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拦水闸枢纽工程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571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孔拦水闸枢纽工程模型,涉及实体模型领域。该工程模型包括水闸枢纽底板和水闸结构;上述水闸枢纽底板的上侧设置有翼墙,上述水闸枢纽底板上侧和上述翼墙内侧的空间形成水流区,上述水流区的一端为上游区,上述水流区的另一端为下游区;上述水闸结构设置于上述上游区和上述下游区之间的上述水流区,上述水闸结构包括沿上述水闸枢纽底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的闸墩,相邻闸墩与闸门之间形成过流通道,闸墩上侧布置交通桥与工作桥,工作桥上有控制闸门启闭的启闭机与操作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引导学员认识观摩、操作演练,使学员认识水闸结构,理解各部分功能。理解各部分功能。理解各部分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拦水闸枢纽工程模型


[0001]本技术涉及实体模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孔拦水闸枢纽工程模型。

技术介绍

[0002]模型指的是通过主观意识借助实体或者虚拟表现构成客观阐述形态结构的一种表达目的的物件,而物件并不等于物体,不局限于实体与虚拟、不限于平面与立体;任何物件定义为商品之前的研发过程中形态均为模型,当定义型号、规格并匹配相应价格的时候,模型将会以商品形式呈现出来;从广义上讲:如果一件事物能随着另一件事物的改变而改变,那么此事物就是另一件事物的模型,模型的作用就是表达不同概念的性质,一个概念可以使很多模型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但只要很少模型就能表达出一个概念的性质,所以一个概念可以通过参考不同的模型从而改变性质的表达形式。
[0003]水闸是建在河道、渠道及水库、湖泊岸边,具有挡水和泄水功能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关闭闸门,可以拦洪、挡潮、抬高水位,以满足上游取水或通航的需要;开启闸门,可以泄洪、排涝、冲沙、取水或根据下游用水需要调节流量。现阶段需要加强学员了解水闸的工作过程以及作用,以使学员认识水闸建设的难易程度以及在实际生活中以及应用时的重要程度,从而培养学员爱岗敬业的、造福为民的精神,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基础;而目前缺少一种能够模拟出水闸运行的系统沙盘。
[0004]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一种多孔拦水闸枢纽工程模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拦水闸枢纽工程模型,引导学员认识观摩、操作演练,使学员认识水闸结构,理解各部分功能。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孔拦水闸枢纽工程模型,包括水闸枢纽底板和水闸结构;
[0008]上述水闸枢纽底板的上侧周向设置有翼墙,上述水闸枢纽底板上侧和上述翼墙内侧的空间形成水流区,上述水流区的一端为上游区,上述水流区的另一端为下游区;
[0009]上述水闸结构设置于上述上游区和上述下游区之间的上述水流区,上述水闸结构包括沿上述水闸枢纽底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的闸墩,相邻两个上述闸墩之间、上述水闸枢纽底板前端的闸墩与翼墙、上述水闸枢纽底板后端的闸墩与翼墙之间均形成有孔流道,任一上述孔流道设置有调节其通断的闸门。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闸门包括摆动设置于上述孔流道的弧形闸门,上述弧形闸门的弧形侧朝向上述上游区,上述弧形闸门的凹形侧朝向上述下游区,上述弧形闸门的内侧连接有支臂,上述支臂远离上述弧形闸门的一侧转动设置于上述闸墩或上述翼墙;
[0011]上述闸门的上侧设置有带动上述弧形闸门上移或下移的提升组件。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闸墩的上侧设置有工作桥,上述提升组件包括设置于上述工作桥的启闭操作室,上述启闭操作室内设置有带动上述弧形闸门上升或下降的启闭机。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臂的数量为两个。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上述孔流道的启闭机共同电连接有控制器,上述控制器用于调节多个上述启闭机独立接通电源或调节多个上述启闭机同步接通电源。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水闸枢纽底板的内部设置有独立的回水室,上述回水室连通上述下游区。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回水室开设有出水口,上述出水口连通有水泵,上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排水管,上述排水管连通上述上游区。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孔流道的数量为17个。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工作桥的前侧设置有交通桥。
[00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0]一种多孔拦水闸枢纽工程模型,包括水闸枢纽底板和水闸结构;
[0021]上述水闸枢纽底板的上侧周向设置有翼墙,上述水闸枢纽底板上侧和上述翼墙内侧的空间形成水流区,上述水流区的一端为上游区,上述水流区的另一端为下游区;
[0022]上述水闸结构设置于上述上游区和上述下游区之间的上述水流区,上述水闸结构包括沿上述水闸枢纽底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的闸墩,相邻两个上述闸墩之间、上述水闸枢纽底板前端的闸墩与翼墙、上述水闸枢纽底板后端的闸墩与翼墙之间均形成有孔流道,任一上述孔流道设置有调节其通断的闸门。
[0023]在本技术中,学员通过调节闸门的启闭,实现闸门对水流区水流由上游区流向下游区时的流量和水位的控制,掌握水闸运行操作;比如:引导学员开关闸门时,通过闸门控制模拟出闸门的开启度、开启孔数及启闭顺序,展示水闸的控制与运用。
[0024]通过该模型配合专业的基础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引导学员认识观摩、操作演练,使学员认识水闸结构,理解各部分功能,通过启闭设备操控闸门启闭模拟挡水与泄水的功能,掌握水闸在工程调度中的应用,为水利工程综合运行操作能力打下基础,明确水利工程兴利除害的重要意义,为培养学员专业兴趣、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素质发挥积极作用,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多孔拦水闸枢纽工程模型的正视图;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多孔拦水闸枢纽工程模型的剖视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多孔拦水闸枢纽工程模型的俯视图;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弧形闸门和支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水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标:1

水闸枢纽底板,2

排水孔,3

下游区,4

闸墩,5

支臂,6

启闭操作室,7

工作桥,8

启闭机,9

交通桥,10

弧形闸门,11

上游区,12

翼墙,13

排水管,14

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3]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拦水闸枢纽工程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闸枢纽底板和水闸结构;所述水闸枢纽底板的上侧周向设置有翼墙,所述水闸枢纽底板上侧和所述翼墙内侧的空间形成水流区,所述水流区的一端为上游区,所述水流区的另一端为下游区;所述水闸结构设置于所述上游区和所述下游区之间的所述水流区,所述水闸结构包括沿所述水闸枢纽底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排布的闸墩,相邻两个所述闸墩之间形成过流通道,任一所述过流通道设置有可调节其通断的闸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孔拦水闸枢纽工程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包括摆动设置于所述孔流道的弧形闸门,所述弧形闸门的弧形侧朝向所述上游区,所述弧形闸门的凹形侧朝向所述下游区,所述弧形闸门的内侧连接有支臂,所述支臂设置于相邻两个所属闸墩上;所述闸门的上侧设置有带动所述弧形闸门上移或下移的提升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孔拦水闸枢纽工程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墩的上侧设置有工作桥,所述提升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露凝李良会汪玉龙张亚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水利水电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