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驱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7203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55
本申请公开一种LED驱动控制电路,涉及灯光控制领域,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功率控制电路、恒流控制电路及功率输出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连接恒流控制电路的输入,恒流控制电路的输出通过变压器主绕组连接功率输出电路;恒流控制电路中的变压器副绕组连接有电源管理IC,电源管理IC连接有反馈电路,用于实现原边反馈;电源管理IC的反馈电路连接有功率控制电路,功率控制电路输入交流电压,用于改变反馈电路的电流取样电阻;功率输出电路连接LED灯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引入功率控制电路来改变恒流控制电路的电流值,进而改变输出功率,实现不同输出功率的切换,不仅节省电路的成本投入,也减小电路的体积。也减小电路的体积。也减小电路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驱动控制电路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灯光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驱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灯光控制领域中,传统调光电源种类繁多,而要实现灯光不同亮度调节达到节能效果,需要设置功率调整电路。
[0003]在相关技术中,智能灯光调节通常采用智能调光电源,如Dali、0/1

10V、可控硅及无线调光电源等方案,但这些调光电源成本都比较高,且占用灯光电路的体积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LED驱动控制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功率控制电路、恒流控制电路及功率输出电路;
[0005]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连接所述恒流控制电路的输入,所述恒流控制电路的输出通过变压器主绕组连接所述功率输出电路;
[0006]所述恒流控制电路中的变压器副绕组连接有电源管理IC,所述电源管理IC连接有反馈电路,用于实现原边反馈;
[0007]所述电源管理IC的所述反馈电路连接有所述功率控制电路,所述功率控制电路输入交流电压,用于改变所述反馈电路的电流取样电阻;所述功率输出电路连接LED灯源。
[0008]具体的,所述反馈电路包括电流检测回路、电流补偿回路和电流反馈回路;其中的所述电流检测回路包括第一取样电阻R12,第二取样电阻R13以及场效应管Q1;
[0009]所述第一取样电阻和所述第二取样电阻为并联状态,输入端共同连接到所述电源管理IC的CS电流检测引脚以及场效应管Q1的源极,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到所述电源管理IC的GATE引脚,漏极连接到所述变压器主绕组的输出回路;
[0010]所述电源管理IC的COMP引脚和FB引脚分别通所述电流补偿回路和所述电流反馈回路连接到所述副绕组。
[0011]具体的,所述功率控制电路为220V交流电输入,输入端以此连接有滤波电路、场效应管Q2和第三取样电阻R15;
[0012]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220V交流输入端,源极和滤波电路共地,漏极连接所述第三取样电阻;
[0013]所述第三取样电阻连接所述第一取样电阻和所述第二取样电阻的输入端。
[0014]具体的,当所述整流滤波电路接通,所述功率控制电路不接通时,所述恒流控制电路的电流取样电阻为所述第一取样电阻和所述第二取样电阻之和;当所述整流滤波电路和所述功率控制电路同时接通时,所述恒流控制电路的电流取样电阻为所述第一取样电阻、所述第二取样电阻和所述第三取样电阻并联之和。
[0015]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通过在原有的控制电路的基础上加入功率控制电路,通过功率控制电路的通断改变电源管理IC中接入的电流取样电阻的
阻值,从而改变恒流控制电阻的阻值,进一步改变功率输出电路的输出功率,实现不同的功率切换。改电路结构不仅节省电路的成本投入,也减小电路的体积。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0

10V LED调光控制装置电路的结构图;
[001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ED驱动控制电路的结构图电路图;
[001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整流滤波电路的电路图;
[001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恒流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0020]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输出电路的电路图;
[0021]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率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0022]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功率输出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4]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25]如图1至图3所示,在传统的灯光控制电路中,需要使用复杂的电路结构实现灯光调节,如图1中示出的0

10V LED调光控制装置电路,该电路虽然可以实现大范围电压调节来改变输出功率,但整体结构复杂,成本投入较高,且电路封装体积也相应变大。
[0026]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ED驱动控制电路的结构图电路图,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功率控制电路、恒流控制电路及功率输出电路。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CAN和ACL为220V交流电压输入,依次接有保险丝F1、压敏电阻RV1和共模电感LX2,用于消除内外侧的共模干扰,防止进入电网和内部回路中。共模电感并联CX1滤波电容,后面依次接入DB1整流桥,进行电压整流。整流桥后方的C3电解电容用于工作滤波,进而输入到恒流控制电路。
[0027]恒流控制电路通过电源管理IC芯片实现原边反馈输出恒定电流,通过变压器主绕组输出到功率输出电路,而变压器副绕组用于电源管理IC进行反馈控制。
[0028]反馈电路包括电流检测回路、电流补偿回路和电流反馈回路。电流检测回路即为CS引脚至变压器主绕组之间的回路。T1输出经过场效应管Q1、并联的第一取样电阻R12和第二取样电阻R13,进而通过R11流入CS引脚,CS引脚即为电流采样引脚。C2、R2和D2组成RCD尖脉冲吸收电路,在电源管理IC断开瞬间产生高电压时进行保护。芯片的gate引脚通过D4和R9并联后连接Q1的栅极,用于导通电流检测回路,R10连接在R9和R13之间,用于对Q1保护。电流补偿回路为变压器副变绕组经过R7、C7和R8组成的滤波电路以及电容C8到COMP引脚之间的回路,该回路通过副边绕组向管理IC提供电流补偿。为FB引脚连接R7到副边绕组之间的回路为电流反馈回路,用于管理IC进行反馈调节,该管理IC可以根据负载调节输出脉动和频率。电阻R3、C5到VDD引脚用于原边提供芯片的启动电压,同时副边输出经过R6、D3到VDD引脚用于芯片的正常工作供电。
[0029]功率输出电路包括D1、C4和R4以及共模电感LX1到LED+和LED

输出连接LED负载。
D1用于输出直流电压,C4对整流后进行滤波,R4为副边的假负载,防止副边完全空载时烧坏管理IC。
[0030]功率输出电路的输入端ACL1为220V交流输入,经过D5和R16连接到场效应管Q2的栅极输入,Q2的源极和栅极之间并联D6、C10和R17作为保护电路。Q2的漏极连接第三取样电阻R15,R15连接R10和R13。在功率控制电路工作时三个取样电阻处于并联状态,即电流取样电阻为第一取样电阻、第二取样电阻和第三取样电阻并联之和。
[0031]如图7所示的参数为例,当ACN与ACL通电220V,ACL1不通电时,原边恒流控制电路工作,功率控制电路不工作,Q2截止,LED+/LED

端输出电参数是:输出电压30

40V,输出电流恒流350m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功率控制电路、恒流控制电路及功率输出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连接所述恒流控制电路的输入,所述恒流控制电路的输出通过变压器主绕组连接所述功率输出电路;所述恒流控制电路中的变压器副绕组连接有电源管理IC,所述电源管理IC连接有反馈电路,用于实现原边反馈;所述电源管理IC的所述反馈电路连接有所述功率控制电路,所述功率控制电路输入交流电压,用于改变所述反馈电路的电流取样电阻;所述功率输出电路连接LED灯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路包括电流检测回路、电流补偿回路和电流反馈回路;其中的所述电流检测回路包括第一取样电阻R12,第二取样电阻R13以及场效应管Q1;所述第一取样电阻和所述第二取样电阻为并联状态,输入端共同连接到所述电源管理IC的CS电流检测引脚以及场效应管Q1的源极,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到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扬东建杨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优为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