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配式半骨盆置换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6750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1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组配式半骨盆置换假体,包括用于与骶骨截骨面相连的骶骨假体和用于与髋臼截骨面相连的髋臼假体;所述骶骨假体和髋臼假体左右间隔设置,并且骶骨假体和髋臼假体之间设置有与两者之间的缝隙形状和大小相适配的中间连接假体;所述中间连接假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骶骨假体和髋臼假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组配式结构,通过可更换的中间连接假体适配儿童骨骺生长,降低了手术难度。降低了手术难度。降低了手术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配式半骨盆置换假体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组配式半骨盆置换假体。

技术介绍

[0002]骨盆肿瘤是诊断和治疗的难题。大约有15

20%的原发性骨肿瘤和大约5%的原发性软组织肉瘤发生在骨盆,与周围骨骼的肿瘤相反,骨盆的大多数骨肿瘤是恶性的,其中软骨肉瘤、尤文肉瘤和骨肉瘤是三种最常见的原发骨肿瘤。骨盆是身体上承上启下的重要结构,主要功能是传导身体的重量、参与构成髋关节。
[0003]儿童以及青少年的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中,在把患侧肿瘤位置骨质切除后,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健侧骨骺不断生长,相对于患侧骨质的切除会使得双侧长度不等,继而引起跛行、患侧下肢关节痛、下腰痛、代偿性脊柱侧弯、骨盆倾斜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儿童及青少年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术中应尽量减少对正常骨骺的破坏,尽可能地保留患肢继续发育生长的能力。
[0004]目前,半骨盆截肢手术可以达到根治性的目的,但因为丧失了患侧肢体,股骨

