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单元、驱动装置总成以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8959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马达单元、驱动装置总成以及车辆。一种马达单元,其具有:马达,其具有马达轴、转子铁芯以及定子,该马达轴沿着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马达轴线配置,该转子铁芯固定于马达轴,该定子与转子铁芯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齿轮部,其在马达轴线的轴向一侧与马达轴连接;以及逆变器单元,其与马达电连接,其特征在于,马达单元具有外壳,该外壳收纳马达和齿轮部,外壳具有:马达收纳部,其收纳马达;以及齿轮收纳部,其收纳齿轮部,齿轮收纳部具有伸出部,该伸出部在从轴向观察时相对于马达收纳部沿径向伸出,在从轴向观察时,逆变器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与伸出部重叠。至少一部分与伸出部重叠。至少一部分与伸出部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单元、驱动装置总成以及车辆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880084216.7(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8/046952)、申请日为2018年12月20日、专利技术名称为“马达单元”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达单元。

技术介绍

[0003]在日本公开公报:在特开2016

73163号公报中公开了利用设置于马达(旋转电机)的外部的冷却装置(冷却器)对制冷剂进行冷却,并利用设置于马达的外部的泵向马达提供制冷剂的构造。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公报:特开2016

731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近年来,正在开发将变速装置等安装于马达的车辆用的马达单元。这样的马达单元具有复杂的外形形状,因此具有在搭载于车辆时容易产生死区的问题。
[0009]鉴于上述问题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实现整体的小型化的马达单元。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马达单元,其具有:马达,其具有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马达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的马达轴;齿轮部,其在所述马达轴线的轴向一侧与所述马达轴连接;外壳,其收纳所述马达和所述齿轮部;以及油,其被收纳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具有:马达收纳部,其在内部设置收纳所述马达的马达室;以及齿轮收纳部,其在内部设置收纳所述齿轮部的齿轮室。在所述外壳设置有供所述油循环而对所述马达进行冷却的油路。在所述油路的路径中设置有将所述油向所述马达提供的泵。所述泵具有泵马达。所述泵马达的旋转轴线与所述马达轴线平行。
[0012]专利技术效果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提供能够实现整体的小型化的马达单元。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概念图。
[0015]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立体图。
[0016]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侧视示意图。
[0017]图4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外壳的分解图。
[0018]图5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侧视图。
[0019]图6是从下侧观察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进行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任意变更。
[0021]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马达单元搭载于位于水平的路面上的车辆的情况的位置关系来规定重力方向并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中,适当示出XYZ坐标系来作为三维直角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Z轴方向示出铅垂方向(即,上下方向),+Z方向是上侧(重力方向的相反侧),

Z方向是下侧(重力方向)。另外,X轴方向是与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示出搭载有马达单元1的车辆的前后方向,+X方向是车辆前方,

X方向是车辆后方。但是,也可以为,+X方向是车辆后方,

X方向是车辆前方。Y轴方向是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双方垂直的方向,示出车辆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Y方向是车辆左侧,

