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检测系统及血细胞分析仪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476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8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检测系统及血细胞分析仪。光学检测系统的光处理装置包括收集组件和挡光件,收集组件用于在第二方向上收集位于第一预设角度内的前向散射光,且挡光件的边缘与光轴的夹角为第二预设角度,以使得光接收装置输出的第一粒子对应的前向散射光的信号幅值与第二粒子对应的前向散射光的信号幅值的比值增大,第一预设角度大于第二预设角度,第一粒子的尺寸小于第二粒子的尺寸。本申请能够通过收集组件收集第一粒子与第二粒子在第一预设角度内的前向散射光,且挡光件对第一粒子与第二粒子在第二预设角度内的前向散射光进行阻挡,实现调节第一粒子对应的散射信号幅值与第二粒子对应的散射信号幅值的比例,进而实现了对血细胞的合理检测,提升了血细胞检测的精确性。精确性。精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检测系统及血细胞分析仪


[0001]本申请涉及光学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检测系统及血细胞分析仪。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血细胞分析仪中的光学检测系统一般采用激光器作为光源,例如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大多采用激光散射原理对血液样本中的血细胞进行测量,并且可以利用至少两路测量通道、尤其是三路测量通道对血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
[0003]在高端五分类的应用中,RET通道需要同时检测血小板、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其中,小粒子(比如血小板)的直径很小,前向信号很弱,以使在RET散点图中,PLT

O散点集中在横轴附近,甚至被噪声淹没;为了提高PLT

O的前向信号,可以增加前向增益或者加大激光功率,但同时也会导致大粒子(比如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对应的RBC和网织红散点同比例增大,从而超出检测范围。因此,现有方式中,这三种粒子的散点无法完整地分布在RET散点图中,从而导致无法准确地得到血细胞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检测系统及血红细胞分析仪,收集组件用于在第二方向上收集位于第一预设角度内的前向散射光,且挡光件的边缘与光轴的夹角为第二预设角度,以使得光接收装置输出的第一粒子对应的前向散射光的信号幅值与第二粒子对应的前向散射光的信号幅值的比值增大,实现了对血细胞的合理检测,提升了血细胞检测的精确性。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检测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0006]流动室,用于供待测样本中的粒子沿第一方向逐个通过;
[0007]光源装置,用于沿光轴方向照射通过所述流动室的粒子以产生前向散射光;
[0008]光处理装置,包括沿所述光轴方向分布的收集组件和挡光件,所述挡光件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挡光件用于阻挡所述光源装置所发出的直射光,并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阻挡前向散射光;
[0009]光接收装置,至少用于接收所述经所述收集组件和所述挡光件处理后的所述前向散射光,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前向散射光输出对应的电信号;
[0010]其中,所述粒子包括第一粒子与第二粒子,所述收集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收集位于第一预设角度内的前向散射光,且所述挡光件的边缘与所述光轴的夹角为第二预设角度,以使得所述光接收装置输出的所述第一粒子对应的前向散射光的信号幅值与所述第二粒子对应的前向散射光的信号幅值的比值增大,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所述第一粒子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粒子的尺寸。其中,所述第一粒子对应的前向散射信号幅值与所述第二粒子对应的前向散射信号幅值的比值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和第二预设角度关系为:
[0011]f(x,y)=p00+p10*x+p01*y+p20*x2+p11*x*y+p02*y2[0012]其中,f(x,y)为所述第一粒子对应的前向散射信号幅值与所述第二粒子对应的前
向散射信号幅值的比值,p00为第一预设参数,且p00的取值范围为(

0.1371,

0.05486),p10为第二预设参数,且p10的取值范围为(0.04997,0.1312),p01为第三预设参数,且p01的取值范围为(0.001806,0.005566),p20为第四预设参数,且p20的取值范围为(

0.03623,

0.01265),p11为第五预设参数,且p11的取值范围为(

0.0003145,0.0008905),p02为第六预设参数,且p02的取值范围为(

0.0001117,

3.974e

05);
[0013]f(x,y)的取值范围为(0.035,0.055),x为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对应的数值,且x的取值范围为(1.3
°
,2.1
°
);或,
[0014]f(x,y)的取值范围为0.035

