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式吸嘴提手联动式饮水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6145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36
改进式吸嘴提手联动式饮水杯盖,包括杯盖本体,杯盖本体中制有凹槽,凹槽中制有安装孔,安装孔中设置吸管,吸管连接吸嘴,凹槽两侧内壁制有前轴孔和后轴孔,凹槽中设置提手座、吸嘴座和联动板,提手座上制有提手,提手座经前转轴与前轴孔旋转连接,提手座两侧内壁制有前联动孔,吸嘴外壁套有吸嘴座,吸嘴座两侧外壁制有后转轴和后联动孔,吸嘴座经后转轴与后轴孔旋转连接,提手座和吸嘴座之间设置联动板,联动板上制有前联动轴和后联动轴,前联动轴与前联动孔相连接,后联动轴与后联动孔相连接,所述凹槽位于安装孔一侧制有通气座,通气座中制有通气孔,吸嘴向下闭合时,吸管侧壁与通气孔密封接触。孔密封接触。孔密封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式吸嘴提手联动式饮水杯盖


[0001]本技术涉及饮水杯的杯盖,特别是涉及改进式吸嘴提手联动式饮水杯盖。

技术介绍

[0002]饮水杯盖上通常会设置提手以及吸嘴等结构,为了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吸嘴,通常将吸嘴设计为旋转的形式,在使用时将吸嘴向上旋转露出,方便人们吸取杯子内的水,不使用时将吸嘴向下旋转藏入杯盖内,但是由于杯盖上设置了提手,当提手竖立时会干涉到吸嘴旋转的动作,因此每次向上打开吸嘴时,都要先将提手向下旋转杯盖的侧壁,再将吸嘴向上旋转打开,操作较为麻烦。因此本专利技术人曾申请了中国技术专利202021829971.4,专利名称为“吸嘴提手联动式饮水杯盖”,该结构存在的缺点是:一、在凹槽中制有通气孔,并从该专利的图2中可以看出,在通气孔中设置一个密封垫,该密封垫位于通气孔的下方,只有当人们用吸嘴吸取杯子内的水时,外界的空气可通过通气孔顶开密封垫进入杯体内,使杯体内外的空气压强达到平衡,而不饮水时,杯子内的气压则无法从从密封垫和通气孔排到外界,这样导致杯子装有热水时,时间久了在杯内形成较多的热蒸汽无法排除,杯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当人们一打开吸嘴时,热蒸汽会从吸嘴冲出,容易使人烫伤;二、滑动片通过锁片与联动板上凸起的挡板配合,使提手座和吸嘴座在闭合状态时,起到锁紧作用,而由于联动板是一个活动的部件,将滑动片的锁片顶在联动板上,容易脱开,导致提手座和吸嘴座自动打开,锁紧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吸嘴与提手同步动作,操作方便,有利于人们饮水,在打开吸嘴和提手时,有利于热蒸汽排出,防止热蒸汽烫伤人们嘴部,关闭吸嘴和提手时,对其锁紧可靠的改进式吸嘴提手联动式饮水杯盖。
[0004]本技术改进式吸嘴提手联动式饮水杯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杯盖本体,杯盖本体中制有凹槽,凹槽中制有安装孔,安装孔中设置吸管,吸管的上端连接吸嘴,在凹槽的两侧内壁制有前轴孔和后轴孔,凹槽中设置提手座、吸嘴座和联动板,提手座上制有提手,提手座两侧外壁制有前转轴,提手座经前转轴与前轴孔旋转连接,提手座的两侧内壁制有前联动孔,所述吸嘴的外壁套有吸嘴座,吸嘴座的两侧外壁制有后转轴和后联动孔,吸嘴座经后转轴与后轴孔旋转连接,在提手座和吸嘴座之间设置联动板,联动板上制有前联动轴和后联动轴,前联动轴与前联动孔相连接,后联动轴与后联动孔相连接,所述的凹槽位于安装孔的一侧制有向上凸出的通气座,通气座中制有通气孔,在吸嘴向下闭合时,吸管向下弯折,吸管的侧壁与通气孔密封接触。
[000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式吸嘴提手联动式饮水杯盖,当要打开吸嘴饮水时,用手向下扳动提手,提手带动提手座绕着前转轴和前轴孔旋转,提手座内壁的前联动孔跟随旋转,由于前联动孔位于前转轴的后方,当提手座向下旋转时,前联动孔向上旋转,前联动孔带动联动板的前联动轴向上旋转,使联动板向上旋转,联动板的后联动轴则反向向下
旋转,后联动轴与后联动孔配合,带动吸嘴座绕着后转轴旋转,使位于吸嘴座后侧的后联动孔向下旋转,而位于吸嘴座前侧的吸嘴向上旋转,从而使吸嘴打开,方便人们饮水,当用手反向向上扳动提手时,则通过联动板和吸嘴座的联动动作,带动吸嘴自动向下旋转,吸嘴收入凹槽中,而主要是在杯盖本体的凹槽位于安装孔的一侧制有向上凸出的通气座,通气座中制有通气孔,当吸嘴向下闭合时,吸管的中部呈弯折状态,弯折后的吸管下面与通气孔上端密封接触,避免杯体中的热气散发,而当打开提手座和吸嘴座时,吸嘴向上竖立,吸管也呈竖立状态,吸管与通气孔脱离接触,杯内的热蒸汽可从通气孔排出,防止热蒸汽烫伤人们嘴部,使用更加安全。
