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5626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加热器,包括腔体、风道组件、储水组件、检测组件及加热组件,腔体具腔室,风道组件内置于腔室且形成风道,储水组件设有储水腔,储水腔设有与进气口导通的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腔室底部设置储水组件,通过加热组件对其加热形成水蒸气,并通过风道组件将水蒸气引流至腔室内部,使加热组件能对腔体外侧壁进行均匀加热,通过精准的PID温度控制,使腔室各内的温度均匀,保障了在细胞培养时腔体内部温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在高温灭菌时也避免了因温差所导致的灭菌不彻底。的灭菌不彻底。的灭菌不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加热器


[0001]本技术属于培养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加热器。

技术介绍

[0002]二氧化碳培养箱是通过在培养箱箱体内模拟形成一个类似细胞/组织在生物体内的生长环境,培养箱要求稳定的温度(37℃)、稳定的二氧化碳浓度(5%)、恒定的酸碱度(pH值范围为7.2

7.4)、较高的相对饱和湿度(95%),来对细胞/组织进行体外培养的一种装置,是细胞、组织、细菌培养的一种先进仪器,是开展免疫学、肿瘤学、遗传学及生物工程所必须的关键设备。其中,细胞组织的培养对温度的要求是均匀度好、偏差小、稳定度高,对培养箱在温度控制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传统的培养箱箱体内部各位置上存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另外,细胞组织的培养还必须是在无菌的环境下才能顺利进行,因此还需对培养箱的内部进行杀菌处理,而传统的湿热灭菌往往存在灭菌不彻底的问题。因此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加热均匀、灭菌彻底的二氧化碳培养箱加热器。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腔体,具有能相对封闭的腔室;
[0006]风道组件,内置于前述腔室且形成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风道;
[0007]储水组件,设于所述腔室底部,具有相对封闭的储水腔,所述储水腔设有与前述进气口导通的出口;
[0008]检测组件,至少包括有能检测前述风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
>[0009]加热组件,设于前述腔体的外周壁能用于加热所述腔室及所述储水腔的温度。
[0010]为了使风道能更好的输送水蒸气,优选地,所述的风道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腔室内的横导气槽、竖导气槽及斜导气槽,所述竖导气槽设于所述腔室侧壁上且两端分别衔接横导气槽和斜导气槽,前述出气口设于所述横导气槽上,前述进气口设于所述斜导气槽上。
[0011]为了净化进入风道的水蒸气的纯度,优选地,所述斜导气槽的端部设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内设有滤芯,所述过滤腔能连通前述储水腔和进气口。
[0012]为了方便安装滤芯,优选地,所述的过滤腔由滤芯盖和滤芯支架围合而成,所述滤芯支架嵌配于前述的出口内。
[0013]为了使风道内的水蒸气能更好的输送,优选地,所述的竖导气槽内设有风扇,所述腔体上设有能驱动所述风扇转动的电机。
[0014]为了使储水组件能更方便的地进行储水,优选地,所述的储水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腔体底部的水盘,所述水盘设于所述腔室的底壁上,该底壁被贯穿形成所述水盘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覆盖有水板盖,所述水盘和所述水板盖盖合形成前述的储水腔,所述出口设于
所述水板盖上。
[0015]为了避免水蒸气在进入风道前出现冷凝水,进一步,所述的水盘外侧壁上还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一端外露于所述腔体,所述水板盖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内设有滤网,所述水盘底部还连接有放水管母插,所述放水管母插的一端外露于所述腔体,进水口的设置能方便往储水腔内加水,而滤网则能有效阻止杂质进入储水腔,而放水管母插的设置能则能更加方便储水腔往腔室外排水。
[0016]为了防止储水腔出现干烧,优选地,所述的检测组件还包括液位感应器,所述液位感应器的感应头内置于前述的储水腔内。
[0017]为了平衡腔室内外的压力,进一步,所述的腔体侧壁上还贯通设有用于平衡所述腔室内外压力的平衡口,该平衡口内增设有能过滤空气的过滤器,过滤器的设置能有效的过滤通过该平衡口的空气,避免腔室内的空气出现污染。
