛋白混合,并在80℃的条件下搅拌10min,获得油相体系;S2,将山梨醇、黄原胶和去离子水混合,并在80℃的条件下搅拌10min,获得水相体系;S3,将油相体系和水相体系混合,并在不低于75℃的条件下预乳化20min,得到混合体系;S4,将混合体系进行均质乳化,得到初乳液;S5,将初乳液降温至45℃以下,添加5~100μM的岩藻黄质、0.5wt.%防腐剂和0.2wt.%芳香剂,搅拌得到包埋岩藻黄质的乳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藻黄质抑制黑色素的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白油、异壬基异壬醇酯、聚二甲基硅氧烷、十六烷基糖苷和大豆分离蛋白的质量比为5∶25∶5∶6∶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藻黄质抑制黑色素的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山梨醇和黄原胶的质量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启航,王一达,王莺臻,任佳颖,姜鹏飞,申培丽,邵平,董秀芳,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