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生成空气反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489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自生成空气反应系统,包括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吸气管,所述呼吸面罩的正面设置有位于吸气管两侧的呼气软管,所述呼气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气囊,所述呼气软管的中部设置有呼气单向阀,所述吸气管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吸气单向阀,所述吸气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空气反应装置。所述空气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进气口、出气口、进气导管、外壳体、内壳体、外过滤桶、内过滤桶、反应腔、折流套筒、降温网与过滤网,所述进气口开设在反应罐的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自生成空气反应系统,可以将气囊套在脖子上,空气反应装置的体积与质量较小,方便佩戴的同时减少头部的压力。的压力。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生成空气反应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呼吸器
,特别涉及自生成空气反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化学氧自救器是利用化学生氧原理而设计的个人呼吸保护装置,呼吸保护器,与外界空气隔绝,呼吸方式为往复式,使用不受周围环境有毒气体限制,广泛应用于消防、化工、船舶、石油、冶炼、仓库、试验室、矿山等部门,供消防员或抢险救护人员在浓烟、毒气、蒸汽或缺氧等各种环境下安全有效地进行灭火,抢险救灾和救护工作,其中最重要的结构就是自生成空气反应系统。
[0003]但是现有的消防自救呼吸器,整体质量较大,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佩戴不方便,而且呼吸面罩对用户头颈部位造成的负担较重,较为笨重,不利于用户更好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自生成空气反应系统,可以将气囊套在脖子上,空气反应装置的体积与质量较小,方便佩戴的同时减少头部的压力。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自生成空气反应系统,包括呼吸面罩,所述呼吸面罩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吸气管,所述呼吸面罩的正面设置有位于吸气管两侧的呼气软管,所述呼气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气囊,所述呼气软管的中部设置有呼气单向阀,所述吸气管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吸气单向阀,所述吸气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空气反应装置。
[0007]所述空气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进气口、出气口、进气导管、外壳体、内壳体、外过滤桶、内过滤桶、反应腔、折流套筒、降温网与过滤网,所述进气口开设在反应罐的底部,所述出气口开设在反应罐的顶部,所述反应罐通过出气口与吸气管连通,所述进气导管的底部与进气口连通,所述外壳体的底部与进气导管顶部一体连接,所述内壳体底部与进气导管顶部一体连接,所述内壳体位于外壳体的内部,所述外过滤桶的外周面与外壳体的内周面接触,所述内过滤桶套设在内壳体的外部,所述反应腔位于外过滤桶与内过滤桶之间,所述折流套筒套设在外壳体的外部,所述降温网反应罐的内部,所述降温网位于折流套筒的上方,所述过滤网固定安装在出气口。
[0008]所述空气反应装置的进气口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气囊连通。
[0009]可选的,所述气囊的背部设置有泄压阀,所述气囊为圆环形。
[0010]可选的,所述呼气单向阀与吸气单向阀的尺寸大小一致,所述吸气管与进气管使用加厚硬质塑料管。
[0011]可选的,所述反应腔中填充有生氧剂,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开设有若干均匀排布的通孔,所述折流套筒的长度小于外壳体的长度。
[0012]可选的,所述折流套筒的顶部不与降温网接触,所述降温网的直径与反应罐的内
径形同,所述降温网使用多层金属网叠加而成。
[0013]可选的,所述内壳体的内径与进气导管的内径相同,所述外壳体、内壳体与进气导管一体成型。
[0014]可选的,所述呼吸面罩的背部设置有固定绑带,所述呼吸面罩正面的上部设置有透明窗。
[0015]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自生成空气反应系统,将环形的气囊套在脖颈上,方便佩戴还能为空气反应装置提供支撑,将呼吸面罩佩戴好,呼气时,吸气单向阀关闭,呼气单向阀打开,呼出的气体通过呼气软管送入气囊,吸气时,吸气单向阀打开,呼气单向阀关闭,使得气囊中的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空气反应装置,经过内壳体上的通孔,并由内过滤桶过滤后进入反应腔,在反应腔中进行化学反应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富含氧气的气体通过外过滤桶过滤后由外可以的通孔排出,经过折流套筒后,通过降温网将气体中的热量吸收,降低气体的温度,再由过滤网过滤后通过吸气管送入呼吸面罩,通过与外界空气隔绝的往复式呼吸方式,而且将气囊套在脖子上,减少头部的压力,同时空气反应装置的体积与质量较小,方便佩戴的同时头颈部的负担较小。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自生成空气反应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自生成空气反应系统的空气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自生成空气反应系统的空气反应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自生成空气反应系统的空气反应装置的剖视图。
[0021]图标:1、呼吸面罩;2、吸气管;3、呼气软管;4、气囊;5、空气反应装置;51、反应罐;52、进气口;53、出气口;54、进气导管;55、外壳体;56、内壳体;57、外过滤桶;58、内过滤桶;59、反应腔;510、折流套筒;511、降温网;512、过滤网; 6、进气管;7、吸气单向阀;8、呼气单向阀;9、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
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如图1

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自生成空气反应系统,包括呼吸面罩1,呼吸面罩1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吸气管2,呼吸面罩1的正面设置有位于吸气管2两侧的呼气软管3,呼气软管 3的另一端设置有气囊4,呼气软管3的中部设置有呼气单向阀8,吸气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生成空气反应系统,包括呼吸面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面罩(1)正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吸气管(2),所述呼吸面罩(1)的正面设置有位于吸气管(2)两侧的呼气软管(3),所述呼气软管(3)的另一端设置有气囊(4),所述呼气软管(3)的中部设置有呼气单向阀(8),所述吸气管(2)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吸气单向阀(7),所述吸气管(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空气反应装置(5);所述空气反应装置(5)包括反应罐(51)、进气口(52)、出气口(53)、进气导管(54)、外壳体(55)、内壳体(56)、外过滤桶(57)、内过滤桶(58)、反应腔(59)、折流套筒(510)、降温网(511)与过滤网(512),所述进气口(52)开设在反应罐(51)的底部,所述出气口(53)开设在反应罐(51)的顶部,所述反应罐(51)通过出气口(53)与吸气管(2)连通,所述进气导管(54)的底部与进气口(52)连通,所述外壳体(55)的底部与进气导管(54)顶部一体连接,所述内壳体(56)底部与进气导管(54)顶部一体连接,所述内壳体(56)位于外壳体(55)的内部,所述外过滤桶(57)的外周面与外壳体(55)的内周面接触,所述内过滤桶(58)套设在内壳体(56)的外部,所述反应腔(59)位于外过滤桶(57)与内过滤桶(58)之间,所述折流套筒(510)套设在外壳体(55)的外部,所述降温网(511)反应罐(51)的内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澎
申请(专利权)人:澎浩船舶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