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81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病毒采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组件,包括试管,所述试管内腔为负压状态,所述试管的内腔底端安装有搅拌组件,所述试管的顶端螺接有试管帽,所述试管帽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橡胶块,所述试管的外壁通过薄膜粘接有导流组件,在薄膜的作用下对导流组件密封;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安装在试管内腔底端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壁从上至下均安装有吊绳的一端,所述吊绳的另一端安装有摆球。存储尿液时操作简单,不会使尿液滴落在试管外壁,更加卫生,而且对尿液搅拌效果强,提升尿液化验准确性,便于对患者病情做出精准判断。判断。判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病毒采样
,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毒采样管,是微生物采样运送管中的用于流感病毒、手足口病毒等病毒采样的一种成套的采样及运送的离心管,又名标本运送管。人体尿液也反应着身体病变情况;
[0003]在尿液采样时,通过尿杯接取尿液,再将尿杯中尿液倒入试管中,拧上试管帽进行尿液存储。人体肢体抖动属于常见现象,在将尿杯中尿液倒入试管中时,患者操作难度大,容易溢出,不够卫生,而且尿液在化验前,要先对试管摇晃,使尿液中沉淀物质均匀存在尿液中,才能保证尿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然而,对糖尿病等一些导致尿液过度浑浊、或糖分较高的情况,普通的摇晃方式无法起到搅拌作用,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向试管倒尿液容易溢出和尿液检测前摇晃不到位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组件,具有便于尿液存储和搅拌均匀的特点。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组件,包括试管,所述试管内腔为负压状态,所述试管的内腔底端安装有搅拌组件,所述试管的顶端螺接有试管帽,所述试管帽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橡胶块,所述试管的外壁通过薄膜粘接有导流组件,在薄膜的作用下对导流组件密封;
[0006]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安装在试管内腔底端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壁从上至下均安装有吊绳的一端,所述吊绳的另一端安装有摆球。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摆球的形状为圆形,且材料为玻璃。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架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插针,所述插针的顶端安装有导管,所述支架、插针和导管被薄膜包裹在试管的外壁。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形状为V字形。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插针的底端为弧形。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卡槽实现导管的内腔断开,插针刺穿橡胶块,在试管负压作用下尿杯中尿液通过导管和插针导入试管中,实现尿液存储,摇晃试管,在吊绳的拉扯下摆球摇晃,摆球对尿液搅拌,使尿液恢复原始状态,因此,存储尿液时操作简单,不会使尿液滴落在试管外壁,更加卫生,而且对尿液搅拌效果强,提升尿液化验准确性,便于对患者病情做出精准判断。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应用时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搅拌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试管,2、搅拌组件,3、试管帽,4、橡胶块,5、薄膜,6、导流组件,21、支撑杆,22、吊绳,23、摆球,61、支架,62、卡槽,63、插针,64、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参照图1

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组件,包括试管1,试管1内腔为负压状态,利用试管1与外界压强差,使尿杯中尿液通过导管64导入试管1中,试管1的内腔底端安装有搅拌组件2,试管1的顶端螺接有试管帽3,试管帽3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橡胶块4,橡胶块4具有高弹特性,刺穿后还能恢复密封状态,对试管1封闭,试管1的外壁通过薄膜5粘接有导流组件6,在薄膜5的作用下对导流组件6密封,防止导流组件6进入灰尘和细菌等;
[0018]搅拌组件2包括安装在试管1内腔底端的支撑杆21,支撑杆21的外壁从上至下均安装有吊绳22的一端,吊绳22对摆球23控制,防止摆球23动作幅度过大,吊绳22的另一端安装有摆球23。
[0019]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摆球23的形状为圆形,且材料为玻璃,摆球23在自身曲面作用下,不容易造成尿液挂壁,玻璃密度大于尿液等人体上任何液体的密度,摆球2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在尿液中快速穿行,搅拌效果强。
[0020]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导流组件6包括支架61,支架6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卡槽62,支架61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插针63,插针63刺穿橡胶块4,实现试管1与导管64的连通,插针63的顶端安装有导管64,导管64用于尿液的传导,支架61、插针62和导管64被薄膜5包裹在试管1的外壁。
[0021]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卡槽62的形状为V字形,卡槽62能逐渐挤压导管64,控制导管64流量和关闭。
[0022]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插针63的底端为弧形,防止插针63底端过于锐利而误伤到操作者。
[0023]本技术工作原理为:
[0024]步骤一,当需要向试管1中导入尿液时,撕下薄膜5,将导管64下向下弯折卡在卡槽62内,使导管64内腔关闭,握住支架61使插针63刺穿橡胶块4,插针63与试管1连通,导管64伸入装有尿液的尿杯中,再将导管64从卡槽62上拨出,导管64内腔通路,在试管1负压作用下,尿杯中尿液沿着导管64和插针63流入试管1中,试管1中尿液接满后,将导管64重新卡入卡槽62内,拔下插针63,橡胶块4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关闭,完成尿液采样,操作简单,尿液不会沾染在试管1外壁,更加卫生;
[0025]步骤二,当需要对试管1中尿液搅拌时,摇晃试管1,在吊绳22的拉扯下,摆球23进行无规则运动,不断撞击试管1内壁,使沉淀物重新悬浮在尿液中,尿液搅拌均匀,病毒检测准确性高。
[00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组件,包括试管(1),所述试管(1)内腔为负压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1)的内腔底端安装有搅拌组件(2),所述试管(1)的顶端螺接有试管帽(3),所述试管帽(3)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橡胶块(4),所述试管(1)的外壁通过薄膜(5)粘接有导流组件(6),在薄膜(5)的作用下对导流组件(6)密封;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安装在试管(1)内腔底端的支撑杆(21),所述支撑杆(21)的外壁从上至下均安装有吊绳(22)的一端,所述吊绳(22)的另一端安装有摆球(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使用病毒采样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艳张金平陈文海陈治宇曹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治宇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