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密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883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密封圈,包括甩尘挡边和防尘组件,所述甩尘挡边的上端设置有甩尘挡边胶唇,所述防尘组件设置于甩尘挡边胶唇的上端,且防尘组件包括防尘盖和防尘盖折边,防尘盖折边可根据轴承需求改变形状,所述防尘盖的内部上壁设置有防尘盖折边。该轴承密封圈,与现有的轴承密封圈相比,轴承盖与轴承配合连接能有效的使轴承盖高稳定的固定在轴承上,将防尘盖压入轴承外圈卡槽处,再将甩尘挡边连接压入轴承内圈拉槽处,防尘盖和甩尘挡边外侧垂直面宽度可调,既防尘又减少摩擦,防尘盖的防尘盖胶唇连接轴承内圈配合连接,这种迷宫式甩尘挡边密封圈结构,能有效避免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的摩擦,减少噪音。减少噪音。减少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密封圈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
,具体为一种轴承密封圈。

技术介绍

[0002]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轴承防尘盖是轴承内的主要密封零件,不仅将润滑脂保存在轴承内,同时又防止外来杂物或者灰尘进入轴承内,可有效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0003]随着发展,用户对轴承密封圈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轴承具有高精度、长寿命,而且还要求轴承具有低振动、低噪音,温升、漏脂、防尘各项性能指标良好,目前常见的深沟球轴承防尘盖,金属密封防尘或隔音效果不好,胶封耐高温效果不好,双密封安装不好摩擦面积大出现噪音大转动不顺畅,针对上述情况,现在提供一种轴承防尘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密封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防尘盖,包括甩尘挡边和防尘组件,所述甩尘挡边的上端设置有甩尘挡边胶唇,所述防尘组件设置于甩尘挡边胶唇的上端,且防尘组件包括防尘盖和防尘盖折边,所述防尘盖的内部上壁设置有防尘盖折边。
[0006]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组件还包括防尘盖内侧、防尘盖折弯处和防尘盖胶唇,所述防尘盖的内侧中部设置有防尘盖内侧,且防尘盖的内侧下端设置有防尘盖折弯处,所述防尘盖的下壁连接有防尘盖胶唇。
[0007]进一步的,所述甩尘挡边的下端设置有甩尘挡边折边,且甩尘挡边折边的下端设置有内部组件。
[0008]进一步的,所述内部组件包括轴承内圈和轴承内圈拉槽,所述轴承内圈的内部设置有轴承内圈拉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盖折边的上端设置有外部组件,且外部组件包括轴承外圈和轴承外圈卡槽,所述轴承外圈的内部设置有轴承外圈卡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甩尘挡边与甩尘挡边胶唇为一体,且甩尘挡边与轴承内圈卡槽为卡合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尘盖与防尘盖折边为一体化连接,所述防尘盖折边可根据轴承需求改变结构形状,所述防尘盖与轴承外圈卡槽为卡合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甩尘挡边外侧垂直宽度小于防尘盖外侧垂直宽度结构,且防尘盖外侧垂直宽度和甩尘挡边外侧垂直宽度可根据轴承需求改变外侧垂直宽度,所述防尘盖外侧面和甩尘挡边外侧可根据轴承需求改变形状。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防尘盖折边与轴承外圈卡槽、甩尘挡边折边与轴承内圈卡槽之间的配合,在轴承盖与轴承配合连接方式能有效的使轴承盖固定在轴承上提高稳定性,将防尘盖连接压入轴承外圈卡槽处,再将甩尘挡边连接压入轴承内圈卡槽处,具有防尘效果也能减少摩擦,防尘盖的防尘盖胶唇连接轴承内圈配合连接,能有效避免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的摩擦,减少噪音;
[0014]1.本技术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上分别设置有供上防尘盖和下防尘盖固定的轴承外圈卡槽和轴承内圈拉槽,防尘盖包括防尘盖和甩尘挡边,防尘盖和甩尘挡边上分别设置有与卡槽相配合的防尘盖折边和甩尘挡边折边,且轴承外圈卡槽与轴承内圈卡槽之间的距离与防尘盖折边和甩尘挡边折边之间的距离相等,通过防尘盖折边与轴承外圈卡槽、甩尘挡边折边与轴承内圈卡槽之间的配合,在轴承盖与轴承配合连接方式能有效的使轴承盖固定在轴承上,同时,为了是防尘盖和甩尘挡边能稳定的连接在轴承上,在轴承转动过程中不会掉落出来,达到稳定连接的效果;
[0015]2.本技术为了使防尘盖和甩尘挡边便安装安装,可设置防尘盖折边和甩尘挡边折边内测倒角,也可以在轴承外圈卡槽和轴承内圈卡槽外侧倒角,能在安装人员无法看清对准的情况下,快速的通过倒角使防尘盖折边和甩尘挡边折边与轴承外圈卡槽和轴承内圈卡槽对齐,方便防尘盖和甩尘挡边的安装,同时防尘盖和甩尘挡边呈垂直关系或甩尘挡边设置在防尘盖的下端外侧,在将防尘盖连接压入轴承外圈卡槽处,再将甩尘挡边连接压入轴承内圈拉槽处,防尘盖外侧和甩尘挡边外侧能与轴承的侧面呈平行关系,不仅能方便上防尘盖和下防尘盖的安装,还在安装后,防尘盖与甩尘挡边之间实现稳定的间隙配合,形成迷宫式结构,在转动过程中,减少防尘盖的震动和摩擦面积,使防尘盖和甩尘挡边不仅能达到良好的防尘效果,还能避免剧烈摩擦产生大量热量,导致轴承的损坏;
[0016]3.本技术为了使密封圈在轴承转动时,能有效的减少轴承与防尘盖之间的摩擦,避免摩擦生热,影响轴承的正常使用,将防尘盖和甩尘挡边的连接设置成胶唇或者具有一定的间隙连接,甩尘挡边和防尘盖连接处可设置甩尘挡边胶唇或一定的间隙配合连接,防尘盖的防尘盖胶唇连接轴承内圈配合连接或甩尘挡边折边处配合连接,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相对转动时,能有效避免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之间的摩擦,形成稳定连接,使防尘耐高温降噪音效果更佳,从而提高轴承整体的使用寿命。
[0017]4.本技术在轴承密封圈,密封圈设置有防尘盖和防尘盖下端连接胶唇,防尘盖连接在甩尘挡边密封圈的上端或内侧结构,防尘盖胶唇连接在甩尘挡边的内侧结构,折边可根据轴承需求改变形状,同时甩尘挡边密封圈的外侧垂直面宽度小于防尘盖外侧垂直面宽度结构,防尘盖垂直面宽度和甩尘折边外侧垂直面宽度根据轴承需求改变宽度,在防尘盖与甩尘挡边配合结构连接,上防尘盖、下甩尘挡边和内防尘盖、外甩尘挡边结构配合连接,能有效的防尘、防水以及减少摩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轴承防尘盖的正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轴承防尘盖的下防尘盖与上防尘组件连接内侧侧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轴承防尘盖的下防尘盖与上防尘组件连接外侧侧视局部结
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一种轴承防尘盖的防尘盖胶唇双唇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一种轴承防尘盖的防尘盖胶唇单唇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一种轴承防尘盖的防尘盖折边内侧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一种轴承防尘盖的防尘盖折边外侧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技术一种轴承防尘盖的甩尘挡边折边内侧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甩尘挡边;2、甩尘挡边胶唇;3、防尘组件;301、防尘盖;302、防尘盖折边;303、防尘盖内侧;304、防尘盖折弯处;305、防尘盖胶唇;4、外部组件;401、轴承外圈;402、轴承外圈卡槽;5、内部组件;501、轴承内圈;502、轴承内圈拉槽;6、甩尘挡边折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