0.055,y为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对应的数值,且y的取值范围为(15
°
,30
°
)。
[0015]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7
°
,24
°
),所述第二预设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6
°‑
1.8
°
);或,
[0016]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的取值组合为(17
°
,1.6
°
)、(20
°
,1.6
°
)、(20
°
,1.8
°
)或(24
°
,1.8
°
)。
[0017]其中,所述挡光件设置在所述流动室与所述收集组件之间;
[0018]或,所述挡光件设置在所述收集组件与所述光接收装置之间。
[0019]其中,所述挡光件设置在所述流动室与所述收集组件之间,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沿所述沿光轴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光阑和第一聚光透镜,所述挡光件设置在所述流动室与所述第一光阑之间;或,
[0020]所述挡光件设置在所述流动室与所述收集组件之间,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沿所述沿光轴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一聚光透镜和第一光阑,所述挡光件设置在所述流动室与所述第一聚光透镜之间;或,
[0021]所述挡光件设置在所述流动室与所述收集组件之间,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沿所述沿光轴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二聚光透镜、第二光阑和第三聚光透镜,所述挡光件设置在所述流动室与所述第二聚光透镜之间。
[0022]其中,所述挡光件设置在所述收集组件与所述光接收装置之间,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沿所述光轴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三光阑和第四聚光透镜,所述挡光件设置在所述第四聚光透镜与所述光接收装置之间;或,
[0023]所述挡光件设置在所述收集组件与所述光接收装置之间,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沿所述光轴方向依次分布第四聚光透镜和第三光阑,所述挡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光阑与所述光接收装置之间;或,
[0024]所述挡光件设置在所述收集组件与所述光接收装置之间,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沿所述沿光轴方向依次分布的第五聚光透镜、第四光阑和第六聚光透镜,所述挡光件设置在所述第六聚光透镜与所述光接收装置之间。
[0025]其中,所述挡光件设置在所述流动室与所述收集组件之间,所述收集组件包括第七聚光透镜,所述挡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七聚光透镜与所述流动室之间;
[0026]或,所述挡光件设置在所述收集组件与所述光接收装置之间,所述收集组件包括第八聚光透镜,所述挡光件设置在所述第八聚光透镜与所述光接收装置之间。
[0027]其中,所述光学检测系统还包括输出装置,所述输出装置与所述光接收装置连接,用于在同一输出界面输出所述第一粒子的信号对应的散点图和所述第二粒子的信号对应
的散点图。其中,所述光学检测系统还包括:
[0028]准直机构,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流动室,用于供待测样本中的粒子沿第一方向逐个通过;光源装置,用于沿光轴方向照射通过所述流动室的粒子以产生前向散射光;光处理装置,包括沿所述光轴方向分布的收集组件和挡光件,所述挡光件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挡光件用于阻挡所述光源装置所发出的直射光,并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阻挡前向散射光;光接收装置,至少用于接收所述经所述收集组件和所述挡光件处理后的前向散射光,并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前向散射光输出对应的信号;其中,所述粒子包括第一粒子与第二粒子,所述收集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收集位于第一预设角度内的前向散射光,且所述挡光件的边缘与所述光轴的夹角为第二预设角度,以使得所述光接收装置输出的所述第一粒子对应的前向散射光的信号幅值与所述第二粒子对应的前向散射光的信号幅值的比值增大,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所述第一粒子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粒子的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粒子对应的前向散射信号幅值与所述第二粒子对应的前向散射信号幅值的比值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和第二预设角度关系为:f(x,y)=p00+p10*x+p01*y+p20*x2+p11*x*y+p02*y2其中,f(x,y)为所述第一粒子对应的前向散射信号幅值与所述第二粒子对应的前向散射信号幅值的比值,p00为第一预设参数,且p00的取值范围为(

0.1371,

0.05486),p10为第二预设参数,且p10的取值范围为(0.04997,0.1312),p01为第三预设参数,且p01的取值范围为(0.001806,0.005566),p20为第四预设参数,且p20的取值范围为(

0.03623,

0.01265),p11为第五预设参数,且p11的取值范围为(

0.0003145,0.0008905),p02为第六预设参数,且p02的取值范围为(

0.0001117,

3.974e

05);f(x,y)的取值范围为(0.035,0.055),x为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对应的数值,且x的取值范围为(1.3
°
,2.1
°
);或,f(x,y)的取值范围为0.035

0.055,y为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对应的数值,且y的取值范围为(15
°
,3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7
°
,24
°
),所述第二预设角度的取值范围为(1.6
°‑
1.8
°
);或,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的取值组合为(17
°
,1.6
°
)、(20
°
,1.6
°
)、(2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娥吴华强赵雪锋许焕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