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导管输注用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462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6
一种硬膜外麻醉导管输注用连接装置,包括导管接头和导管扣座,导管接头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接头、软管、连接件和不锈钢针管,其中接头包括固定在一起的接头上盖与接头下盖,接头上盖与接头下盖之间设有硅胶阀,软管为透明管体,导管扣座包括扣座底座,扣座底座内部设有硅胶管,扣座底座外侧设有保护套,连接件与扣座底座固定连接在一起。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软管为透明管体,方便观察麻醉药物是否输注进入人体。方便观察麻醉药物是否输注进入人体。方便观察麻醉药物是否输注进入人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硬膜外麻醉导管输注用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硬膜外麻醉导管输注用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由一次性使用麻醉用针(硬膜外穿刺针、腰椎穿刺针I型、腰椎穿刺针Ⅱ型、神经阻滞穿刺针)、药液过滤器、空气过滤器、一次性使用硬膜外麻醉导管、导管接头、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低阻力注射器(玻璃注射器)、导引针、负压管、导管定位架、消毒液刷、橡胶医用手套、敷料巾、手术巾、方巾、脱脂纱布、药棉、创可贴、医用胶带、粘贴手术巾组成。通常来说,麻醉穿刺包可用于除头部以外的任何手术,应用广泛。
[0003]但从安全角度考虑,麻醉穿刺包主要用于腹部及以下的手术,包括泌尿、妇产及下肢手术。颈部、上肢及胸部虽可应用,但管理复杂。另外也可用于术后镇痛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以减少全麻药的用量。麻醉穿刺包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硬膜外麻醉导管以及导管接头配合的方式建立输注通道,进行麻醉药物输注,以达到麻醉效果。
[0004]导管接头与硬膜外麻醉导管均为非透明材质,无法观察麻醉药物是否输注进入人体,且现有的连接方式在使用中可能存在硬膜外麻醉导管装配不到位,导致硬膜外麻醉导管滑脱的风险,不仅会造成麻醉药物的浪费,而且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如何设计出一种硬膜外麻醉导管输注用连接装置,解决临床上无法观察麻醉药物是否输注进入人体的问题。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0008]一种硬膜外麻醉导管输注用连接装置,包括导管接头和导管扣座,导管接头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接头、软管、连接件和不锈钢针管,其中接头包括固定在一起的接头上盖与接头下盖,接头上盖与接头下盖之间设有硅胶阀,软管为透明管体,导管扣座包括扣座底座,扣座底座内部设有硅胶管,扣座底座外侧设有保护套,连接件与扣座底座固定连接在一起。
[0009]接头上盖外部设有外螺纹。
[0010]硅胶阀的阀芯上设有“一”字状的硅胶阀切口。
[0011]接头上盖与接头下盖通过粘接、焊接进行固定;软管与接头下盖、连接件之间通过粘接、注塑进行固定;不锈钢针管与连接件通过粘接、注塑进行固定。
[0012]不锈钢针管与硬膜外麻醉导管为过盈配合,硅胶管与硬膜外麻醉导管为过盈配合。
[0013]连接件上设有凸扣位,扣座底座上设有与凸扣位配合的凹扣位。
[00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技术效果为,本技术的软管为透明管体,方便
观察麻醉药物是否输注进入人体。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与硬膜外麻醉导管3连接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的剖视示意图。
[0018]图4为接头的分解示意图。
[0019]图5为硅胶阀的示意图
[0020]图6为导管扣座的示意图。
[0021]图7的图6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具体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技术。
[0023]如图1,一种硬膜外麻醉导管输注用连接装置,包括导管接头1和导管扣座2。
[0024]如图2

