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壁固定式双隧道PICC技术经股静脉置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65156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腹壁固定式双隧道PICC技术经股静脉置入方法,该方法是在超声引导下应用赛丁格技术经股静脉穿刺并置入导管,将导管送入下腔静脉预测位置后,使用隧道针在穿刺点延腹股沟外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壁固定式双隧道PICC技术经股静脉置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股静脉留置PICC在腹壁进行妥善固定的方法,主要是腹壁固定式双隧道PICC技术经股静脉置入。

技术介绍

[0002]PICC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适用于长期输液或需要输注特殊药物的患者,穿刺部位一般位于肘部或上臂内侧贵要静脉。部分病人因疾病原因,不能从上肢进行输液,需由下肢置入PICC,下肢置入首选股静脉穿刺,由于股静脉穿刺点位于腹股沟处,与会阴部较近,易暴露患者隐私,不方便患者维护,且此处皱褶及毛发较多,还易引起穿刺点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因导管末端固定在大腿根处,导致患者行走不便,极易引起导管脱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降低经股静脉置入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法合理的腹壁固定式双隧道PICC技术经股静脉置入方法,该操作实用性强,可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提高患者带管期间生活质量。
[0004]本专利技术型包括确定穿刺点,体表绘制导管行走路线,选择下腹部合适位置,建立经股静脉置管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壁固定式双隧道PICC技术经股静脉置入方法,包括确定穿刺点,体表绘制导管行走路线,选择下腹部合适位置,建立经股静脉置管双隧道,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1、确定穿刺点: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穿刺侧肢体略向外展15
°‑
20
°
,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充分暴露腹股沟,用血管超声仪评估动静脉位置,确定股静脉血管入口穿刺点A;步骤2、体表绘制导管行走路线:在血管入口穿刺点A延腹股沟外2

3cm处做好皮下短隧道出口穿刺点B的标记,然后在髂前上棘往脐部画一水平线与锁骨中线交汇外下四分之一象限合适位置做好皮下长隧道出口穿刺点C的标记,用记号笔在患者体表连接血管入口穿刺点A、皮下短隧道出口穿刺点B、皮下长隧道出口穿刺点C三点,此线即为导管皮下行走路线,血管入口穿刺点A

皮下短隧道出口穿刺点B为皮下短隧道1,皮下短隧道出口穿刺点B

皮下长隧道出口穿刺点C为皮下长隧道2,两条隧道以钝角形式展开;步骤3、测量预置管长度及皮下隧道长度:从股静脉穿刺点

脐部

剑突的总距离为预置管长度,另测量血管入口穿刺点A、皮下短隧道出口穿刺点B、皮下长隧道出口穿刺点C三点的长度为皮下隧道的长度;步骤4、消毒:打开穿刺包,用75%的酒精和1%的聚维酮碘消毒血管入口穿刺点A、皮下短隧道出口穿刺点B、皮下长隧道出口穿刺点C三角区域上下左右20cm的皮肤各3遍,并建立最大化无菌屏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华琴徐海英郭兰心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