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加工用晾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9102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绿茶加工用晾晒装置,包括空心晾晒盘,空心晾晒盘的一侧固定设有进气管,空心晾晒盘的顶壁开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空心晾晒盘的顶部转动设有匀料杆组件,防尘盖的顶部固定设有电机,晾晒前,首先将待晾晒的茶叶分别放入第一晾晒轨道、第二晾晒轨道和第三晾晒轨道,接着盖上防尘盖,然后启动电机,电机驱动匀料杆组件以对茶叶进行均匀翻动;最后,将热蒸汽通过进气管输入空心晾晒盘内即可,一部分热蒸汽直接从空心晾晒盘的顶部向上排出,一部分热蒸汽则从第一空心布气环、第二空心布气环和第三空心布气环的内侧壁排出,从而从不同的方向对茶叶进行烘干,提高晾晒效率。晒效率。晒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茶加工用晾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绿茶晾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茶加工用晾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茶园中的茶叶被采摘下来后,需要先进行晾晒,然后在通过烘焙和反复翻炒才能得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饮用的茶叶,在科技还不发达时,人们在对茶叶进行晾晒时,普遍采用人工对茶叶进行翻动,来保证每一片茶叶都能被阳光照射和风干,到了如今的科技时代,各种各样的茶叶晾晒设备应声而出,例如公告号为CN213955881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生态老绿茶加工晾晒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晾晒框,所述晾晒框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晾晒网,所述第一晾晒网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晾晒网,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从转轮,所述从转轮的内部设置有皮带,所述皮带的一端设置有主转轮,所述主转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烘干架,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风箱,所述风箱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扇叶,所述风箱的顶部设置有防尘网,该装置由于需要将茶叶首先放入第一晾晒网和第二晾晒网形成的狭小空间内,才能进行风干,费时费力,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茶加工用晾晒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绿茶加工用晾晒装置由于需要将茶叶首先放入第一晾晒网和第二晾晒网形成的狭小空间内,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用新型提供一种绿茶加工用晾晒装置,包括空心晾晒盘,所述空心晾晒盘的一侧固定设有进气管,所述空心晾晒盘的顶壁开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所述空心晾晒盘的顶部同轴心间隔固定设有与所述空心晾晒盘的内腔连通的第一空心布气环、第二空心布气环和第三空心布气环,所述第一空心布气环、所述第二空心布气环和所述第三空心布气环将所述空心晾晒盘的顶部分隔为第一晾晒轨道、第二晾晒轨道和第三晾晒轨道,所述空心晾晒盘的顶部卡设有防尘盖,所述空心晾晒盘的顶部转动设有匀料杆组件,所述防尘盖的顶部固定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匀料杆组件转动的电机。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绿茶加工用晾晒装置,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心布气环、所述第二空心布气环和所述第三空心布气环的内侧壁均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空心晾晒盘的内腔连通的第二排气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空心晾晒盘的顶部中心固定设有定位套。
[0008]进一步地,所述匀料杆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定位套内的转轴及与所述转轴同轴心固定连接的匀料杆,所述转轴的顶部固定设有安装盘,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所述安
装盘,所述安装盘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匀料杆的底部依次间隔固定设有第一梳齿区、第二梳齿区和第三梳齿区。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梳齿区位于所述第一晾晒轨道内,所述第二梳齿区位于所述第二晾晒轨道内,所述第三梳齿区位于所述第三晾晒轨道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空心布气环、所述第二空心布气环和所述第三空心布气环的截面形状均为倒“U”形。
