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导标示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826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1
一种盲导标示及安装方法,涉及盲导标示领域。盲导标示,标示的柱脚末端连接一个底盆,底盆的上方与标示的下方形成可容纳树脂的环形空间,底盆的直径大于柱脚的直径一倍以上,或不少于标示本体直径的一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安装方法,无需把地面上的砖瓦钻穿及钻透石材背面,只需在地材表面上钻一个宽和浅的孔洞,及注入树脂便能令盲导标示稳固于地面上。树脂便能令盲导标示稳固于地面上。树脂便能令盲导标示稳固于地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盲导标示及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盲导标示领域,特别涉及盲导标示结构的改良以及安装方法,使标示安装于地面后更稳固。

技术介绍

[0002]盲导标示已逐渐成为行人道路和公共场所的必须部分。市场上提供的其中一类是金属制,当中最普遍的是不锈钢,此类制品大多是以突起的形状独立出现,逐粒或逐条排列安装在地面上,底部一般都是带有钉脚,安装时须用电钻在地材上钻孔,然后使用粘合剂。也有一种金属制的盲导标示底部虽有钉脚,但不用胶水安装,而是用一层塑料包着钉脚,安装时把钉脚用铁锤打入钻孔内,或另一种是用螺丝替代钉脚并扭入钻孔内。以上的三种安装方法在钻孔过程中都有机会令石材损毁或出现裂痕,尤其是遇到较易碎裂的砖瓦、较薄的瓷砖等,安装后的盲导标示随着长时间被行人践踏及被人或对象碰撞后,也容易出现甩脱,或导致石材结构变得脆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盲导标示,避免因为钻孔于砖瓦、瓷砖等硬地材上而可能导至石材损裂,也避免因为粘合剂的不足及粘合剂只是垂直平面地粘附着盲导标示与地材表面之间,导致盲导标示随着长时间被行人践踏及被人或对象的碰撞而出现甩脱现象。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盲导标示安装方法,避免因为钻孔于砖瓦、瓷砖等硬地材上而可能导至石材损裂,也避免因为粘合剂的不足及粘合剂只是垂直平面地粘附着盲导标示与地材表面之间,导致盲导标示随着长时间被行人践踏及被人或对象的碰撞而出现甩脱现象。
[0005]本专利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盲导标示,标示的柱脚末端连接一个底盆,底盆的上方与标示的下方形成可容纳树脂的环形空间,底盆的直径大于柱脚的直径一倍以上,或不少于标示本体直径的一半。
[0006]进一步地,底盆为下述其中一种,圆形、方形、齿轮形、三叶形、十字架形、锥台状、锚状、环形中空状或平螺丝头形成的底盆。
[0007]进一步地,底盆呈圆柱形及末端连接一个环形中空的底盆,该底盆为一体铸造而成,或用嵌入配件。
[0008]进一步地,底盆可设置于标示底面之上,并连接着标示顶部而不含柱脚。
[0009]进一步地,标示底部可嵌入环形配件,环形配件包括附有若干尖脚环绕排列的嵌入配件。
[0010]进一步地,盲导标示的形状为大圆、小圆或长条形,标示本体顶面为圆弧形或梯形或拱面截平。
[0011]进一步地,标示本体为金属标示,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铜或合成金属,合成金属包
括不锈钢。
[0012]进一步地,嵌入配件为半软硬的金属制片材,包括钢铁、铜或合成金属,合成金属包括不锈钢。
[0013]本专利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盲导标示安装方法,安装时无须钻穿地面上的砖瓦,只须在地材表面上钻一个可容纳底盆及柱脚的凹孔,然后注入树脂,树脂包裹着底盆及柱脚,树脂固化后,底盆发挥锚栓功能,把标示稳固于地面上。
[0014]本专利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盲导标示安装方法,底盆设置于标示底面之上,并连接着标示顶部而不含柱脚,安装时无须钻穿地面上的砖瓦,也无须在地面上钻任何孔洞或凹孔,只须单独使用树脂粘合,把树脂注入底盆上方的环形空间,树脂固化后形成锚栓能把标示稳固于地面上。
[0015]本专利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盲导标示安装方法,底盆设置于标示底面之上,标示底部可嵌入环形配件,安装时把附有若干尖脚配件的盲导标打进地材里。
[0016]进一步地,所述树脂为聚氨酯胶、硅胶、环氧树脂、混合树脂或不固化型自粘胶。