4,导管接头1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接头101、软管102、连接件103和不锈钢针管104,其中接头101包括固定在一起的接头上盖1011与接头下盖1013,接头上盖1011与接头下盖1013之间设有硅胶阀1012。
[0025]如图3,为提供可视化透明液路,软管102为透明管体。
[0026]如图4,接头上盖1011外部设有外螺纹1011,方便与输注装置连接,进行液体输注。
[0027]如图5,硅胶阀1012的阀芯上设有“一”字状的硅胶阀切口1014,进行液体输注,硅胶阀切口1014打开,输注完成后,硅胶阀切口1014闭合,防止空气进入。
[0028]硅胶阀切口,就是在硅胶阀的阀芯上用刀切出来的一个缝隙,使阀芯两侧的空间可以通过该缝隙彼此连通,但是,由于硅胶阀自身的弹性,通过阀芯自身的挤压,在没有外力时,该缝隙处于闭合状态,就是前文所述的“硅胶阀切口1014闭合,防止空气进入”。
[0029]如图6

7,导管扣座2包括扣座底座201,扣座底座201内部设有硅胶管202,扣座底座201外侧设有保护套203,连接件103与扣座底座201固定连接在一起。
[0030]为了牢固,接头上盖1011与接头下盖1013通过粘接、焊接或者其他方式进行固定;软管102与接头下盖1013、连接件103之间通过粘接、注塑或者其他方式进行固定;不锈钢针管104与连接件103通过粘接、注塑或者其他方式进行固定。
[0031]如图3,不锈钢针管104外径比硬膜外麻醉导管内径稍大,不锈钢针管104与硬膜外麻醉导管为过盈配合。
[0032]如图3,硅胶管202内径与硬膜外麻醉导管外径相同或稍小,硅胶管202与硬膜外麻醉导管为过盈配合。
[0033]如图2、3,为防止硬膜外导管滑脱,连接件103上设有凸扣位1031,扣座底座201上设有与凸扣位1031配合的凹扣位2011,使用过程凸扣位1031与凹扣位2011进行配合,轻微挤压硅胶管202,增加管壁摩擦力。
[0034]其工作原理为:
[0035]使用时,将硬膜外麻醉导管末端通过导管扣座2中保护套203的小孔2031内穿入,然后将硬膜外麻醉导管末端完全插入导管接头1的不锈钢针管104上,然后将导管扣座2沿
硬膜外麻醉导管末端方向推进,直至连接件103上扣位1031与扣座底座201扣位2011完全配合,装配完成后,连接输注装置后,开始进行液体药物输注,输注完成后,取下输注装置。
[0036]本技术对硬膜外麻醉导管的导管接头进行了重新设计,在硬膜外麻醉导管与导管接头连接处增加了卡扣式结构,卡扣完全配合后,会挤压导管扣座内部的硅胶管,增加硬膜外麻醉导管和导管扣座的摩擦力,防止硬膜外麻醉导管滑脱。另外在导管接头的接头内部增加了硅胶阀门,能实现液体输注时硅胶阀门打开,输注完成后,硅胶阀阀门闭合,避免空气进入人体。
[0037]且为解决前文风险现设计出了一种硬膜外麻醉导管输注用连接装置,在硬膜外麻醉导管置管完成后与装置连接后进行麻醉药物输注,连接装置增加了卡扣,增加了硬膜外麻醉导管与连接装置的连接牢固度,设置有透明软管,提供了可视化液面通路,连接装置尾端接头中设计有硅胶阀结构,输注过程中后硅胶阀打开,输注完成后,拔除输注装置后,硅胶阀闭合,防止空气进入人体,保证术后镇痛过程的安全性、有效性其他内容参见现有技术。
[0038]本技术为防止硬膜外导管滑脱,在连接件103上设有凸扣位1031,扣座底座201上设有与凸扣位1031配合的凹扣位2011,使用过程凸扣位1031与凹扣位2011进行配合,轻微挤压硅胶管202,增加管壁摩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膜外麻醉导管输注用连接装置,包括导管接头(1)和导管扣座(2),其特征在于:导管接头(1)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接头(101)、软管(102)、连接件(103)和不锈钢针管(104),其中接头(101)包括固定在一起的接头上盖(1011)与接头下盖(1013),接头上盖(1011)与接头下盖(1013)之间设有硅胶阀(1012),软管(102)为透明管体,导管扣座(2)包括扣座底座(201),扣座底座(201)内部设有硅胶管(202),扣座底座(201)外侧设有保护套(203),连接件(103)与扣座底座(201)固定连接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膜外麻醉导管输注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接头上盖(1011)外部设有外螺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膜外麻醉导管输注用连接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宋志文王瑾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曙光汇知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