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幼苗保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6901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树幼苗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箱和设置在所述保温箱内的若干个加热片,所保温箱内底壁放置有两个滑动板,茶树幼苗放置在滑动板顶部,保温箱内设置有调节板,调节板与所述保温箱内壁相贴合加热片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板底部,所述保温箱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丝杠,丝杠与所述调节板为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板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滑动穿过所述保温箱内顶壁,两个滑动板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树幼苗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调节板能够向上运动,从而适用于茶树幼苗不同阶段的占用体积,加热片只对茶树幼苗的占用体积进行加热保温,减小能源浪费,提高保温效果。提高保温效果。提高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树幼苗保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茶树幼苗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茶树幼苗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树从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到第一次生长结束形成驻芽,为幼苗期。这段时间,大约经过4到8个月的时间,由于枝叶娇嫩,扎根较浅,当遇到干旱烈日,低温严寒等不良气候,茶苗生长就会受到威胁。
[0003]当前一般是在与外部环境相隔离的保温箱内对茶树幼苗进行培养,利用加热片使保温箱内的温度达到茶树生长的适宜温度,但是在茶树幼苗的生长过程中,茶树幼苗所占用的体积逐渐增大,而当前大多数保温箱的尺寸不能调节,只适用于茶树的最大体积,这样当茶树体积较小时,保温箱内的空余体积较大,这些空余体积同样需要被加热,从而导致了能源的浪费,空余体积较大也降低了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树幼苗保温装置,具有可调节保温箱尺寸,从而减小能源浪费,提高保温效果的效果。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茶树幼苗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箱和设置在所述保温箱内的若干个加热片,所述保温箱内底壁放置有两个滑动板,茶树幼苗放置在所述滑动板顶部,所述保温箱内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所述保温箱内壁相贴合,所述加热片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板底部,所述保温箱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丝杠,丝杠底端与所述保温箱内底部转动连接,所述丝杠与所述调节板为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板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滑动穿过所述保温箱内顶壁,两个所述滑动板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热片、调节板、丝杠、电机、连接杆和调节组件的配合,使得调节板能够向上运动,从而适用于茶树幼苗不同阶段的占用体积,加热片只对茶树幼苗的占用体积进行加热保温,减小能源浪费,提高保温效果。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个滑动杆,两个所述滑动杆分别滑动穿过所述保温箱相对两侧壁,所述滑动板靠近所述滑动杆的一侧铰接有两个连杆,所述连杆远离对应所述滑动板的一端与对应所述滑动杆相铰接,且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调节板的一端与对应所述滑动杆相铰接,在初始状态下,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调节板的一端位于对应所述滑动杆下方。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动杆、连杆和调节杆的配合,使得在调节板向上运动的同时,带动两个滑动板背向运动,从而提高了两个茶树幼苗的相隔距离,防止两个茶树幼苗相互干扰。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动板远离所述滑动杆的一
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对应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两侧均与所述保温箱内壁相贴合,所述连接板顶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遮板,所述遮板与对应所述滑动槽内底壁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0011]所述遮板顶部与所述挡板底部共同设置有限位组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板、挡板、滑动槽和遮板的配合,使调节板向上运动的同时,带动挡板和遮板运动,且遮板始终与调节板底部接触,防止热气泄露,提高了保温效果。
[001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顶槽,所述顶槽开设在所述调节板底部对应所述遮板的位置,所述遮板上半部滑动连接于对应所述顶槽内,所述挡板底部设置有限位块,保温箱内底壁对应所述限位块的位置开设有底槽,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对应所述底槽内。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顶槽、底槽和限位块的配合,使挡板和遮板始终保持水平运动。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温箱内底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加热片的电性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温度传感器的设置,使茶树幼苗的占用体积内的温度始终保持适宜。
[00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遮板两侧均设置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与所述保温箱内壁相贴合。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层的设置,进一步的提高了遮板与保温箱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提高了保温效果。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0]1.通过加热片、调节板、丝杠、电机、连接杆、滑动杆、连杆和调节杆的配合,使得调节板能够向上运动,从而适用于茶树幼苗不同阶段的占用体积,加热片只对茶树幼苗的占用体积进行加热保温,减小能源浪费,提高保温效果。
[0021]2.通过连接板、挡板、滑动槽和遮板的配合,使调节板向上运动的同时,带动挡板和遮板运动,使两个茶树幼苗的宽度方向的占用量得到调节,不会影响茶树幼苗的生长,且遮板始终与调节板底部接触,防止热气泄露,提高了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实施例的上剖图;
[0024]图3是本实施例的左视图;
[0025]图4是本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6]图中,1、保温箱;2、加热片;3、滑动板;4、调节板;5、电机;6、丝杠;7、连接杆;8、调节组件;81、滑动杆;82、连杆;83、调节杆;9、连接板;10、挡板;11、滑动槽;12、遮板;13、弹簧;14、限位组件;141、顶槽;142、限位块;143、底槽;15、温度传感器;16、密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
[0029]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茶树幼苗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箱1和设置在保温箱1内的若干个加热片2。保温箱1一侧设置有两个密封门,方便操作人员开关保温箱1取放茶树幼苗。加热片2工作能够调节保温箱1内的温度,为现有技术。保温箱1内底壁设置有型号为LM35DZ的温度传感器15,温度传感器15与加热片2的电性连接。
[0030]保温箱1内底壁放置有两个滑动板3,茶树幼苗放置在滑动板3顶部。保温箱1内设置有调节板4,调节板4与保温箱1内壁相贴合。加热片2固定连接于调节板4底部,当调节板4和滑动板3之间的温度发生变化时,温度传感器15采集信号,最终使加热片2工作,改变调节板4与滑动板3之间的温度。温度传感器15与加热片2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本领域人员所了解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31]保温箱1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电机5,电机5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丝杠6,丝杠6底端与保温箱1内底壁转动连接,丝杠6与调节板4为螺纹连接。调节板4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7,连接杆7滑动穿过保温箱1内顶壁。两个滑动板3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8。电机5工作带动丝杠6转动,丝杠6转动带动调节板4运动,调节板4带动连接杆7运动。
[0032]调节组件8包括两个滑动杆81,两个滑动杆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树幼苗保温装置,包括保温箱(1)和设置在所述保温箱(1)内的若干个加热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1)内底壁放置有两个滑动板(3),茶树幼苗放置在所述滑动板(3)顶部,所述保温箱(1)内设置有调节板(4),所述调节板(4)与所述保温箱(1)内壁相贴合,所述加热片(2)固定连接于所述调节板(4)底部,所述保温箱(1)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有丝杠(6),丝杠(6)底端与所述保温箱(1)内底部转动连接,所述丝杠(6)与所述调节板(4)为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板(4)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滑动穿过所述保温箱(1)内顶壁,两个所述滑动板(3)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树幼苗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8)包括两个滑动杆(81),两个所述滑动杆(81)分别滑动穿过所述保温箱(1)相对两侧壁,所述滑动板(3)靠近所述滑动杆(81)的一侧铰接有两个连杆(82),所述连杆(82)远离对应所述滑动板(3)的一端与对应所述滑动杆(81)相铰接,且所述连接杆(7)远离所述调节板(4)的一端铰接有调节杆(83),所述调节杆(83)远离对应所述连接杆(7)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杆(81)相铰接,在初始状态下,所述连接杆(7)远离所述调节板(4)的一端位于对应所述滑动杆(81)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福军肖家栋张丹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贡易德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