Y方向是车辆右侧。但是,在+X方向是车辆后方的情况下,也可以为,+Y方向是车辆右侧,

Y方向是车辆左侧。即,无论X轴的方向如何,只是使+Y方向为车辆左右方向的一侧,使

Y方向为车辆左右方向的另一侧。
[0022]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将与马达2的马达轴线J2平行的方向(Y轴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马达轴线J2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马达轴线J2为中心的周向(即,绕马达轴线J2的方向)简称为“周向”。但是,上述“平行的方向”还包含大致平行的方向。
[0023]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电动驱动装置)1进行说明。
[0024]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的概念图。图2是马达单元1的立体图。另外,图1只是概念图,各部的配置和尺寸不一定与实际相同。
[0025]马达单元1搭载于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电动汽车(EV)等将马达作为动力源的车辆,作为它们的动力源来使用。
[0026]如图1所示,马达单元1具有马达(主马达)2、齿轮部3、外壳6、收纳于外壳6内的油O、逆变器单元8以及驻车机构7。
[0027]如图1所示,马达2具有:转子20,其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马达轴线J2为中心旋转;以及定子30,其位于转子20的径向外侧。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收纳马达2和齿轮部3的收纳空间80。收纳空间80被划分为收纳马达2的马达室81和收纳齿轮部3的齿轮室82。
[0028]<马达>
[0029]马达2被收纳于外壳6的马达室81。马达2具有转子20和位于转子20的径向外侧的定子30。马达2是具有定子30和以旋转自如的方式配置于定子30的内侧的转子20的内转子型马达。
[0030]通过从省略图示的电池向定子30提供电力而使转子20旋转。转子20具有轴(马达轴)21、转子铁芯24以及转子磁铁(省略图示)。转子20(即,轴21、转子铁芯24以及转子磁铁)以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马达轴线J2为中心旋转。转子20的扭矩被传递至齿轮部3。
[0031]轴21以在水平方向上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马达轴线J2为中心延伸。轴21以马达轴线J2为中心旋转。轴21是设置有中空部22的中空轴,该中空部22在内部具有沿马达轴
线J2延伸的内周面。
[0032]轴21跨越外壳6的马达室81和齿轮室82延伸。轴21的一方的端部向齿轮室82侧突出。在向齿轮室82突出的轴21的端部固定有第1齿轮41。
[0033]层叠硅钢板而构成转子铁芯24。转子铁芯24是沿轴向延伸的圆柱体。在转子铁芯24固定有省略图示的多个转子磁铁。多个转子磁铁以使磁极交替的方式沿周向排列。
[0034]定子30从径向外侧包围转子20。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2、线圈31以及介于定子铁芯32与线圈31之间的绝缘件(省略图示)。定子30被外壳6保持。定子铁芯32具有从圆环状的轭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磁极齿(省略图示)。线圈线卷绕于磁极齿之间。卷绕于磁极齿的线圈线构成线圈31。线圈线经由省略图示的汇流条与逆变器单元8连接。线圈31具有从定子铁芯32的轴向端面突出的线圈端31a。线圈端31a比转子20的转子铁芯24的端部向轴向突出。线圈端31a相对于转子铁芯24向轴向两侧突出。
[0035]<齿轮部>
[0036]齿轮部3被收纳于外壳6的齿轮室82。齿轮部3在马达轴线J2的轴向一侧与轴21连接。齿轮部3具有减速装置4和差动装置5。从马达2输出的扭矩经由减速装置4而传递至差动装置5。
[0037]<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单元,其具有:马达,其具有马达轴、转子铁芯以及定子,该马达轴沿着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马达轴线配置,该转子铁芯固定于所述马达轴,该定子与所述转子铁芯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齿轮部,其在所述马达轴线的轴向一侧与所述马达轴连接;以及逆变器单元,其与所述马达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单元具有外壳,该外壳收纳所述马达和所述齿轮部,所述外壳具有:马达收纳部,其收纳所述马达;以及齿轮收纳部,其收纳所述齿轮部,所述齿轮收纳部具有伸出部,该伸出部在从轴向观察时相对于所述马达收纳部沿径向伸出,在从轴向观察时,所述逆变器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伸出部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单元位于所述马达收纳部的径向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单元的最低点比所述马达收纳部的最高点和/或所述齿轮收纳部的最高点低。4.一种驱动装置总成,其具有马达、减速器和与马达电连接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所述减速器和所述控制单元集成于一体,所述减速器安装于所述马达且与所述马达共同限定出供车辆的车轴沿其轴向延伸的折角空间,所述控制单元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折角空间内,所述控制单元的最低点低于所述马达和所述减速器的至少一者的最高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折角空间中位于车辆的车轴的上方而占用所述折角空间的上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折角空间的下部设置用于使对马达进行冷却的油路中的油循环起来的泵以及对所述油路中的油进行冷却的冷却器,所述马达具有马达轴线,在从铅垂方向观察时,所述控制单元隔着所述马达轴线而位于所述冷却器的相反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装置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总成还具有外壳,所述控制单元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分体的第1外壳部件、第2外壳部件以及封闭部,所述第2外壳部件和所述封闭部分别位于第1外壳部件的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勇树小山崇宣福永庆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