骶骨之间的骨连续性和髋关节的结构出现不完整,患者多难以接受,所以需要进行骨盆结构重建。为了使进行半骨盆截肢手术完成后患者能够获得完整的患侧肢体,目前,现有的骨盆假体是整体结构,适用于成年人这些骨质发育完整的患者。而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儿童以及青少年来说,适用的时间很短,现有的整体式假体只适用于初期,患儿后期由于骨骺的生长发育,整体式假体与患儿骨质形态不匹配而影响患儿生理活动,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整体更换翻修,但是假体和骨质面已经结合长入,重新翻修很容易对骨质面以及假体和骨接触面造成破坏,创伤面较大,增大手术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组配式半骨盆置换假体,采用组配式结构,通过更换的中间连接假体适配儿童骨骺生长,降低了手术难度。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内容包括:
[0007]一种组配式半骨盆置换假体,包括用于与骶骨截骨面相连的骶骨假体(1)和用于与髋臼截骨面相连的髋臼假体(2);所述骶骨假体(1)和髋臼假体(2)左右间隔设置,并且骶骨假体(1)和髋臼假体(2)之间设置有与两者之间的缝隙形状和大小相适配的中间连接假体(3);所述中间连接假体(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骶骨假体(1)和髋臼假体(2)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连接假体(3)上固定设置有假体连接凸台(4);所述假体连接凸台(4)的宽度大于中间连接假体(3)的宽度,并且假体连接凸台(4)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紧固螺栓(11)与骶骨假体(1)和髋臼假体(2)固定连接;所述假体连接凸台(4)包括左右分离的两部,该分离的两部均与中间连接假体(3)固定连接且分别与骶骨假体(1)和髋臼假体(2)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是,所述骶骨假体(1)上开设有三个骶骨方向打入螺钉孔,髋臼假体(2)上
开始有两个髋臼方向打入螺钉孔。
[0009]优选的是,所述骶骨假体(1)上开设有骶骨假体缝合孔(6),髋臼假体(2)上开设有髋臼假体缝合孔(7),并且骶骨假体缝合孔(6)和髋臼假体缝合孔(7)均为圆形孔。
[0010]优选的是,所述骶骨假体(1)和髋臼假体(2)均具有光滑表面。
[0011]优选的是,所述骶骨假体(1)的外边缘处设置有用于与骶骨截骨面相接合的骶骨假体骨小梁(9),所述髋臼假体(2)的外边缘处设置有用于与髋臼截骨面相接合的髋臼假体骨小梁(10)。
[0012]优选的是,所述骶骨假体(1)与骶骨假体骨小梁(9)为3D打印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髋臼假体(2)与髋臼假体骨小梁(10)为3D打印一体成型结构。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采用组配式结构,可在后期与患儿生长发育后的骨质进行适配,后期翻修只需要选择相应规格的中间连接假体进行更换,而不用处理假体与骨质接触面的结构,避免在翻修时对骨质接触面造成破坏,创伤面较小,降低了手术难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骶骨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髋臼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间连接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间连接假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骶骨假体,2、髋臼假体,3、中间连接假体,4、假体连接凸台,5、骶骨假体凹槽,6、骶骨假体缝合孔,7、髋臼假体缝合孔,8、髋臼假体凹槽,9、骶骨假体骨小梁,10、髋臼假体骨小梁,11、紧固螺栓,12、骶骨方向打入螺钉,13、髋臼方向打入螺钉,14、连接假体缝合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技术,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具体限制。
[0023]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配式半骨盆置换假体,包括用于与骶骨截骨面相连的骶骨假体1和用于与髋臼截骨面相连的髋臼假体2;骶骨假体1和髋臼假体2左右间隔设置,并且骶骨假体1和髋臼假体2之间设置有与两者之间的缝隙形状和大小相适配的中间连接假体3;中间连接假体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骶骨假体1和髋臼假体2固定连接。
[0024]本技术的假体为组配式结构,且中间连接假体3可更换。骶骨假体1、中间连接假体3和髋臼假体2三部分假体同时组配使用,后期可根据术中情况直接对中间连接假体3进行更换,降低手术难度。
[0025]骶骨假体1上开设有三个骶骨方向打入螺钉孔,髋臼假体2上开始有两个髋臼方向打入螺钉孔。骶骨方向打入螺钉12和髋臼方向打入螺钉13均为自攻骨钉,材料为钛合金,大
径4~8mm,螺距为1~2mm,螺杆长度30~150mm。
[0026]骶骨假体1的外边缘处设置有用于与骶骨截骨面相接合的骶骨假体骨小梁9,髋臼假体2的外边缘处设置有用于与髋臼截骨面相接合的髋臼假体骨小梁10。
[0027]骶骨假体1起到替代部分骶骨和髂骨的作用,表面进行打磨处理,避免对软组织和骨盆内腔造成伤害,其上开设了三个打入骶骨的螺钉孔。骶骨假体骨小梁9位于截骨面的位置,为假体与骨质截骨面接触的地方,厚度为3mm。骨小梁结构可利于骨长入,目的就是便于患者骨质在此结构内生长,使得假体与患者骨质更好的接触连接,使得假体可以和患者骨头长在一起,可以达到假体在患者体内长期稳定的效果。为保证充分的骨长入,骨小梁结构的大小与截骨面基本一致。
[0028]髋臼假体2用于替代髂骨髋臼截掉的部分骨质,表面打磨处理,其上开设了两个打入髋臼的螺钉孔。髋臼假体骨小梁10位于髋臼假体截骨的截骨面处,厚度为3mm,利于骨生长,使假体后期的稳定性更为牢固。
[0029]骶骨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配式半骨盆置换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骶骨截骨面相连的骶骨假体(1)和用于与髋臼截骨面相连的髋臼假体(2);所述骶骨假体(1)和髋臼假体(2)左右间隔设置,并且骶骨假体(1)和髋臼假体(2)之间设置有与两者之间的缝隙形状和大小相适配的中间连接假体(3);所述中间连接假体(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骶骨假体(1)和髋臼假体(2)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连接假体(3)上固定设置有假体连接凸台(4);所述假体连接凸台(4)的宽度大于中间连接假体(3)的宽度,并且假体连接凸台(4)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紧固螺栓(11)与骶骨假体(1)和髋臼假体(2)固定连接;所述假体连接凸台(4)包括左右分离的两部,该分离的两部均与中间连接假体(3)固定连接且分别与骶骨假体(1)和髋臼假体(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配式半骨盆置换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骶骨假体(1)上开设有三个骶骨方向打入螺钉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章利赵浩鑫岳术俊董浩许奎雪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市琅泰本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