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打开咬合的平面正畸托槽
[0001]本技术涉及正畸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打开咬合的平面正畸托槽。
技术介绍
[0002]口腔正畸临床常用矫治器有固定矫治器及隐形矫治器。固定矫治在维持咬合平面稳定及支抗保护方面具更优势,但需先由软弓丝开始排齐牙齿,逐渐更换至硬弓丝方可大幅移动牙齿。隐形矫治器具有早期即可关闭间隙移动牙齿的优势,但由于实际牙移动与矫正器设计的步距间存在差异,后期需反复重启、对治疗计划进行调整,显著增加了疗程;此外,对于隐形矫治拔牙病例,在拔牙间隙关闭后,咬合平面常会发生折叠,牙齿长轴易出现异常,通过重启纠正耗时较长。
[0003]三维打印技术可根据牙面形状及理想牙列模型制作个性化托槽,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能够实现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的无缝衔接。现有固定矫治系统中,弓丝(方丝)通常以竖直纵向方式入槽,较难对咬合平面提供足够支持。与传统方丝弓及直丝弓矫治器相比较,以宽面唇舌向入槽的弓丝与托槽的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减少,矫治效率增加;同时,垂直向上增强硬度的带状弓系统可加强打开咬合,有助维持咬合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打开咬合的平面正畸托槽,包括托槽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槽主体包括弓丝导入斜切口和沟槽,所述沟槽与所述弓丝导入斜切口导通,且所述弓丝导入斜切口的边缘与所述沟槽的边缘形成45
°
夹角,所述沟槽是一水平方向截面呈长方形的沟槽,所述沟槽的宽度为0.51mm,所述沟槽的高度为0.64mm;所述托槽主体还包括一托槽底板,所述托槽底板是用于与牙面接触的托槽底板,所述托槽底板呈弧形,且所述托槽底板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应力槽,所述应力槽是一水平方向截面呈三角形的应力槽;所述托槽主体还包括上结扎翼和下结扎翼,所述上结扎翼的外轮廓和所述下结扎翼的外轮廓均为弧形,所述上结扎翼的安装方向和所述下结扎翼的安装方向均朝向所述托槽底板,所述上结扎翼与所述托槽底板构成上弓丝固定槽,所述下结扎翼和所述托槽底板构成下弓丝固定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打开咬合的平面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槽主体的外部是一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连接所述下结扎翼,所述沟槽位于所述弧形挡板与所述上结扎翼之间,所述弓丝导入斜切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弧形挡板的内侧和所述上结扎翼的外侧,所述弧形挡板的顶端与所述上结扎翼的顶端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打开咬合的平面正畸托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挡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兵,欧阳宁鹃,夏伦果,肖圣钊,潘晓岗,刘超,赵宁,刘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