[0017]本专利技术无需把地面上的砖瓦钻穿及钻透石材背面,只需在地材表面上钻一个宽和浅的孔洞,及注入树脂便能令盲导标示稳固于地面上;由于无需穿透地面上的砖瓦,因此砖瓦底下的水泥沙浆不能浸透出砖瓦表面,树脂把盲导标示粘合在砖瓦面上,由于粘合面是同一材质,树脂能发挥最佳粘力。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柱脚末端连接一个底盆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柱脚末端连接一个底盆的仰视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柱脚连底盆呈锥台状的剖面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含拼合铸造的底盆而该底盆呈环形中空并设置于标示底面之上的剖面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底盆设置于标示底面之上的盲导标示并安装于地面上的剖面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呈圆柱形的底盆或是嵌入方式的环形中空底盆的剖面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配件附有若干尖脚环绕排列,每只尖脚带有倒钩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配件附有若干尖脚环绕排列,每只尖脚带有锯齿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盲导标示安装于地面上的剖面图;
[0027]图10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盲导标示安装于地面上的剖面图;
[0028]图1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已嵌入配件的盲导标示安装于软地材上的剖面图;
[0029]图12是传统盲导标示带有长柱脚并安装于地面上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盲导标示,标示的柱脚2末端连接一个底盆3,底盆3的上方与标示的下方形成可容纳树脂的环形空间4,底盆3的直径大于柱脚2的直径一倍以上,如图1所示;或不少于标示本体1直径的一半,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无需把地面上的砖瓦钻穿及钻透石材背面,只须注入树脂也能令盲导标示稳固于地面上。
[0032]底盆3为下述其中一种形状,圆形、方形、齿轮形、三叶形、十字架形(如图1、图2所示)、锥台状(如图3所示)、锚状(如图9所示)、环形中空状(如图4或6所示)或平螺丝头形成的底盆。底盆形状优选十字架形,由于树脂是膏状,注入地面的孔洞后,树脂会对标示底盆的放入产生阻力,因此含缺角或穿孔的底盆对施工都有帮助。
[0033]如图4、5所示,底盆3可设置于标示底面之上,并连接着标示顶部而不含柱脚2。
[0034]底盆3呈圆柱形及末端连接一个环形中空的底盆,该底盆3为一体铸造而成;或用嵌入配件,用配件方式嵌入或打压入盲导标示的底部坑槽或柱脚上,如图6所示。
[0035]如图7、图8所示,标示底部可嵌入环形配件,环形配件包括附有若干尖脚5环绕排列的嵌入配件,每只尖脚5带有倒钩或锯齿。
[0036]盲导标示的形状为大圆、小圆或长条形,标示本体顶面为圆弧形或梯形或拱面截平。
[0037]标示本体为金属标示,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铜或合成金属(合金),优选不锈钢。
[0038]嵌入配件为半软硬的金属制片材,包括钢铁、铜或合成金属(合金),优选不锈钢。
[0039]如图9、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盲导标示安装时无须钻穿地面上的砖瓦,只须在地材6表面上钻一个可容纳底盆3及柱脚2的凹孔7,然后注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盲导标示,其特征在于:标示的柱脚末端连接一个底盆,底盆的上方与标示的下方形成可容纳树脂的环形空间,底盆的直径大于柱脚的直径一倍以上,或不少于标示本体直径的一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导标示,其特征在于:底盆为下述其中一种形状,圆形、方形、齿轮形、三叶形、十字架形、锥台状、锚状、环形中空状或平螺丝头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导标示,其特征在于:底盆呈圆柱形及末端连接一个环形中空的底盆,该底盆为一体铸造而成,或用嵌入配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导标示,其特征在于:底盆可设置于标示底面之上,并连接着标示顶部而不含柱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盲导标示,其特征在于:标示底部可嵌入环形配件,环形配件包括附有若干尖脚环绕排列的嵌入配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导标示,其特征在于:盲导标示的形状为大圆、小圆或长条形,标示本体顶面为圆弧形或梯形或拱面截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盲导标示,其特征在于:标示本体为金属标示,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铜或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俊雄
申请(专利权)人:奇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