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可注射型水凝胶支架材料构建的可注射骨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组织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可注射型水凝胶支架材料构建的可注射骨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当前,临床上骨缺损的传统治疗方案是自体骨或异体骨移植,因为自体骨或异体骨的骨诱导、骨生成作用被认为是植骨融合的金标准。但是,自体骨的供体十分有限,异体骨又面临免疫排异反应的问题。因此,临床上通常采用生物材料来替代治疗,例如骨水泥、生物陶瓷、生物可降解复合材料、组织工程骨等。目前,市场上的生物材料通常需要开放式手术进行材料的植入修复,这就大大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以及手术难度。
[0003]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结合可注射型支架材料的组织工程骨为骨缺损的微创修复与组织再生提供了技术可能。在众多可注射型支架材料中,水凝胶材料以其高度含水、合适的力学强度,是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领域最为理想的支架材料。简而言之,可注射型水凝胶是将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水凝胶植入缺损部位,因此很容易填充满整个不规则形状的区域,并且手术创伤较小。另一方面,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可注射型水凝胶材料构建可注射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成骨分化潜力的细胞包裹于可注射型水凝胶材料,即获得基于可注射型水凝胶材料构建的可注射骨;所述可注射型水凝胶支架材料包括温敏性水凝胶、光敏性水凝胶、动态共价键交联水凝胶、微凝胶;所述温敏性水凝胶是能够通过溶胶
‑
凝胶的转变实现原位水凝胶制备的水凝胶;所述光敏性水凝胶是通过光引发聚合交联反应制备的水凝胶;所述动态共价键交联水凝胶是由水溶性高分子通过动态共价键交联形成水凝胶;所述微凝胶是指将水凝胶制备成微米尺寸范围内的凝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可注射型水凝胶材料构建可注射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敏性水凝胶包括合成高分子材料或天然高分子材料构建的水凝胶,所述温敏性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聚异丙基丙烯酰胺、普朗尼克F
‑
127、聚环氧乙烷和聚环氧丙烷的嵌段共聚物、聚乳酸
‑
羟基乙酸和聚乙二醇的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和聚乳酸的嵌段共聚物、聚己内酯和聚乙二醇的嵌段共聚物;所述温敏性天然高分子材料包括透明质酸、壳聚糖、纤维素、海藻酸、胶原、明胶及其改性高分子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可注射型水凝胶材料构建可注射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共价键交联水凝胶是由水溶性高分子通过动态共价键交联形成水凝胶;所述动态共价键交联水凝胶的交联方式包括硼酸酯键、席夫碱键、二硫键、巯基
‑
醛基反应、狄尔斯
‑
阿尔德反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可注射型水凝胶材料构建可注射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注射型水凝胶支架材料添加有成骨活性成分;所述成骨活性成分包括生物活性的无机材料或生物活性因子;所述生物活性的无机材料包括羟基磷灰石、磷酸钙、碳酸钙、生物玻璃、脱钙骨基质;所述生物活性因子包括BMP
‑
2~BMP
‑
9、VEGF、TGF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可注射型水凝胶材料构建可注射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宇杰,周广东,郝俊祥,白宝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