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保温板。该柔性保温板包括:保温板本体,所述保温板本体构造为柔性结构,所述保温板本体具有用于发热的发热结构,所述保温板本体还具有适于放置餐具的餐具放置面,所述餐具放置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发热结构对应的发热区,所述发热区设置有标识结构,所述标识结构与所述餐具放置面相适配。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柔性保温板,在餐具放置面上加工标识结构,标识结构能够对餐具进行定位,从而可以显著减小餐具从餐具放置面上滑落的风险,同时,标识结构还能够提示餐具放置位置,以使餐具与发热结构对齐,从而提升传热效率和保温效果。温效果。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保温板
[0001]本技术涉及保温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柔性保温板。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保温板的上表面为平面,餐具置于保温板上进行保温,用户在夹菜的时候餐具很容易受力移动,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且餐具在保温板上放置位置较为随意,无法保证对准发热区域,因此也就无法获得最好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柔性保温板,能够对餐具进行定位。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柔性保温板包括:保温板本体,所述保温板本体构造为柔性结构,所述保温板本体具有用于发热的发热结构,所述保温板本体还具有适于放置餐具的餐具放置面,所述餐具放置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发热结构对应的发热区,所述发热区设置有标识结构,所述标识结构与所述餐具放置面相适配。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柔性保温板,在餐具放置面上加工标识结构,标识结构能够对餐具进行定位,从而可以显著减小餐具从餐具放置面上滑落的风险,同时,标识结构还能够提示餐具放置位置,以使餐具与发热结构对齐,从而提升传热效率和保温效果。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标识结构构造为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顶面与餐具的底面相适配,和/或,所述凸起结构的侧面与餐具的侧壁面相适配。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起结构靠近所述发热区边缘的高度高于靠近所述发热区中心的高度。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起结构包括多个凸点,多个所述凸点分布在所述发热区。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凸点以所述发热区的中心为圆心并呈放射状分布。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起结构包括:条形的凸肋,所述凸肋分布在所述发热区,所述凸肋靠近所述发热区边缘的位置为弧形或沿所述发热区的边缘形成斜边,以与所述餐具放置面相适配。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起结构为环形且环绕所述发热区。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起结构的高度不超过20mm。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标识结构包括凹槽结构,所述餐具放置面与所述凹槽结构相适配。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槽结构环绕所述发热区。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凹槽结构的深度不超过20mm。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保温板本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
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上方,所述发热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且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容纳所述发热结构和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发热区的标识结构为所述第二壳体安装于所述容纳槽后,所述容纳槽的槽周壁高于所述第二壳体表面形成,或是所述第二壳体表面低于所述容纳槽槽沿的高度形成,或是所述第二壳体高出于所述容纳槽槽沿的高度形成,或是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容纳槽连接的连接线形成。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保温板本体还包括:隔热结构,所述隔热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发热结构之间。
[0018]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标识结构为凸点的柔性保温板的示意图;
[0020]图2是标识结构为凸肋的柔性保温板的示意图;
[0021]图3是标识结构为环形凸起的柔性保温板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3所示柔性保温板的剖视图;
[0023]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6是标识结构为凹槽结构的柔性保温板的示意图;
[0025]图7是图6所示柔性保温板的剖视图;
[0026]图8是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柔性保温板的分解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柔性保温板10、保温板本体1、餐具放置面、发热结构12、凸点13、凸肋14、环形凸起15、凹槽结构16、散热结构17、常温区18、容纳槽19、隔热结构130、控制装置2、边框条3。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3]下面结合图1
‑
图9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柔性保温板10。
[0034]参照图1
‑
图4、图6
‑
图7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柔性保温板10可以包括保温板本体1,保温板本体1构造为柔性结构,保温板本体1具有发热结构12,发热结构12工作时用于发热,以对保温板本体1上方的餐具进行加热、保温。保温板本体1还具有餐具放置面,餐具适于放置在餐具放置面上。餐具放置面上形成有发热区,发热区与发热结构12对应,发热区设置有标识结构,标识结构与餐具放置面相适配。标识结构可以用于提示用户放置餐具的位置,用户在使用柔性保温板10时将餐具放置到标识结构上,而标识结构设置在发热区,这样,餐具与发热区正对,有利于提高发热区对餐具的传热效率,提升保温效果。
[0035]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温板本体1为柔性结构,因此方便在餐具放置面上加工标识结构,这样,标识结构可以直接通过对保温板本体1的加工工序进行相应改进便可以得到,换言之,标识结构为保温板本体1的一部分,这样,标识结构耐用性较好,避免了标识结构与保温板本体1的餐具放置面相分离。同时,标识结构也为柔性结构,使得标识结构与餐具之间的摩擦力较大,从而降低了餐具从柔性保温板1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板本体,所述保温板本体构造为柔性结构,所述保温板本体具有用于发热的发热结构,所述保温板本体还具有适于放置餐具的餐具放置面,所述餐具放置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发热结构对应的发热区,所述发热区设置有标识结构,所述标识结构与所述餐具放置面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结构构造为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顶面与餐具的底面相适配,和/或,所述凸起结构的侧面与餐具的侧壁面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靠近所述发热区边缘的高度高于靠近所述发热区中心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包括多个凸点,多个所述凸点分布在所述发热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点以所述发热区的中心为圆心并呈放射状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包括:条形的凸肋,所述凸肋分布在所述发热区,所述凸肋靠近所述发热区边缘的位置为弧形或沿所述发热区的边缘形成斜边,以与所述餐具放置面相适配。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为环形且环绕所述发热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启翀,毛金元,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