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广峰专利>正文

一种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635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包括主体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反应釜体、进水管、出水管、釜体、出料口和釜盖,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主轴、副轴、连接杆、刮板、扇叶和转板。该反应釜,通过将原料放置在釜盖上方固定连接的进料孔内,然后使原料到达釜体内部,通过电机带动主轴和副轴转动,然后在通过副轴带动转板转动,对釜体内壁的原料进行搅拌,然后带动四组刮板进行转动,然后对留在釜体内壁的原料进行刮除搅拌,然后四组刮板左右两侧设置的半圆状可以防止原料留在刮板表面,然后原料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四组扇叶对原料进行二次搅拌,达到对釜体内壁原料刮除搅拌,方便后续清理的效果。方便后续清理的效果。方便后续清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


[0001]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具体为一种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和食品等领域,是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
[0003]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7594624U公开的一种搅拌反应釜,通过在釜体内设置有主轴,主轴表面设置有用于搅拌原料的若干搅拌部,釜体上方设置有驱动装置,釜体上固定设置有副轴,主轴同轴套设于副轴上,副轴的周侧开设有波浪形引导槽,搅拌部上固定设置有引导杆,引导杆的一端与搅拌轴固定连接,引导杆的另一端设置于波浪形引导槽内,通过主轴带动第二扇叶部产生向上推动原料的作用,原料在釜体循环,被第一扇叶部搅拌,带动釜体内壁的原料参与到循环内,减少搅拌死角的存在;
[0004]但是,上述装置存在主轴带动第二扇叶将原料向上推动,原料会大量附着在釜体内壁上方,由于第一扇叶部不能接触釜体内壁的原料,只能靠带动原料来碰撞釜体内壁的原料进行搅拌,如果原料较细,将无法让釜体内壁的原料充分混合,使原料留在釜体内壁,不方便后续清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反应釜,来解决现有釜体内壁的原料充分混合,使原料留在釜体内壁,不方便后续清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应釜,包括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
[0007]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反应釜体,所述反应釜体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反应釜体下方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反应釜体内部固定连接有釜体,所述釜体下方固定连接有出料口,所述反应釜体上方固定连接有釜盖;
[0008]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下方固定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下方固定连接有副轴,所述主轴表面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四周表面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连接杆下方设置有扇叶,所述副轴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转板。
[0009]通过将原料放置在釜盖上方固定连接的进料孔内,然后使原料到达釜体内部,通过电机带动主轴和副轴转动,然后在通过副轴带动转板转动,对釜体内壁的原料进行搅拌,然后带动四组刮板进行转动,然后对留在釜体内壁的原料进行刮除搅拌,然后四组刮板左右两侧设置的半圆状可以防止原料留在刮板表面,然后原料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四组扇叶对原料进行二次搅拌,达到对釜体内壁原料刮除搅拌,方便后续清理的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反应釜体下方与出料口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釜盖上方固定连接有进料孔,所述釜体上方螺钉连接电机下方。
[0011]反应釜体下方与出料口外表面固定连接,釜盖上方固定连接有进料孔,釜体上方螺钉连接电机下方,该电机内部为现有技术,通过将原料放置在釜盖上方固定连接的进料孔内,然后使原料到达釜体内部,然后通过釜体内部的搅拌机构对原料进行搅拌,通过电机带动搅拌机构转动。
[0012]优选的,所述反应釜体上方与釜体上方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反应釜体内壁与釜体外壁有空隙,所述釜体内底壁为半圆弧状。
[0013]反应釜体上方与釜体上方表面固定连接,反应釜体内壁与釜体外壁有空隙,釜体内底壁为半圆弧状,需要对釜体内部进行降温时,通过反应釜体左侧固定连接的进水管,时使水在反应釜体内部对釜体进行降温,然后通过反应釜体下方右侧固定连接的出水管进行排出,达到对釜体进行降温的效果,釜体内底壁为半圆弧状方便搅拌。