[0006]本技术改进式吸嘴提手联动式饮水杯盖,所述的提手座中制有滑孔,提手座中设置滑动片,滑动片上制有滑钮,滑钮与滑孔相配合,在滑动片下制有凸出的锁片,在凹槽上制有凸出的限位块,滑动片向一侧滑动时,锁片与限位块相配合。当将提手座、吸嘴座和吸嘴向下旋转闭合后,人们可通过手指推动滑钮沿着滑孔向一侧,滑钮带动滑动片,滑动片带动锁片向一侧滑动与凹槽上的限位块相接触,由限位块抵住锁片,对其起到限位作用,使人们无法旋转打开提手座和吸嘴座,通过将锁片制在滑动片的下方,在凹槽上制有限位块,由于凹槽和限位块是固定不动的结构,相对于已有锁片与联动板的挡板结构,锁片不会脱开,锁紧更加可靠。
[0007]所述的吸嘴座上制有限位台阶,提手座的一侧制有弧形的卡板,提手座向下闭合时,卡板与限位台阶相接触。由限位台阶与提手座的卡板接触,对提手座闭合位置起到限位作用,保证闭合动作更加精准。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改进式吸嘴提手联动式饮水杯盖的吸嘴和提手闭合状态立体示意图;
[0009]图2是本技术改进式吸嘴提手联动式饮水杯盖的吸嘴和提手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本技术改进式吸嘴提手联动式饮水杯盖的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
[0011]图4是本技术改进式吸嘴提手联动式饮水杯盖的吸嘴和提手打开状态立体示意图;
[0012]图5是本技术改进式吸嘴提手联动式饮水杯盖的吸嘴和提手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3]图6是滑动片的锁片与杯盖本体凹槽中的限位块配合状态立体示意图;
[0014]图7是图6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5]图8是提手座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式吸嘴提手联动式饮水杯盖,如图1—图8所示,包括杯盖本体1,杯盖本体中制有凹槽2,凹槽中制有安装孔3,安装孔中设置吸管4,吸管的上端连接吸嘴5,在凹槽2的两侧内壁制有前轴孔6和后轴孔7,凹槽中设置提手座8、吸嘴座9和联动板10,提手座上制有提手11,提手座两侧外壁制有前转轴12,提手座经前转轴与前轴孔6旋
转连接,提手座的两侧内壁制有前联动孔13,所述吸嘴5的外壁套有吸嘴座9,吸嘴座的两侧外壁制有后转轴14和后联动孔15,吸嘴座经后转轴14与后轴孔7旋转连接,在提手座8和吸嘴座9之间设置联动板10,联动板上制有前联动轴16和后联动轴17,前联动轴与前联动孔13相连接,后联动轴与后联动孔15相连接,所述的凹槽2位于安装孔3的一侧制有向上凸出的通气座18,通气座中制有通气孔19,在吸嘴5向下闭合时,吸管4向下弯折,吸管的侧壁与通气孔19密封接触。当要打开吸嘴5饮水时,用手向下扳动提手11,提手带动提手座8绕着前转轴12和前轴孔6旋转,提手座8内壁的前联动孔13跟随旋转,由于前联动孔13位于前转轴12的后方,当提手座8向下旋转时,前联动孔13向上旋转,前联动孔带动联动板10的前联动轴16向上旋转,使联动板向上旋转,联动板10的后联动轴17则反向向下旋转,后联动轴与后联动孔15配合,带动吸嘴座9绕着后转轴14旋转,使位于吸嘴座9后侧的后联动孔15向下旋转,而位于吸嘴座9前侧的吸嘴5向上旋转,从而使吸嘴打开,方便人们饮水,当用手反向向上扳动提手11时,则通过联动板10和吸嘴座9的联动动作,带动吸嘴自动向下旋转,吸嘴收入凹槽中,而主要是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式吸嘴提手联动式饮水杯盖,包括杯盖本体(1),杯盖本体中制有凹槽(2),凹槽中制有安装孔(3),安装孔中设置吸管(4),吸管的上端连接吸嘴(5),在凹槽(2)的两侧内壁制有前轴孔(6)和后轴孔(7),凹槽中设置提手座(8)、吸嘴座(9)和联动板(10),提手座上制有提手(11),提手座两侧外壁制有前转轴(12),提手座经前转轴与前轴孔(6)旋转连接,提手座的两侧内壁制有前联动孔(13),所述吸嘴(5)的外壁套有吸嘴座(9),吸嘴座的两侧外壁制有后转轴(14)和后联动孔(15),吸嘴座经后转轴(14)与后轴孔(7)旋转连接,在提手座(8)和吸嘴座(9)之间设置联动板(10),联动板上制有前联动轴(16)和后联动轴(17),前联动轴与前联动孔(13)相连接,后联动轴与后联动孔(15)相连接,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茅文素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新春林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