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晃铭专利>正文

三角转子式压缩机的残压再利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512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三角转子式压缩机的残压再利用结构,汽缸壳体的椭圆形汽缸舱于内周缘壁面对应同侧的吸气口与排气口的相异外侧角落分别形成有一泄压沟,且各所述泄压沟位于三角转子偏心运转时相对椭圆形汽缸舱的各压缩上死点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在汽缸壳体上设有多个高/低压泄压沟,高压泄压沟位于该三角转子偏心运转时相对类椭圆汽缸舱的压缩上死点前方处,低压泄压沟位于转子上死点后方处,借此,使得已达压缩极限而未能由排口排出的高压气体有一个逃逸路径,此逃逸也将使下一个压缩行程舱进行增压,让压缩效率得以提升,未完全逃逸的低压气体再借由低压泄压沟释放至前一个吸气行程。气体再借由低压泄压沟释放至前一个吸气行程。气体再借由低压泄压沟释放至前一个吸气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角转子式压缩机的残压再利用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压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角转子式压缩机的残压再利用结构,借以让压缩上死点舱室内已达压缩极限未能由排气口排出的高压气体能逃逸至下个压缩行程舱进行增压,以避免影响接下来的吸气行程,让压缩及运转的效率得以提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三角转子式压缩机与传统的往复式活塞压缩机不同的是,其运转元件称为三角型旋转活塞(转子,Rotor),断面造型是被称为勒洛三角形的定宽形状。三角型转子循偏心轴采取轴向运转,此三角转子式压缩机的优点是曲轴每旋转一圈就做功1.5次,与一般的往复式压缩机每旋转1圈才做功1次相比,整个压缩机只有两个转动部件,跟一般的往复式压缩机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0003]三角转子式压缩机在运转做功过程中,因被分隔的独立压缩行程舱容积会不断地改变,当三角转子于压缩上死点时,压缩行程舱的压缩容积已达最小极限,排气口也将行关闭,此时压缩行程舱的残余高压气体若无释放,会影响下一个吸气行程,造成吸气阻力,对于三角转子式压缩机效率有不良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角转子式压缩机的残压再利用结构,借以能使压缩行程舱的残余高压气体逃逸至下一个压缩行程舱进行增压,让压缩及运转的效率得以提升。
[000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角转子式压缩机的残压再利用结构,使未完全释放至压缩行程的低压可以逃逸至前压缩行程。
[0006]技术方案:三角转子式压缩机的残压再利用结构,其至少包含有一个汽缸壳体及一个三角转子,其中该汽缸壳体内形成有一椭圆形汽缸舱,且该椭圆形汽缸舱具有一内缘壁面,该椭圆形汽缸舱于内周缘壁面所围空间内形成有一内侧壁面,而该汽缸壳体于椭圆形汽缸舱的内侧壁面上边缘、下边缘相对处分别形成有间隔设置的两吸气口及两排气口,该三角转子设于该椭圆形汽缸舱内,该三角转子具有三个等角的边缘面,且该三角转子的相邻边缘面分别形成有一可贴抵前述椭圆形汽缸舱内周缘壁面的角封,令该三角转子可将该椭圆形汽缸舱划分为三个独立的压缩行程舱,汽缸壳体的类椭圆汽缸舱于内周缘壁面对应同侧的该等吸气口与该等排气口的相异外侧角落分别形成有一泄压沟,,且各所述泄压沟位于三角转子偏心运转时相对椭圆形汽缸舱的各压缩上死点处。
[0007]进一步地,所述泄压沟能够依三角转子的旋转方向被分别定义为对应前导方向的一高压泄压沟及对应追随方向的一低压泄压沟。
[0008]通过上述技术手段的具体实现,让本专利技术利用该汽缸壳体的椭圆形汽缸舱的内周缘壁面相对该三角转子前导端逃的角封的泄压沟增设,使得已压缩而未能排出的高压气体有一个逃逸路径,此逃逸也将使下一个压缩行程舱进行增压,让压缩效率得以提升,且进一
步配合该三角转子的追随端角封另一侧的泄压沟的设置,使得未完全排出的压缩气体,得以逃逸至前一个压缩行程舱,让压缩及运转的效率得以提升,有效提高其实用性,从而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并提升其经济效益。
[0009]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构成、特征及其他目的,以下乃举本专利技术的多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同时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具体实施。
附图说明
[0010]图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三角转子式压缩机的残压再利用结构的架构示意图,用于说明其实际使用状态,需指定高低压沟位置。
[0011]图2: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三角转子式压缩机的残压再利用结构的第一动作示意图,用于说明其残余高压气体开始逃逸至下一压缩行程舱的状态。