[0014]优选的,所述转板有两组,两组所述转板位于副轴左右两侧,两组所述转板下方与釜体内底壁相互接触。
[0015]转板有两组,两组转板位于副轴左右两侧,两组转板下方与釜体内底壁相互接触,通过电机带动主轴和副轴转动,然后在通过副轴带动转板转动,对釜体内壁的原料进行搅拌,然后两组转板与釜体内底壁接触更加方便搅拌,同时两组转板不遮挡釜体下方固定连接的出料口,通过两组转板的搅拌可以充分的将原料搅拌到釜体内部上方,使原料不会附着在釜体内底壁,达到高效率搅拌混合的效果。
[0016]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和刮板均有四组,四组所述连接杆均分布在主轴左右两侧,四组所述刮板左右两侧设置为半圆状,四组所述刮板左右两侧的半圆状与釜体内壁相互接触。
[0017]连接杆和刮板均有四组,四组连接杆均分布在主轴左右两侧,四组刮板左右两侧设置为半圆状,四组刮板左右两侧的半圆状与釜体内壁相互接触,通过主轴转动,然后带动四组连接杆转动,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带动四组刮板进行转动,然后对留在釜体内壁的原料进行刮除搅拌,然后四组刮板左右两侧设置的半圆状可以防止原料留在刮板表面,达到对釜体内壁原料刮除搅拌,方便后续清理的效果。
[0018]优选的,所述扇叶有四组,四组所述扇叶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下方表面,四组所述扇叶在主轴左右两侧交错分布。
[0019]扇叶有四组,四组扇叶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下方表面,四组扇叶在主轴左右两侧交错分布,通过主轴在转动的同时,带动连接杆对原料转动搅拌,然后原料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四组扇叶对原料进行二次搅拌,达到高效率搅拌混合的效果。
[0020]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内部固定连接有阀门,所述主轴与出料口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连接杆和副轴与主轴垂直,所述扇叶与主轴平行。
[0021]出料口内部固定连接有阀门,主轴与出料口位于同一垂直线上,连接杆和副轴与主轴垂直,扇叶与主轴平行,该出料口内部固定连接的阀门为现有技术,连接杆和副轴与主轴垂直可以保证在转动的同时,能够完全刮取到釜体内壁的原料,扇叶与主轴平行方便原料带动扇叶进行转动。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23]第一、本技术通过将原料放置在釜盖上方固定连接的进料孔内,然后使原料到达釜体内部,通过电机带动主轴和副轴转动,然后在通过副轴带动转板转动,对釜体内壁的原料进行搅拌,然后带动四组刮板进行转动,然后对留在釜体内壁的原料进行刮除搅拌,然后四组刮板左右两侧设置的半圆状可以防止原料留在刮板表面,然后原料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四组扇叶对原料进行二次搅拌,达到对釜体内壁原料刮除搅拌,方便后续清理的效果。
[0024]第二、本技术通过设置转板有两组,两组转板位于副轴左右两侧,两组转板下方与釜体内底壁相互接触,通过电机带动主轴和副轴转动,然后在通过副轴带动转板转动,对釜体内壁的原料进行搅拌,然后两组转板与釜体内底壁接触更加方便搅拌,同时两组转板不遮挡釜体下方固定连接的出料口,通过两组转板的搅拌可以充分的将原料搅拌到釜体内部上方,使原料不会附着在釜体内底壁,达到高效率搅拌混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包括主体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1)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2);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反应釜体(101),所述反应釜体(101)左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02),所述反应釜体(101)下方右侧固定连接有出水管(103),所述反应釜体(101)内部固定连接有釜体(104),所述釜体(104)下方固定连接有出料口(105),所述反应釜体(101)上方固定连接有釜盖(106);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电机(201),所述电机(201)下方固定连接有主轴(202),所述主轴(202)下方固定连接有副轴(203),所述主轴(202)表面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4),所述连接杆(204)四周表面固定连接有刮板(205),所述连接杆(204)下方设置有扇叶(206),所述副轴(203)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转板(2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体(101)下方与出料口(105)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釜盖(106)上方固定连接有进料孔,所述釜体(104)上方螺钉连接电机(201)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体(101)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峰李兵兵肖红伟任洪莲李香君李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王广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