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杜鹃花的繁殖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9079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杜鹃花的繁殖培育方法,属于杜鹃花繁殖技术领域,所述繁殖培育方法为:(1)种子选择:通过杂交育种得到抗逆性种子;(2)种子预处理:将抗逆性种子进行浸泡、静电场处理后得到预处理后的种子;(3)苗木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种子播种于基质中进行育苗并进行苗木处理;(4)定植:当苗木长至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杜鹃花的繁殖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杜鹃花繁殖
,尤其涉及一种杜鹃花的繁殖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称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系杜鹃花科落叶灌木,落叶灌木,全世界的杜鹃花约有900种,杜鹃花除了作为观赏之外还可以食用和药用,这大大促进了国内杜鹃花产业的发展,各地纷纷展开野生杜鹃引种驯化工作,但由于野生杜鹃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地区,喜酸性的疏松土壤,不耐盐碱,引种地与原产地在气温、湿度、土壤性状等自然条件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引种地冬季低温及土壤的盐渍等各种逆境并存,严重影响了杜鹃花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0003]尽管杜鹃有较强的抗寒性,但是当其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下时,会被冻伤造成消苞或萎蔫现象,严重时会造成植株死亡,此外,杜鹃花是喜酸性植物,抗碱性差,在碱性土壤中会出现生长不良、花少或无法正常开花的情况。杜鹃花的抗寒性、抗碱性与其细胞膜稳定性存在密切关系,当杜鹃花长时间处于低温、碱性环境下,细胞膜稳定性不足会引起细胞膜的损害,造成膜内大量溶质外流、细胞原生质流动减慢、水分代谢失调、光合速率减弱,进而造成杜鹃花植株生长状况低下,植株死亡的问题。
[0004]因此,目前我们急需一种杜鹃花的繁殖培育方法,解决杜鹃花在盐碱、低温条件下因细胞膜稳定性不足造成植株生长状况低下,植株死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杜鹃花的繁殖培育方法,解决杜鹃花在盐碱、低温条件下因细胞膜稳定性不足造成植株生长状况低下,植株死亡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一种杜鹃花的繁殖培育方法,所述培育方法如下:
[0008](1)种子选择:通过杂交育种得到抗逆性种子;
[0009](2)种子预处理:将抗逆性种子进行浸泡、静电场处理后得到预处理后的种子;
[0010](3)苗木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种子播种于基质中进行育苗并进行苗木处理;
[0011](4)定植:当苗木长至7

8cm时进行定植。
[0012]进一步,所述培育方法的步骤(1)杂交育种的具体操作如下:
[0013]S1、亲本选择:选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较耐旱、耐盐碱的品种作为亲本;
[0014]S2、花粉采集:于父本盛花期间,在父本单花半开时采集雄蕊,将采下的雄蕊置于备好的硫酸纸上待用;
[0015]S3、杂交授粉:对母本开花情况进行观察,于雌蕊的授粉期进行授粉;
[0016]S4、挂牌及登记:于登记牌上写明亲本名称、授粉日期、授粉花朵数后把登记牌挂在花梗上;
[0017]S5、种子采集:于10月份果实变为黄棕色时采集,将采集的果实置于室内自然晾
干,待种子散出后收集起来得到抗逆性种子,将抗逆性种子装袋备用。
[0018]进一步,所述亲本包括盛华5号、天章、火烈鸟、常春2号、火烈鸟、红宝石。
[0019]进一步,所述步骤S3中的授粉期为:选择母本杜鹃花即将开放的花朵,于早上10时前将花瓣剥开,将雄蕊去掉后对柱头进行观察,柱头有分泌物出现时即为授粉期。
[0020]进一步,所述S3步骤中授粉的具体操作如下:
[0021]选择天晴无风之日进行授粉,于10

14时用镊子将父本雄蕊上的花药取下,花粉囊口向下在母本花柱上轻轻抖动,使花粉块轻轻落在柱头上,为确保授粉成功,于授粉后的2

3天内再重复授粉1次。
[0022]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种子预处理的具体操作如下:
[0023]选择完全成熟,颗粒饱满的种子,放入45

