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轮机的工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96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斗轮机的工作平台,包括:轨道;设置在轨道下的纵向框架梁,纵向框架梁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框架柱,设置在框架柱顶部两侧的横向框架梁,纵向框架梁和横向框架梁形成纵横向框架结构;设置在纵横向的框架结构顶面的钢筋混凝土肋梁楼板,轨道设置在钢筋混凝土肋梁楼板上;对应框架柱设置的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框架柱下设置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置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之间的纵横向基础连梁。该工作平台采用框架梁柱结构,梁的截面大幅减小,从而使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相应减少,横向框架梁与肋梁楼板增强了结构的横向刚度,能够降低斗轮机轨道下支承结构产生不均匀横向变形的风险,保证斗轮机的正常运行,且无需考虑回填土的施工质量。回填土的施工质量。回填土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斗轮机的工作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斗轮机的工作平台。

技术介绍

[0002]斗轮机即斗轮堆取料机,是一种用于大型干散货堆场的既能堆料又能取料的连续输送高效装卸机械,目前广泛应用于港口、码头、冶金、水泥、钢铁厂、焦化厂、储煤厂、发电厂等散料(矿石、煤、焦炭、砂石)存储料场的堆取料作业。
[0003]斗轮机荷载大且对支承结构差异变形要求较高,相关技术中,一般在斗轮机钢轨下设置沿轨道通长的钢筋混凝土支承墙,墙下设置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通过支承墙与基础来承受斗轮机的荷载,并将其传递至地基;采用回填土的方式抬高地面达到工作平台的设计标高并在回填土顶面浇筑约2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面层,带式输送机及斗轮机相关系统辅助设备直接放置在地坪面层之上;工作平台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由于挡土墙与斗轮机支承墙距离很近,一般挡土墙与斗轮机支承墙共用底部基础。然而上述方式存在如下缺陷:
[0004](1)由于斗轮机轨道及工作平台长度较长,钢筋混凝土支承墙+挡土墙的结构方案,钢筋及混凝土用量过大,特别是当基础持力层较深,基础埋深加大时,钢筋及混凝土工程量将显著增加,因此,上述方案存在工程量大,经济性差的缺点。
[0005](2)工作平台两侧堆料场在散料的重力作用下,其下土体将对工作平台两侧的挡土墙以及斗轮机支承结构产生水平推力,上述方案中,由于土体与结构的接触面积较大,承受的水平推力也较大。为抵抗水平推力,一般要求斗轮机轨道下两支撑墙体间回填土回填密实,然而实际工程中回填土的施工质量一般又难以保证。因此,斗轮机轨道下的支承结构容易产生不均匀的横向变形,从而影响斗轮机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斗轮机的工作平台,该工作平台采用框架梁柱结构,梁的截面大幅减小,从而使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相应减少,且大大减小了土体与支承结构的接触面面积,从而减小了堆料场堆料作用下土体对结构产生的水平向推力,横向框架梁与肋梁楼板增强了结构的横向刚度,能够降低斗轮机轨道下支承结构产生不均匀横向变形的风险,保证斗轮机的正常运行,且无需考虑回填土的施工质量,由此,在满足斗轮机正常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提高经济性。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斗轮机的工作平台,包括:轨道,所述斗轮机支撑于所述轨道上;设置在所述轨道下的纵向框架梁,所述纵向框架梁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框架柱,设置在所述框架柱顶部两侧的横向框架梁,所述纵向框架梁和所述横向框架梁形成纵横向框架结构;设置在纵横向的框架结构顶面的钢筋混凝土肋梁楼板,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肋梁楼板上;对应所述框架柱下设置的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
土独立基础之间的纵横向基础连梁。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上述的斗轮机的工作平台还包括:在所述纵横向框架结构和所述框架柱上间隔第二预设距离设置的伸缩缝。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预设距离为30~35m。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为4m~9m。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轨道的顶面高出堆料场地坪1.9m~2.4m。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将支承墙优化为框架梁柱结构,梁的截面相比传统方案墙的截面大幅减小,因此,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相应减少;
[0015]2)本专利技术将支承墙优化为框架梁柱结构,并取消挡土墙后,伸缩缝间距可以由传统方案的15m~20m增加至30~35m,伸缩缝数量的减少使施工方便的同时又能降低不均匀沉降及横向变形发生的可能性,保证斗轮机的正常运行;
[0016]3)本专利技术采用肋梁楼板与纵横向框架梁现浇为整体的结构形式,无需回填土至工作平台标高,只需回填到堆料场地地坪标高即可,可以减少回填土方量;无需回填至工作平台标高后可以取消工作平台两侧挡土墙,减少钢筋及混凝土工程量;采用肋梁楼板后可减小楼板的厚度与传统方案2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面层相比,可以减少混凝土工程量;
[0017]4)本专利技术取消了工作平台两侧的挡土墙并且将斗轮机支承墙优化为框架梁柱结构,大大减小了土体与支承结构的接触面面积,从而减小了堆料场堆料作用下土体对结构产生的水平向推力。增设的横向框架梁与现浇肋梁楼板增强了结构的横向刚度,并且无需考虑回填土的施工质量,因此,能够降低斗轮机轨道下支承结构产生不均匀横向变形的风险,保证斗轮机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斗轮机的工作平台横向剖面图;
[0019]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斗轮机的工作平台纵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

