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体调压阀控制机构
[0001]本公开涉及阀门
,尤其涉及一种气体调压阀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调压阀的主要作用是调节阀门出口压力,并要保持下游压力稳定,保证下游设备正常工作。现有调压阀指挥器结构均为双膜片结构,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双膜片结构组成的指挥器中腔内是高压气体,但上壳体内为大气压力,所以中壳体与上壳体之间的膜片由于压差过大而经常损坏,影响阀门正常工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适用性广、保证阀门正常工作的气体调压阀控制机构。
[0004]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气体调压阀控制机构,包括阀芯本体和控制指挥器;
[0005]所述阀芯本体内部设有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且所述阀芯本体上设有通向所述第一气道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以及通向所述第二气道的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在所述阀芯本体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口的位置处设有第一阀座;
[0006]所述控制指挥器包括驱动结构、密封结构、控制结构和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依次密封连接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调压阀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芯本体(210)和控制指挥器(2);所述阀芯本体(210)内部设有第一气道(220)和第二气道(221),且所述阀芯本体(210)上设有通向所述第一气道(220)的第一进气口(222)和第一出气口(223)以及通向所述第二气道(221)的第二进气口(224)和第二出气口(225),在所述阀芯本体(210)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口(223)的位置处设有第一阀座(226);所述控制指挥器(2)包括驱动结构、密封结构、控制结构和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依次密封连接的控制下壳体(201)、控制中壳体(207)和控制上壳体(216);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控制导向螺母(219)、控制调节螺栓(218)以及设置在所述控制上壳体(216)内的控制弹簧(217)、第一控制弹簧座(227)和第二控制弹簧座(215);所述控制导向螺母(219)螺纹连接于所述控制上壳体(216)的顶端,所述控制调节螺栓(218)穿设所述控制导向螺母(219)并与所述第一控制弹簧座(227)抵接,所述控制弹簧(217)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弹簧座(227)和第二控制弹簧座(215)之间;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控制上壳体(216)内的传动杆(214)、直线轴承(213)和波纹管(212);所述控制上壳体(216)沿所述波纹管(212)的径向方向设有连接部(228),所述波纹管(212)轴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件(229)和第二固定件(230),所述第一固定件(229)的顶端与所述连接部(228)通过沿所述连接部(228)周向分布的多个螺钉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件(229)内部设有第一空腔(231),所述第二固定件(230)内部设有第二空腔(232),所述直线轴承(213)设于所述第一空腔(231)中,所述传动杆(214)一端设于所述直线轴承(213)内部,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部(228)并与所述第二控制弹簧座(215)抵接,所述控制上壳体(216)上设有与大气相通的第一通气孔(233);所述控制结构包括移动座(211)、第一闭孔塞(209)以及设置在所述控制下壳体(201)内的密封垫圈(208)、闭锁弹簧(205)、闭锁弹簧座(204)、快门弹簧(203)和快门弹簧座(202);所述移动座(211)顶部与所述第二空腔(232)连接,所述移动座(211)内开设有供所述阀芯本体(210)穿设的第一开孔,所述移动座(211)套设在所述阀芯本体(210)外,且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阀芯本体(210)的外壁之间具有活动间隙,所述第一开孔的轴线垂直贯穿所述控制中壳体(207)和所述移动座(211)的轴线,所述第一闭孔塞(209)设于所述移动座(211)内,且其开口处设有第一密封垫,所述第一密封垫与所述第一阀座(226)对应,所述密封垫圈(208)设于所述移动座(211)靠近第一闭孔塞(209)的一端,且与所述移动座(211)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206),所述第一密封件(206)的内边缘设于所述移动座(211)和密封垫圈(208)之间,所述第一密封件(206)的外边缘设于所述控制中壳体(207)和控制下壳体(201)之间,所述闭锁弹簧座(204)开口朝向所述第一闭孔塞(209),且其通过与所述移动座(211)螺纹连接从而压紧所述密封垫圈(208),所述闭锁弹簧(205)一端设于所述第一闭孔塞(209)底部,另一端与所述闭锁弹簧座(204)连接,所述快门弹簧座(202)设于所述控制下壳体(201)内端部,所述快门弹簧(203)一端与所述闭锁弹簧座(20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快门弹簧座(20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调压阀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壳体(207)与控制上壳体(216)之间设有第二密封件(234),所述第二密封件(234)为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调压阀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229)的顶端与所述连接部(228)之间设有第三密封件(235),所述第三密封件(235)为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调压阀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211)的顶部与所述第二空腔(232)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调压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健民,张兴盛,赵伟,赵建龙,李红彬,黄楠,杨红艳,罗钊,王义彬,付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贝特尔流体控制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