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消除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66461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回声消除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使用扬声器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超声波;接收第二设备通过第一传输方式发送的第一数据,其中,第一数据包括第二设备采集到的第一超声波;根据第一超声波和第一数据,计算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对应的音频环路的第一回声时延,其中,音频环路包括第一传输方式;根据第一回声时延,对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所处的音频环路进行回声消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能够更精确的估计回声时延,从而可以更有效的消除回声时延。声时延。声时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声消除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回声消除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日常远程通话中,由于是点对点的双端通话,通话双方的拾音设备往往是一台手机或者平板等单个设备。而单个设备的拾音距离有限,能力有限,一旦距离较远,拾音的效果会显著下降。在多人会议通话中,需要配备专门的会议室,并且在会议室中布置专业的多媒体系统,例如,会议“八爪鱼”等,以及配备相应的麦克风,由此可以提升会议中的语音通话质量。
[0003]随着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及平板等电子设备的普及率越高。因此,上述手机或平板等带有麦克风的电子设备都可以作为分布式拾音设备。将多个分布式拾音设备组合起来,可以作为一个组合麦克风,能够有效提升空间中不同位置的拾音效果,同时可以摆脱有线麦克风的繁琐束缚以及多媒体系统高昂的成本,并可以极大提升现有会议场景的拾音体验。
[0004]然而,在双端通话中,会产生声学回声。例如,当远端说话者的语音通过网络传输到近端设备后,近端喇叭会播放出来,由于通话是实时双工的,因此在近端由喇叭播放出的音频会被近端麦克风拾取。如果不进行声学回声消除,该音频内容会通过网络发送到远端,从而导致远端用户听到自己说话的回声,严重影响了语音通话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声消除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提供一种计算分布式设备间的回声时延的方式,由此可以实现分布式设备间的回声消除。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第一设备包括扬声器,包括:
[0007]使用扬声器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超声波;其中,第一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等具有扬声器的设备;第二设备为具有麦克风的电子设备。
[0008]接收第二设备通过第一传输方式发送的第一数据,其中,第一数据包括第二设备采集到的第一超声波;其中,第一数据可以是超声波音频数据的形式,例如,音频帧。第一传输方式可以是无线网络的传输方式,例如,WIFI、移动网络及蓝牙等。
[0009]根据第一超声波和第一数据,计算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对应的音频环路的第一回声时延,其中,音频环路包括第一传输方式;其中,计算回声时延的方式可以采用现有的AEC算法。
[0010]根据第一回声时延,对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所处的音频环路进行回声消除。
[001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中心设备计算与分布式设备之间的回声时延,并根据回声时延动态的消除回声,可以提高回声时延计算的准确度,从而可以更有效的消除回声,进而
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
[0012]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还包括麦克风,还包括:
[0013]使用麦克风采集第一超声波;
[0014]基于采集的第一超声波,计算获得与第一设备对应的第二回声时延;
[0015]基于第二回声时延,对第一设备进行回声消除。
[0016]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中心设备本身也会产生回声时延,中心设备通过采集自身扬声器播放的第一超声波,计算出自身的回声时延,从而可以对自身的回声时延进行消除,提高用户的体验。
[0017]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0018]对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对应的音频环路的第一回声时延进行更新。
[0019]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中心设备与分布式设备之间的回声时延进行更新,由此可以动态更新回声时延,进而可以更准确的计算回声时延,从而可以更准确的消除回声,提升用户的体验。
[0020]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对应的音频环路的第一回声时延进行更新包括:
[0021]当检测到第一设备及第二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设备发生移动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超声波;
[0022]基于接收到的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更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对应的音频环路的第一回声时延,其中,第二数据包括第二设备采集到的第二超声波。
[0023]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中心设备或分布式设备移动的场景,可以有效更新回声时延,从而可以有效消除回声。
[0024]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超声波具有预设第一频率,第二超声波具有预设第二频率,预设第二频率与预设第一频率为不同频率。
[0025]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两个超声波的频率进行区分,分布式设备可以有效识别回声时延更新的场景,并可以根据该场景反馈超声波音频数据,从而可以有效消除回声。
[0026]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超声波与第一设备采集到的用户语音叠加后发送给第二设备。
[0027]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超声波与用户语音叠加发送,可以提高超声波的发送效率。
[0028]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对应的音频环路的第一回声时延进行更新包括:
[0029]基于预设周期,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超声波;
[0030]基于接收到的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更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对应的音频环路的第一回声时延。
[0031]本申请实施例中,中心设备通过周期性发送超声波,可以周期性更新中心设备与分布式设备之间的回声时延,由此可以更有效的计算回声时延,从而可以更有效的消除回声。
[0032]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对应的音频环路的第一回声时延进行更新包括:
[0033]当检测到第一设备处于静默态后,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超声波;
[0034]基于接收到的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更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对应的音频环路的第一回声时延。
[0035]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中心设备处于静默态(例如,在会议休息期间或无人说话时),发送超声波,由此可以更新回声时延,可以提高超声波的发送效率,避免发送超声波导致占用设备资源。
[0036]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对应的音频环路的第一回声时延进行更新包括:
[0037]基于检测到的预设事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超声波;
[0038]基于接收到的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更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对应的音频环路的第一回声时延。
[0039]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上线新分布式设备、会议重新开始及会议中断等事件,可以重新计算回声时延,由此可以对上述事件中的回声时延进行更新,从而可以基于更新后的时延更精确地消除回声。
[0040]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数据还包括与第二设备对应的设备号,设备号用于识别第二设备。
[0041]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数据中携带设备号,可以识别对应的分布式设备,并可以针对性的消除与该分布式设备之间的回声,无需对所有分布式设备进行回声消除,由此可以提高回声消除的效率。
[0042]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传输方式包括WIFI、移动网络及蓝牙中的一种无线网络传输方式。
[0043]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WIFI、移动网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包括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所述扬声器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超声波;接收所述第二设备通过第一传输方式发送的第一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括所述第二设备采集到的所述第一超声波;根据所述第一超声波和所述第一数据,计算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音频环路的第一回声时延,其中,所述音频环路包括所述第一传输方式;根据所述第一回声时延,对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所处的音频环路进行回声消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麦克风,所述方法还包括:使用所述麦克风采集所述第一超声波;基于所述采集的第一超声波,计算获得与所述第一设备对应的第二回声时延;基于所述第二回声时延,对所述第一设备进行回声消除。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音频环路的第一回声时延进行更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音频环路的第一回声时延进行更新包括:当检测到所述第一设备及所述第二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设备发生移动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超声波;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更新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音频环路的第一回声时延,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二设备采集到的所述第二超声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声波具有预设第一频率,所述第二超声波具有预设第二频率,所述预设第二频率与所述预设第一频率为不同频率。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超声波与所述第一设备采集到的用户语音叠加后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音频环路的第一回声时延进行更新包括:基于预设周期,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超声波;基于接收到的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数据,更新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对应的音频环路的第一回声时延。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浩钟小飞李刚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