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控制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812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控制装置和方法,控制方法包括:本端交换机与对端交换机建立TCP连接后,向对端交换机发送hello报文;本端交换机收到对端交换机的hello报文,检查对端交换机信息合法并且与本端交换机自身的M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跨设备链路聚合
,特别涉及一种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控制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MC

LAG(Multi

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指多设备间的链路聚合组,是一种用于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机制,可以实现多台设备间的链路聚合,双归接入场景下将两台设备在逻辑上虚拟成一台设备。MC

LAG解决的问题:
[0003]1、增加带宽,链路聚合接口的带宽为各成员接口带宽之和;
[0004]2、提高可靠性,组成双活系统,从而将链路可靠性提高到设备级;
[0005]3、负载分担,在一个链路聚合组内,可以实现在多设备各成员活动链路上的流量负载分担。
[0006]ICCP(Inter

Chassis Control Protocol)指设备间控制协议,是一种运行在MC

LAG两台邻居设备之间的简单控制协议,基于TCP/IP协议实现,用于保证两台设备间的配置匹配、状态维护、信息同步等。
[0007]MC

LAG是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的扩展协议,目前MC

LAG依赖于各厂家的具体实现,通常会使用ICCP协议作为设备间的控制协议。
[0008]ICCP协议依赖于下层TCP协议的可靠传输,RFC7275中定义了MC

LAG控制通道使用的几种报文格式(Multi

Chassis LACP(mLACP)Application TLVs),但没有完善控制通道管理和维护的具体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控制装置,在ICCP协议基础上设计实现一种状态可控的MC

LAG控制通道,通过在MC

LAG形成的两个阶段分别增加MC

LAG域状态机和MC

LAG组状态机,以解决MC

LAG控制通道较难管理维护的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控制方法。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12]一种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控制装置,包括:
[0013]MC

LAG域,其由两台MC

LAG交换机组成,所述两台MC

LAG交换机具有相同的MC

LAG域ID;
[0014]MC

LAG组,其由一个MC

LAG域内,两台交换机上具有相同MC

LAG组ID的Port

Group组成;
[0015]MC

LAG控制链路,其用于MC

LAG协议交互与信息同步;
[0016]MC

LAG数据链路,其为所述MC

LAG域中两台交换机提供互联的trunk链路,用于转发业务报文。
[0017]优选的是,所述MC

LAG控制链路使用扩展的ICCP协议作为控制链路协议。
[0018]一种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步骤一、本端交换机与对端交换机建立TCP连接后,向所述对端交换机发送hello报文;
[0020]所述本端交换机收到所述对端交换机的hello报文,检查对端交换机信息合法并且与所述本端交换机自身的MC

LAG信息匹配后,进入MDS_READY状态;
[0021]步骤二、在所述本端交换机和所述对端交换机上分别配置Port

Group,将Port

Group加入MC

LAG组,MC

LAG组id与Port

Group id相同;所述本端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MC

LAG group info报文通告新的MC

LAG组信息,确认所述本端交换机和所述对端交换机MC

LAG组中都含有有效成员端口,并且双方组端口速率、双工、自协商性质相同后,通知LACP模块重新使用MC

LAG组信息协商建立port

channel;
[0022]确认LACP模块通知协商建立成功并且所述本端交换机和所述对端交换机都有up的组成员端口后,进入MGS_ACTIVE状态,下发驱动规则和信息同步。
[0023]优选的是,所述hello报文中携带本机MC

LAG protocol version、MC

LAG domain id、MC

LAG domain priority、system id、node id信息。
[0024]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一中,对端交换机与本端交换机自身的MC

LAG信息匹配条件包括:
[0025]Protocal Version和Domain ID一致。
[0026]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一中,检查对端交换机信息与本端交换机自身的MC

LAG信息匹配后,还包括:依次比较MC

LAG domain priority、system id选举MC

LAG域的master和slave。
[0027]优选的是,在所述步骤二中,信息同步的过程为:
[0028]本端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MC

LAG sync报文,用于向对端交换机同步MAC/ARP/ND表项信息。
[002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有益效果是:
[0030]本专利技术通过MC

LAG域状态机和MC

LAG组状态机可以实时查看到控制通道当前所处的状态,为MC

LAG相关的故障检测和排查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有效解决MC

LAG控制通道较难管理维护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跨设备链路聚合控制装置的基本组成单元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MC

LAG域状态机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0033]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MC

LAG组状态机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跨设备链路聚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MC

LAG域,其由两台MC

LAG交换机组成,所述两台MC

LAG交换机具有相同的MC

LAG域ID;MC

LAG组,其由一个MC

LAG域内,两台交换机上具有相同MC

LAG组ID的Port

Group组成;MC

LAG控制链路,其用于MC

LAG协议交互与信息同步;MC

LAG数据链路,其为所述MC

LAG域中两台交换机提供互联的trunk链路,用于转发业务报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C

LAG控制链路使用扩展的ICCP协议作为控制链路协议。3.一种跨设备链路聚合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本端交换机与对端交换机建立TCP连接后,向所述对端交换机发送hello报文;所述本端交换机收到所述对端交换机的hello报文,检查对端交换机信息合法并且与所述本端交换机自身的MC

LAG信息匹配后,进入MDS_READY状态;步骤二、在所述本端交换机和所述对端交换机上分别配置Port

Group,将Port

Group加入MC

LAG组,MC

LAG组id与Port

Group id相同;所述本端交换机向对端交换机发送MC

LAG group 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神州数码云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