8所示,一种轴承密封圈,包括甩尘挡边1和防尘组件3,甩尘挡边1的上端设置有甩尘挡边胶唇2,防尘组件3设置于甩尘挡边胶唇2的上端,且防尘组件3包括防尘盖301和防尘盖折边302,防尘盖301的内部上壁设置有防尘盖折边302,防尘组件3还包括防尘盖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密封圈,包括甩尘挡边(1)和防尘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甩尘挡边(1)的上端设置有甩尘挡边胶唇(2),所述防尘组件(3)设置于甩尘挡边胶唇(2)的上端,且防尘组件(3)包括防尘盖(301)和防尘盖折边(302),所述防尘盖(301)的内部上壁设置有防尘盖折边(3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3)还包括防尘盖内侧(303)、防尘盖折弯处(304)和防尘盖胶唇(305),所述防尘盖(301)的内侧中部设置有防尘盖内侧(303),且防尘盖(301)的内侧下端设置有防尘盖折弯处(304),所述防尘盖(301)的下壁连接有防尘盖胶唇(3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甩尘挡边(1)的下端设置有甩尘挡边折边(6),且甩尘挡边折边(6)的下端设置有内部防护组件(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防护组件(5)包括轴承内圈(501)和轴承内圈拉槽(502),所述轴承内圈(501)的内部设置有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瑞磊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一宸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