2所示,斗轮机的工作平台包括:轨道1、纵向框架梁2、框架柱3、横向框架梁4、钢筋混凝土肋梁楼板5、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6和纵横向基础连梁7,其中,
[0022]斗轮机支撑于轨道1上;纵向框架梁2设置在轨道1下,纵向框架梁2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框架柱3;横向框架梁4设置在框架柱3顶部两侧,纵向框架梁2和横向框架梁4形成纵横向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肋梁楼板5设置在纵横向的框架结构顶面,轨道1设置在钢筋混凝土肋梁楼板5上;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6对应框架柱3下设置;纵横向基础连梁7设置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6之间。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轨道的顶面高出堆料场地坪8可以在1.9m~2.4m之间。
[0024]具体地,斗轮机支承于轨道1上,轨道1包括两根平行的钢轨,轨道1的顶面一般高出堆料场地坪8约1.9m~2.4m,轨道1间距一般为7m~10m,轨道1的长度一般超过250m。由于斗轮机荷载较大,在斗轮机轨道1下设置纵向框架梁2作为斗轮机轨道的支承梁,沿纵向框架梁2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框架柱3来支承纵向框架梁2,形成纵向框架,通过纵向框架梁2的抗弯能力以及框架柱3的抗弯、抗压能力来承受斗轮机运行工况下产生的竖向力以及纵向水平力。根据实际竖向受力要求确定纵向框架梁2的跨度,一般可为4m~9m,每跨跨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根据实际纵向受力要求,纵向框架梁2可以只在工作平台标高位置设置,也可以在框架柱任意标高位置增设,增设的纵向框架梁可以每跨均设,也可以只在某几跨设置。
[0025]其次,为了抵抗堆料场传递至框架柱3的横向水平力以及斗轮机运行工况下产生的横向水平力,在两侧对应的框架柱3顶部设置横向框架梁4,从而形成纵横向框架结构以增强两侧纵向框架的整体性以及横向刚度。为了满足结构横向受力要求,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斗轮机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所述斗轮机支撑于所述轨道上;设置在所述轨道下的纵向框架梁,所述纵向框架梁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框架柱;设置在所述框架柱顶部两侧的横向框架梁,所述纵向框架梁和所述横向框架梁形成纵横向框架结构;设置在纵横向的框架结构顶面的钢筋混凝土肋梁楼板,所述轨道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肋梁楼板上;对应所述框架柱下设置的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之间的纵横向基础连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轮机的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嘉麟刘斌胡什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