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用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725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上表面的顶盖,所述箱体左侧面开设有三组通风槽,所述箱体右侧面通过安装两组合页与顶盖铰接,所述顶盖左侧面通过安装两组第一锁扣与箱体扣合。该智能家居用空气净化装置,通过滑动杆、连接板、毛刷板、转动轴和凸轮和弹簧配合使用,使得驱动电机输出端带动转动轴和凸轮转动,凸轮通过推进轮和弹簧带动滑动杆、连接板和毛刷板前后移动,毛刷板上的毛刷对防尘滤网上的灰尘和绒毛进行清扫,从而进一步降低了防尘滤网上堆积灰尘的概率,提高了箱体内部空气的流通性,提升了该装置对空气的净化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家居用空气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为一种智能家居用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净化是指针对室内的各种环境问题提供杀菌消毒、降尘除霾、祛除有害装修残留以及异味等整体解决方案,提高改善生活、办公条件,增进身心健康,室内环境污染物和污染来源主要包括放射性气体、霉菌、颗粒物、装修残留、二手烟等,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流行,空气净化器越来越智能化;一般的空气净化器是通过多层的不同材质的滤网对空气进行净化的;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在使用时,第一层滤网最容易堵塞,第一层滤网会过滤大颗粒灰尘、头发和绒毛,这些灰尘和绒毛容易附着在第一层滤网上的,从而降低了空气净化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用空气净化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家居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上表面的顶盖,所述箱体左侧面开设有三组通风槽,所述箱体右侧面通过安装两组合页与顶盖铰接,所述顶盖左侧面通过安装两组第一锁扣与箱体扣合,所述顶盖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箱体内壁设置有防尘滤网、玻璃纤维过滤网、陶瓷微滤膜和活性炭层滤板,所述箱体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箱体内壁可滑动的插装有三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毛刷板,所述滑动杆外表面后侧套接有弹簧,位于中部的滑动杆前端固定连接有推进轮,所述箱体正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凸轮,所述箱体右侧面连通有两组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内壁固定连接有排风扇和防护网,所述箱体左侧面的底部可滑动的插装有集尘盒,所述集尘盒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集尘盒左侧面通过安装两组第二锁扣与箱体扣合,所述箱体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0007]优选的,所述转动轴外表面左侧转动连接有稳定板,稳定板的背面与箱体的正面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稳定板左侧设置有滚珠球轴承,稳定板通过滚珠球轴承与转动轴转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转动轴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键,凸轮内壁开设有与连接键相适配的键槽。
[0010]优选的,所述集尘盒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矩形滑条,箱体内壁开设有与矩形
滑条相适配的矩形滑槽。
[0011]优选的,所述滑动杆外表面的前后两侧均可滑动的套装有稳定套环,稳定套环的外侧面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家居用空气净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智能家居用空气净化装置,通过滑动杆、连接板、毛刷板、转动轴和凸轮和弹簧配合使用,使得驱动电机输出端带动转动轴和凸轮转动,凸轮通过推进轮和弹簧带动滑动杆、连接板和毛刷板前后移动,毛刷板上的毛刷对防尘滤网上的灰尘和绒毛进行清扫,从而进一步降低了防尘滤网上堆积灰尘的概率,提高了箱体内部空气的流通性,提升了该装置对空气的净化效率。
[0015]2、该智能家居用空气净化装置,通过箱体、顶盖、合页和限位条配合使用,使得限位条对防尘滤网、玻璃纤维过滤网、陶瓷微滤膜和活性炭层滤板的位置进行固定,当需要对滤网进行更换清洗时,使用者仅需打开顶盖即可将防尘滤网、玻璃纤维过滤网、陶瓷微滤膜和活性炭层滤板抽出,从而进一步方便了防尘滤网、玻璃纤维过滤网、陶瓷微滤膜和活性炭层滤板的更换工作。
[0016]3、该智能家居用空气净化装置,通过防尘滤网、玻璃纤维过滤网、陶瓷微滤膜和活性炭层滤板配合使用,使得防尘滤网对大颗粒灰尘和绒毛进行过滤,玻璃纤维过滤网和陶瓷微滤膜对空气中细小悬浮颗粒进行过滤,活性炭层滤板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对空气的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展开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箱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毛刷板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箱体;101、通风槽;2、顶盖;3、合页;4、第一锁扣;5、把手;6、防尘滤网;7、玻璃纤维过滤网;8、陶瓷微滤膜;9、活性炭层滤板;10、限位条;11、滑动杆;12、连接板;13、毛刷板;14、推进轮;15、驱动电机;16、转动轴;17、凸轮;18、通风管道;19、排风扇;20、防护网;21、集尘盒;22、拉环;23、第二锁扣;24、万向轮;25、弹簧;26、稳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家居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1上表面的顶盖2,箱体1左侧面开设有三组通风槽101,箱体1右侧面通过安装两组合页3与顶盖2铰接,顶盖2左侧面通过安装两组第一锁扣4与箱体1扣合,顶盖
2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5,箱体1内壁设置有防尘滤网6、玻璃纤维过滤网7、陶瓷微滤膜8和活性炭层滤板9,箱体1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10,箱体1内壁可滑动的插装有三组滑动杆11,滑动杆11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毛刷板13,滑动杆11外表面后侧套接有弹簧25,位于中部的滑动杆11前端固定连接有推进轮14,箱体1正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5,驱动电机1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6,转动轴16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凸轮17,箱体1右侧面连通有两组通风管道18,通风管道18内壁固定连接有排风扇19和防护网20,箱体1左侧面的底部可滑动的插装有集尘盒21,集尘盒21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拉环22,集尘盒21左侧面通过安装两组第二锁扣23与箱体1扣合,箱体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4,通过滑动杆11、连接板12、毛刷板13、转动轴16和凸轮17和弹簧25配合使用,使得驱动电机15输出端带动转动轴16和凸轮17转动,凸轮17通过推进轮14和弹簧25带动滑动杆11、连接板12和毛刷板13前后移动,毛刷板13上的毛刷对防尘滤网6上的灰尘和绒毛进行清扫,从而进一步降低了防尘滤网6上堆积灰尘的概率,提高了箱体1内部空气的流通性,提升了该装置对空气的净化效率,通过箱体1、顶盖2、合页3和限位条10配合使用,使得限位条10对防尘滤网6、玻璃纤维过滤网7、陶瓷微滤膜8和活性炭层滤板9的位置进行固定,当需要对滤网进行更换清洗时,使用者仅需打开顶盖2即可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家居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1)上表面的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左侧面开设有三组通风槽(101),所述箱体(1)右侧面通过安装两组合页(3)与顶盖(2)铰接,所述顶盖(2)左侧面通过安装两组第一锁扣(4)与箱体(1)扣合,所述顶盖(2)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5),所述箱体(1)内壁设置有防尘滤网(6)、玻璃纤维过滤网(7)、陶瓷微滤膜(8)和活性炭层滤板(9),所述箱体(1)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10),所述箱体(1)内壁可滑动的插装有三组滑动杆(11),所述滑动杆(11)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毛刷板(13),所述滑动杆(11)外表面后侧套接有弹簧(25),位于中部的滑动杆(11)前端固定连接有推进轮(14),所述箱体(1)正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6),所述转动轴(16)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凸轮(17),所述箱体(1)右侧面连通有两组通风管道(18),所述通风管道(18)内壁固定连接有排风扇(19)和防护网(20),所述箱体(1)左侧面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佳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