[0012]图3: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三角转子式压缩机的残压再利用结构的第二动作示意图,用于说明其残余高压气体在逃逸过程中的状态。
[0013]图4: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三角转子式压缩机的残压再利用结构的第三动作示意图,用于说明其残余高压气体结束逃逸的状态。
[0014]图5: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三角转子式压缩机的残压再利用结构的第四动作示意图,供说明其残余高压气体逃逸的状态。
[0015]其中:
[0016]10:汽缸壳体
[0017]11:椭圆形汽缸舱
[0018]12:内周缘壁面
[0019]13:内侧壁面
[0020]141:吸气口
[0021]142:排气口
[0022]15:压缩行程舱
[0023]16:泄压沟
[0024]161:高压泄压沟
[0025]162:低压泄压沟
[0026]20:三角转子
[0027]21:边缘面
[0028]22:角封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角转子式压缩机的残压再利用结构,以下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形态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功效。但是本专利技术亦可借由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形态加以施行或应用。因此随附附图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及其构件中,所有关于指定的尺寸、前与后、左与右、顶部与底部、上部与下部、以及水平与垂直的参考,仅用于方便进行描述,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
亦非将其构件限制于任何位置或空间方向,当可在不离开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专利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设计与需求而进行变化。
[0030]三角转子式压缩机的残压再利用结构的架构,如图1所示,该三角转子式压缩机至少由一个汽缸壳体10及一个三角转子20所构成,其中该汽缸壳体10内形成有一椭圆形汽缸舱11,且该椭圆形汽缸舱11具有一内周缘壁面12,再者该椭圆形汽缸舱11于内周缘壁面12所围空间内形成有一内侧壁面13,而该汽缸壳体10于椭圆形汽缸舱11的内侧壁面13上边缘、下边缘相对处分别形成有间隔设置的两吸气口141及两排气口142,该三角转子20可设于该椭圆形汽缸舱11内,而该三角转子20具有三个等角的边缘面21,且该三角转子20的相邻边缘面21分别形成有一可贴抵前述椭圆形汽缸舱11内周缘壁面12的角封22,令该三角转子20的三个边缘面21可将该汽缸壳体10的椭圆形汽缸舱11划分为三个独立的压缩行程舱15,由于该三角转子20于该椭圆形汽缸舱11内采用偏心运转,因此该等被分隔的独立压缩行程舱15在运转过程中,其容积会不断地改变,而通过密闭的该等压缩行程舱15的空间变化,来通过该吸气口141与该排气口142达成四行程运转所需要的进气、压缩、点火与排气过程,以上所述结构及动作原理与典型三角转子式压缩机相同,且非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所在,因此不再赘述。
[0031]再者,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三角转子式压缩机的残压再利用结构的特色结构在于,该汽缸壳体10的椭圆形汽缸舱11于内周缘壁面12对应该等吸气口141与该等排气口142的相异外侧角落分别形成有一泄压沟16,且各该泄压沟16位于该三角转子20偏心运转时相对前述椭圆形汽缸舱11的各该压缩上死点处,再者该等泄压沟16可依三角转子20的旋转方向被分别定义为对应前导方向的一高压泄压沟161及对应追随方向的一低压泄压沟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三角转子式压缩机的残压再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汽缸壳体的椭圆形汽缸舱于内周缘壁面对应同侧的吸气口与排气口的相异外侧角落分别形成有一泄压沟,且各所述泄压沟位于三角转子偏心运转时相对椭圆形汽缸舱的各压缩上死点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转子式压缩机的残压再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至少包含一个汽缸壳体及一个三角转子,该汽缸壳体内形成有一椭圆形汽缸舱,且该椭圆形汽缸舱具有一内周缘壁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转子式压缩机的残压再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椭圆形汽缸舱于内周缘壁面所围空间内形成有一内侧壁面,而该汽缸壳体于椭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宏志刘晃铭
申请(专利权)人:刘晃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