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温振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92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传感器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温振传感器,包括检测杆,检测杆的外侧上设有挤压套,挤压套的靠近正面的位置活动连接有第一加固环,第一加固环靠近一侧的位置活动连接有第一合页杆,挤压套的靠近背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环,第一加固环与第二加固环通过第一合页杆进行合页连接,第一加固环的底部设有外壳,外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温振传感器主体,第一加固环远离第一合页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块,第二加固环远离第一合页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第二加固块和卡接块,利于进行快速的固定,提高了整体的便捷程度,利于节省安装的时间,利于提高整体安装的效率。利于提高整体安装的效率。利于提高整体安装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温振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传感器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温振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温振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普通电机、减速机,以及大型旋转、运动机械设备关键部位的温度及振动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变化趋势,来判定设备是否完好的传感器设备。
[0003]现有的温振传感器在进行安装时,需要使用到一些专业的安装设备,这使得整体安装较麻烦,安装需要花费的时间较多,且该设备一般为成批次的投入使用,安装较慢的情况会影响整体的效率;现有的温振传感器在进行使用时,是与外部进行实时的数据传输,但在夜间等特殊的情况下,会使得与温振传感器进行连接的电脑无人看管使用,处于关闭状态,会使得传输的温度及振动数据流失,在后期需要进行比对时,无法正常地进行比对,无法正常的判定设备是否完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温振传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温振传感器,包括检测杆,所述检测杆的外侧上设有挤压套,所述挤压套的靠近正面的位置活动连接有第一加固环,所述第一加固环靠近一侧的位置活动连接有第一合页杆,所述挤压套的靠近背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环,所述第一加固环与第二加固环通过第一合页杆进行合页连接,所述第一加固环的底部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温振传感器主体,所述第一加固环远离第一合页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块,所述第二加固环远离第一合页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块,所述第一加固块远离第一合页杆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位于第一加固块靠近第二加固块的一侧。
[0006]进一步的,所述温振传感器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数据传输线,所述数据传输线的底部固定连接与外壳的内侧底部,所述外壳的底部靠近正面的位置活动连接有密闭块。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固块远离第一合页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槽位于第二加固块靠近第一加固块的一侧,所述第一卡接槽与第二卡接槽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卡接块。
[0008]进一步的,所述卡接块远离第一合页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块,所述卡接块靠近第一加固块与第二加固块的位置开设有适配槽。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卡接块靠近控制块的位置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卡接块与第二加固块通过限位杆进行活动连接,所述限位杆的顶部及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密闭块靠近一侧的位置活动连接有第二合页杆,所述外壳的底部靠近密闭块的位置开设有置物槽,所述置物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存储芯片。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本技术通过设有第二加固块和卡接块,有利于进行快速的固定,大大提高了整体的便捷程度,利于节省安装的时间,利于提高整体安装的效率。
[0013]2.本技术通过设有置物槽和存储芯片,有利于对检测的数据进行自行存储,避免出现数据流失的情况出现,利于快速的检测设备是否完好,利于提高整体检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加固环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存储芯片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为:1、检测杆;2、挤压套;3、第一加固环;4、第一合页杆;5、外壳;6、第二加固环;7、第一加固块;8、温振传感器主体;9、第二加固块;10、第一卡接槽;11、第二卡接槽;12、控制块;13、卡接块;14、限位杆;15、限位块;16、适配槽;17、第二合页杆;18、密闭块;19、置物槽;20、存储芯片;21、数据传输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温振传感器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温振传感器,包括检测杆1,检测杆1的外侧上设有挤压套2,挤压套2的靠近正面的位置活动连接有第一加固环3,第一加固环3靠近一侧的位置活动连接有第一合页杆4,挤压套2的靠近背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环6,第一加固环3与第二加固环6通过第一合页杆4进行合页连接,第一加固环3的底部设有外壳5,外壳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温振传感器主体8,第一加固环3远离第一合页杆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块7,第二加固环6远离第一合页杆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块9,第一加固块7远离第一合页杆4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接槽10,第一卡接槽10位于第一加固块7靠近第二加固块9的一侧,有利于进行快速的固定,利于提高了整体的便捷程度。
[0021]参照图2,温振传感器主体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数据传输线21,数据传输线21的底部固定连接与外壳5的内侧底部,外壳5的底部靠近正面的位置活动连接有密闭块18,利于节省安装的时间,利于提高整体安装的效率。
[0022]参照图3,第二加固块9远离第一合页杆4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卡接槽11,第二卡接槽11位于第二加固块9靠近第一加固块7的一侧,第一卡接槽10与第二卡接槽1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卡接块13,利于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利于进一步的提高整体的便捷程度。
[0023]参照图3,卡接块13远离第一合页杆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块12,卡接块13靠近第一加固块7与第二加固块9的位置开设有适配槽16,利于进行快速的固定,利于避免安装
时间的浪费。
[0024]参照图3,卡接块13靠近控制块12的位置活动连接有限位杆14,卡接块13与第二加固块9通过限位杆14进行活动连接,限位杆14的顶部及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5,利于进行快速的限位,利于整体设备的稳定性,避免出现设备错位损坏的情况。
[0025]参照图4,密闭块18靠近一侧的位置活动连接有第二合页杆17,外壳5的底部靠近密闭块18的位置开设有置物槽19,置物槽1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存储芯片20,有利于对检测的数据进行自行存储,避免出现数据流失的情况出现。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安装时,可通过将第一加固环3盖至挤压套2的正面,再通过将检测杆1置入需要进行检测的装置内部,再通过将控制块12向靠近第一加固块7的一侧扭动,通过限位杆14的限位作用,使得卡接块13靠近第一合页杆4的一侧卡接入第一加固块7上的第一卡接槽10及第二加固块9上的第二卡接槽11内部,再通过适配槽16来进行快速的卡接,通过卡接块13挤压第一加固块7与第二加固块9,使得第一加固块7与第二加固块9将第一加固环3与第二加固环6进行固定加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温振传感器,包括检测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杆(1)的外侧上设有挤压套(2),所述挤压套(2)的靠近正面的位置活动连接有第一加固环(3),所述第一加固环(3)靠近一侧的位置活动连接有第一合页杆(4),所述挤压套(2)的靠近背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环(6),所述第一加固环(3)与第二加固环(6)通过第一合页杆(4)进行合页连接,所述第一加固环(3)的底部设有外壳(5),所述外壳(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温振传感器主体(8),所述第一加固环(3)远离第一合页杆(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块(7),所述第二加固环(6)远离第一合页杆(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块(9),所述第一加固块(7)远离第一合页杆(4)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卡接槽(10),所述第一卡接槽(10)位于第一加固块(7)靠近第二加固块(9)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温振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振传感器主体(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数据传输线(21),所述数据传输线(21)的底部固定连接与外壳(5)的内侧底部,所述外壳(5)的底部靠近正面的位置活动连接有密闭块(18)。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奎权刘雪婷
申请(专利权)人:奎光云沈阳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