[0012]进一步地,所述防尘盖的顶部开设有弧形多个通风槽,所述防尘盖的顶部对称固定设有把手。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电机的转速为60r/min。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晾晒前,首先将待晾晒的茶叶分别放入所述第一晾晒轨道、所述第二晾晒轨道和所述第三晾晒轨道,接着盖上所述防尘盖,然后启动所述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匀料杆组件以对茶叶进行均匀翻动;最后,将热蒸汽通过所述进气管输入所述空心晾晒盘内即可,一部分热蒸汽直接从所述空心晾晒盘的顶部向上排出,一部分热蒸汽则从所述第一空心布气环、所述第二空心布气环和所述第三空心布气环的内侧壁排出,从而从不同的方向对茶叶进行烘干,提高晾晒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所述一种绿茶加工用晾晒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所述一种绿茶加工用晾晒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所述一种绿茶加工用晾晒装置剖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所述匀料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3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如图1至图5所示的本技术的一种绿茶加工用晾晒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空心晾晒盘10,空心晾晒盘10的一侧固定设有进气管100,空心晾晒盘10的顶壁开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101,空心晾晒盘10的顶部同轴心间隔固定设有与空心晾晒盘10的内腔连通的第一空心布气环20、第二空心布气环30和第三空心布气环40,第一空心布气环20、第二空心布气环30和第三空心布气环40将空心晾晒盘10的顶部分隔为第一晾晒轨道102、第二晾晒轨道103和第三晾晒轨道104,空心晾晒盘10的顶部卡设有防尘盖3,空心晾晒盘10的顶部转动设有匀料杆组件4,防尘盖3的顶部固定设有用于驱动匀料杆组件4转动的电机5,具体而言,晾晒前,首先将待晾晒的茶叶分别放入第一晾晒轨道102、第二晾晒轨道103和第三晾晒轨道104,接着盖上防尘盖3,然后启动电机5,电机5驱动匀料杆组件4以对茶叶进行均匀翻动;最后,将热蒸汽通过进气管100输入空心晾晒盘10内即可,一部分热蒸汽直接从空心晾晒盘10的顶部向上排出,一部分热蒸汽则从第一空心布气环20、第二空心布气环30和第三空心布气环40的内侧壁排出,从而从不同的方向对茶叶进行烘干,提高晾晒效率。
[0022]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空心布气环20、第二空心布气环30和第三空心布气环40的内侧壁均开设有多个与空心晾晒盘10的内腔连通的第二排气孔6。
[0023]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空心晾晒盘10的顶部中心固定设有定位套8。
[0024]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匀料杆组件4包括套设于定位套8内的转轴41及与转轴41同轴心固定连接的匀料杆42,转轴41的顶部固定设有安装盘,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设有所述安装盘,所述安装盘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0025]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匀料杆42的底部依次间隔固定设有第一梳齿区420、第二梳齿区421和第三梳齿区422,具体而言,匀料杆42的一端固定设有与转轴41同轴心设置的卡箍423。
[0026]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梳齿区420位于第一晾晒轨道102内,第二梳齿区421位于第二晾晒轨道103内,第三梳齿区422位于第三晾晒轨道104内。
[0027]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空心布气环20、第二空心布气环30和第三空心布气环40的截面形状均为倒“U”形。...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茶加工用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晾晒盘,所述空心晾晒盘的一侧固定设有进气管,所述空心晾晒盘的顶壁开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所述空心晾晒盘的顶部同轴心间隔固定设有与所述空心晾晒盘的内腔连通的第一空心布气环、第二空心布气环和第三空心布气环,所述第一空心布气环、所述第二空心布气环和所述第三空心布气环将所述空心晾晒盘的顶部分隔为第一晾晒轨道、第二晾晒轨道和第三晾晒轨道,所述空心晾晒盘的顶部卡设有防尘盖,所述空心晾晒盘的顶部转动设有匀料杆组件,所述防尘盖的顶部固定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匀料杆组件转动的电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茶加工用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心布气环、所述第二空心布气环和所述第三空心布气环的内侧壁均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空心晾晒盘的内腔连通的第二排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茶加工用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晾晒盘的顶部中心固定设有定位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茶加工用晾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料杆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杨富姜光勇姜瑞姜秀梅孙孟文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东方盛世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