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肢抬高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上肢抬高垫。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骨科病房内收治四肢骨折创伤的患者比较常见,而四肢骨折后远端肢体的肿胀,例如,患者上肢的肿胀,是最常见临床表现之一。现临床上解决患者肢体肿胀除了使用药物静滴及中药外敷消肿止痛外,也会使用辅助用具抬高患肢以消除患肢的肿胀。
[0003]现有的抬高患肢的辅助用具一般是使用枕头、海绵垫、被子或者衣服等,将肿胀的患肢放置在所述枕头、海绵垫、被子或者衣服上,用以抬高患肢高度,但以上辅助用具存在不易塑形且垫高的高度不可调节等问题,使得使用时的舒适度不足且患者翻身时操作不方便,在其放置不好时,还会增加患者的疼痛及远端肢体的下垂,导致肿胀现象难以缓解。因此,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且使用舒适度高的上肢抬高垫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肢抬高垫,用以解决现有的上肢抬高装置高度不可调节且使用舒适度不足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肢抬高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抬高垫本体(1),所述抬高垫本体(1)设为一端开口内部中空结构,所述抬高垫本体(1)上表面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所述抬高垫本体(1)内部沿倾斜方向设置有间隔层(2),所述间隔层(2)与所述抬高垫本体(1)上表面连接的一端端面向下凹陷形成上肢放置区(3),所述间隔层(2)将所述抬高垫本体(1)的内腔(4)分为第一填充腔(41)和第二填充腔(42),所述第一填充腔(41)和所述第二填充腔(42)内放置有填充物,所述第一填充腔(41)和/或所述第二填充腔(42)的开口端位置处均设置有缝合部(7);所述抬高垫本体(1)两侧外表面靠近开口端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部(5)和第二固定部(6),所述第一固定部(5)和所述第二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秀云,戴阳冰,梁立传,廖品而,陈婧,林诗敏,魏丹淼,梁雨林,丁宇兴,薜冠裕,周祈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