55℃的温水中浸泡20

30min,然后再放入清水中浸泡,期间每隔1天换一次水,3

5d后将种子捞出沥干水分,然后置于质量浓度为0.3

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3

5h,消毒完成后用清水冲净,然后放入静电场中进行处理。
[0024]杜鹃花抗寒性、抗碱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提高杜鹃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能够提高杜鹃花植株的抗寒性和抗碱性。杜鹃花种子经过适宜强度和时间的静电场处理,可以提高杜鹃花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以此增加杜鹃花的抗寒性、抗碱性。
[0025]进一步,所述静电场处理中场强为5

6kv/cm,时间为5

10min。
[0026]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基质为:采用珍珠岩和泥炭土按照1:2的比例混合后调节pH至7.5

8.5后得到基质。
[0027]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苗木处理具体操作如下:
[0028]当苗长至2cm后将苗木置于4℃的低温环境下培养,光照时间为光6h/暗18h,光照强度为2000

2500lx,并每隔2天喷一次苗木处理剂,低温环境下培养5

7天后移至室温下进行培养,光照时间为光8h/暗16h,光照强度为2000

2500lx,当杜鹃花长至3cm后进行分苗,分苗间距为3

5cm。
[0029]进一步,所述苗木处理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0030]5‑
7份氰氨化钙、3

5份牛磺酸镁、7

10份花生四烯酸、3

5份磷酸三酯。
[0031]进一步,所述苗木处理剂制备方法如下:
[0032]A:向氰氨化钙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加热至70

80℃后恒温10

15mim,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加入20wt%硝酸溶液搅拌2

3min,得到氰氨化钙溶液备用;
[0033]B:向牛磺酸镁中加入水制备成牛磺酸镁溶液,于常温条件下静置12h备用;
[0034]C:将花生四烯酸、磷酸三酯混合后加入水,15

20Mpa,50

60℃均质30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氰氨化钙溶液、牛磺酸镁溶液混合均匀,800

1000r/min高速搅拌2min后得到苗木处理剂。
[0035]进一步,所述苗木处理剂的喷洒量为2

5g/株。
[0036]当杜鹃花长时间处于低温、碱性环境下时,会造成细胞膜的损害、膜内大量溶质外流、细胞原生质流动减慢、水分代谢失调、光合速率减弱,导致杜鹃花植株生长状况低下,植株死亡。因为植物细胞膜的稳定性对植物的抗寒性和抗碱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增强细胞膜的稳定性可以增强植物在低温、碱性环境的抵抗力,能提高植物生理活动效率,因此可
以通过增强杜鹃花细胞膜的稳定性来提高其对低温、碱性环境的抵抗力;磷脂和甾醇作为植物细胞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杜鹃花的繁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方法如下:(1)种子选择:通过杂交育种得到抗逆性种子;(2)种子预处理:将抗逆性种子进行浸泡、静电场处理后得到预处理后的种子;(3)苗木处理:将预处理后的种子播种于基质中进行育苗并进行苗木处理;(4)定植:当苗木长至7

8cm时进行定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杜鹃花的繁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方法的步骤(1)中杂交育种的具体操作如下:S1、亲本选择:选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比较耐旱、耐盐碱的品种作为亲本;S2、花粉采集:于父本盛花期间,父本单花半开时采集雄蕊,将采下的雄蕊置于备好的硫酸纸上待用;S3、杂交授粉:对母本开花情况进行观察,于雌蕊的授粉期进行授粉;S4、种子采集:于10

11月份果实变为黄棕色时采集,将采集的果实置于室内自然晾干,待种子散出后收集起来得到抗逆性种子,将抗逆性种子装袋备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杜鹃花的繁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授粉期为:选择母本杜鹃花即将开放的花朵,于早上10时前将花瓣剥开,将雄蕊去掉后对柱头进行观察,柱头有分泌物出现时即为授粉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杜鹃花的繁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授粉的具体操作如下:选择天晴无风之日进行授粉,于10

14时用镊子将父本雄蕊上的花药取下,花粉囊口向下在母本花柱上轻轻抖动,使花粉块轻轻落在柱头上,为确保授粉成功,于授粉后的2

3天内再重复授粉1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杜鹃花的繁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种子预处理的具体操作如下:选择完全成熟,颗粒饱满的种子,放入45

55℃的温水中浸泡20

30min,然后再放入清水中浸泡,期间每隔1天换一次水,3

5d后将种子捞出沥干水分,然后置于质量浓度为0.3

0.5%的高锰酸钾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仁娜王亚玲闫会玲樊璐丁芳兵令狐昱慰刘立成谢斌叶卫冯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西安植物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