[0018]为了方便使用该二氧化碳培养箱,所述的腔体大体呈长方体,所述腔体的一个侧壁形成能透视且能拆卸的玻璃门,所述玻璃门的外侧还设有能相对所述玻璃门转动的门体,所述加热组件为分别设于所述腔体和门体上的加热丝,所述腔体外侧还围设有能使所述加热丝不外露的隔板。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腔室底部设置储水组件,通过加热组件对其加热形成水蒸气,并通过风道组件将水蒸气引流至腔室内部,使加热组件能对腔体外侧壁进行均匀加热,通过精准的PID温度控制,使腔室各内的温度均匀,保障了在细胞培养时腔体内部温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在高温灭菌时也避免了因温差所导致的灭菌不彻底。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施例二氧化碳培养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施例二氧化碳培养箱的剖视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施例二氧化碳培养箱去掉隔板和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3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施例的风道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实施例中风道组件和储水组件衔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风道组件和储水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8]图1~7所示的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二氧化碳培养箱加热器包括腔体1、风道组件2、储水组件3、温度传感器4、加热丝6、散热板35、隔板16等。
[0029]参考图1和图2,腔体1具有能相对封闭的腔室11,本实施例中,腔体1大体呈长方体,腔体1的一个侧壁形成能透视且能拆卸的玻璃门14,玻璃门14的外侧还设有能相对玻璃门14转动的门体15,玻璃门14设有能锁紧玻璃门14的把手141。加热组件为分别设于腔体1和门体15上的加热丝6,门体15上的加热丝6可以设在门体15的内部以避免加热丝6外露,通过6组加热丝的设置,进而能对内腔11的六个外周壁都加热,使腔室11的内部能进行温度均
匀的180℃高温灭菌和37℃低温培育。本实施例中,上下两个侧壁上的加热丝11能用于180℃高温灭菌时工作,另外四个面的加热丝11则用于37℃细胞培养时工作,当然,在高温灭菌模式时,6个面上的所有加热丝都可以工作,或者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筛选,隔板16围设在腔体1的外侧,进而使设在腔室11外周壁上的加热丝6均不外露。
[0030]参考图5和图6,,风道组件2包括设于腔室11内的横导气槽23、竖导气槽24及斜导气槽25,竖导气槽24设于腔室11侧壁上且两端分别衔接横导气槽23和斜导气槽25,横导气槽23上形成有出气口22,斜导气槽25上形成有进气口21,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形成完整的,且能供水蒸气通过的风道。竖导气槽24内还设有风扇241,腔体1上设有能驱动风扇241转动的电机242,基于风扇241的转动,使风道内的水蒸气能更加通畅的流动。斜导气槽25端部的进气口21处还设有过滤腔26,该过滤腔26由滤芯盖261和滤芯支架262围合而成,过滤腔26内设有滤芯27。竖导气槽24还设有温度传感器4,通过该温度传感器4可以实时监测风道内的温度,特别设计的风道结构与加热丝PID控制,腔体内温度与风道内温度一致且空间内均匀,并能通过控制器实时调整。
[0031]参考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碳培养箱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1),具有能相对封闭的腔室(11);风道组件(2),内置于前述腔室(11)且形成具有进气口(21)和出气口(22)的风道;储水组件(3),设于所述腔室(11)底部,具有相对封闭的储水腔(31),所述储水腔(31)设有与前述进气口(21)导通的出口(32);检测组件,至少包括有能检测前述风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以及加热组件,设于前述腔体(1)的外周壁能用于加热所述腔室(11)及所述储水腔(31)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培养箱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道组件(2)包括设于所述腔室(11)内的横导气槽(23)、竖导气槽(24)及斜导气槽(25),所述竖导气槽(24)设于所述腔室(11)侧壁上且两端分别衔接横导气槽(23)和斜导气槽(25),前述出气口(22)设于所述横导气槽(23)上,前述进气口(21)设于所述斜导气槽(2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培养箱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导气槽(25)的端部设有过滤腔(26),所述过滤腔(26)内设有滤芯(27),所述过滤腔(26)能连通前述储水腔(31)和进气口(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氧化碳培养箱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腔(26)由滤芯盖(261)和滤芯支架(262)围合而成,所述滤芯支架(262)嵌配于前述的出口(32)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氧化碳培养箱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导气槽(24)内设有风扇(241),所述腔体(1)上设有能驱动所述风扇(241)转动的电机(24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立力章保平项先亮彭光宇蔡小翔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萌薇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