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壳体、电池组和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820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壳体,电池组壳体包括壳体本体、设于壳体本体内的电池容纳腔和烟气吸附腔,电池容纳腔内还设有烟气通道,烟气吸附腔设有开孔,连烟气吸附腔和烟气通道,烟气吸附腔内设有吸附材料,当电池容纳腔内的电池发生热失控后,热失控烟气从烟气通道通过开孔进入烟气吸附腔,被吸附材料吸附过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组壳体,内置吸附材料,可充分吸收电池热失控产生的烟气和水分,降低了电池组壳体的问题,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且壳体结构简单,节约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和一种储能系统。种电池组和一种储能系统。种电池组和一种储能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组壳体、电池组和储能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组壳体、电池组和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具有电压高、比能量大、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动力、储能等多个领域。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内部会积聚大量的热量并产生气体,电池如果持续过热和产生气体,则可能着火或爆炸,尤其是在多个单元电池被密集的聚集在有限空间的情况下,如多个电池组的情况下,可发生重大事故。
[0003]为了提高电池的安全性,目前,对电池热失控时产生的高温液体和气体的处理方式大多以在单体电池内部设置吸附层或在电池壳体外部设置吸附装置的方式。
[0004]专利CN216213673U公开了一种在单个电池壳体内部设置吸附层和隔热层的方式来吸附电池内产生的气体。专利CN205881956U公开了一种电池壳体、电池盖板及电池,在壳体外表面设置吸附装置,使电池壳体内部与吸附装置气体导通,吸收电池产生的气体和水分。但是该结构吸附效果一般,当使用多个电池时,吸附装置占用较大空间。
[0005]如何有效的处理电池组热失控时产生的热量和烟气,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对电池组热失控产生的烟气安全有效处理的电池壳体。
[0007]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电池组壳体,可吸附壳体内的热失控烟气,包括壳体本体、设于壳体本体内的电池容纳腔和烟气吸附腔,所述电池容纳腔内还设有烟气通道,所述烟气吸附腔设有开孔,以使所述烟气吸附腔与所述烟气通道连通,所述烟气吸附腔内设有吸附材料,当所述电池容纳腔内的电池发生热失控后,热失控烟气从所述烟气通道通过所述开孔进入所述烟气吸附腔,被所述吸附材料吸附过滤。
[0009]优选的,所述烟气通道与所述烟气吸附腔形成U形通道。
[0010]优选的,所述烟气吸附腔包括第一吸附腔室和第二吸附腔室,所述第一吸附腔室内填充有第一吸附材料,所述第二吸附腔室内填充有第二吸附材料。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附材料为多孔二氧化硅、分子筛、多孔陶瓷氧化铝、吸附树脂中的一种,所述第二吸附材料为活性炭。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附腔室和所述第二吸附腔室两端均设有多孔板,所述多孔板用于压紧所述第一吸附材料和所述第二吸附材料,所述第一吸附腔室和所述第二吸附腔室内设有紧固件,以连接紧固所述第一吸附腔室和第二吸附腔室内的所述多孔板。
[0013]优选的,所述烟气吸附腔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吸附腔上远离所述开孔的一端,所述烟气吸附腔通过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
[0014]优选的,所述排气孔上设有单向密封元件,当所述吸附腔内的气体压力达到所述单向密封原件的压力阈值时,所述单向密封元件打开。
[0015]优选的,所述排气孔上设有集气袋,以收集所述吸附腔排出的气体。
[001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组,包括上述电池壳体和若干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置于所述电池容纳腔内。
[00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储能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电池组。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通过在电池组壳体内部设置烟气吸附腔,当电池腔内部的电池发生热失控时,产生的热失控烟气和水分经过较短路径到达烟气吸附腔,减少了热量在电池内的聚集时间。
[0020]2、吸附材料在多孔板的挤压下,紧密填充在烟气吸附腔内,热失控烟气和水分经过吸附材料时可被充分吸收,大幅减少了可燃气体和总气量,降低了壳体内的温度,进一步保证了电池的安全性能,排放到环境中的气体可达到无色无味不燃的效果,避免了电池因为热失控而导致爆炸,着火等二次灾害,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0021]3、吸附材料内置于电池组壳体内部不需要占用多余的空间,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组壳体结构的剖面图;
[0023]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池组壳体的立体结构图;
[0024]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具有两个吸附腔室的电池组壳体剖面示意图;
[0025]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具有两个吸附腔室的电池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1‑
壳体本体2

电池容纳腔3

单体电池4

开孔5

烟气吸附腔51

第一吸附腔室52

第二吸附腔室6

吸附材料7

多孔板8

排气孔9

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以下,适当地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具体公开了本技术的电池壳体,电池壳体内有烟气吸附腔,但是会有省略不必要的详细说明的情况。例如,有省略对已众所周知的事项的详细说明、实际相同结构的重复说明的情况。这是为了避免以下的说明不必要地变得冗长,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此外,附图及以下说明是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技术而提供的,并不旨在限定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主题。
[0029]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本技术的所有实施方式以及可选实施方式可以相互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本技术的所有技术特征以及可选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
[0030]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本技术所提到的“包括”和“包含”表示开放式,也可以是封闭式。例如,“包括”和“包含”可以表示还可以包括或包含没有列出的其他组分,也可以
仅包括或包含列出的组分。
[0031]应理解,术语“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顺序。
[0032]本技术的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并不意欲描述本技术中的每个公开的实施方式或每种实现方式。如下描述更具体地举例说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整篇申请中的多处,通过一系列实施例提供了指导,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形式使用。在各个实例中,列举仅作为代表性组,不应解释为穷举。
[0033]实施例1
[0034]如图1所示,一种电池组壳体,包括壳体本体1,壳体本体1中有电池容纳腔2和烟气吸附腔5,电池容纳腔内用以容纳单体电池3,箭头所示为烟气通道,烟气吸附腔设有开孔4,电池容纳腔和烟气吸附腔通过开孔4连通。烟气吸附腔5中填充有吸附材料6,在本实施例中,烟气通道和烟气容纳腔形成U形通道,吸附材料为二氧化硅、分子筛、多孔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本体、设于壳体本体内的电池容纳腔和烟气吸附腔,所述电池容纳腔内还设有烟气通道,所述烟气吸附腔设有开孔,连通所述烟气吸附腔和所述烟气通道,所述烟气吸附腔内设有吸附材料,当所述电池容纳腔内的电池发生热失控后,热失控烟气从所述烟气通道通过所述开孔进入所述烟气吸附腔,被所述吸附材料吸附过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通道与所述烟气吸附腔形成U形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吸附腔包括第一吸附腔室和第二吸附腔室,所述第一吸附腔室内填充有第一吸附材料,所述第二吸附腔室内填充有第二吸附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材料为多孔二氧化硅、分子筛、多孔陶瓷、氧化铝、吸附树脂中的一种,所述第二吸附材料为活性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孟奇雷政军翟腾飞赵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澳储能电力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