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53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终端设备,应用于终端技术领域。该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内均设置有发光器件,而仅在第一显示区内设置像素驱动电路和信号线,通过桥接走线实现每个像素驱动电路与发光器件的连接。因此,第一显示区内的信号线在通过扇出引线与驱动芯片连接时,可使得位于扇出区的扇出引线在沿着显示区域指向绑定区方向上的尺寸减小,从而减小显示面板第一侧的边框宽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终端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手机等终端设备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较为常用的工具,而高屏占比的终端设备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使得高屏占比的终端设备逐渐成为行业追逐的趋势。
[0003]目前,在终端设备的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内设置有驱动芯片和扇出引线,导致显示面板绑定有驱动芯片一侧的边框宽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终端设备,以减小显示面板绑定有驱动芯片一侧的边框宽度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和围绕显示区域的边框区域;显示区域包括第一显示区和位于第一显示区至少一侧的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位于第一显示区与边框区域之间;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在衬底上的驱动阵列层、第一绝缘层、桥接走线层、第二绝缘层和发光器件层;驱动阵列层包括多个像素驱动电路以及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信号线,每条信号线与位于同一列的像素驱动电路连接,且驱动阵列层中的各个像素驱动电路和各条信号线均分布在第一显示区;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且发光器件层中的一部分发光器件位于第一显示区,发光器件层中的另一部分发光器件位于第二显示区;桥接走线层包括多条桥接走线,每条桥接走线通过贯穿第一绝缘层的第一过孔与像素驱动电路连接,每条桥接走线还通过贯穿第二绝缘层的第二过孔与发光器件连接;边框区域包括位于显示区域第一侧的扇出区和绑定区,扇出区位于绑定区与显示区域之间;扇出区内设置有多条扇出引线,绑定区内设置有驱动芯片,扇出引线的一端朝向与其连接的信号线的方向延伸,扇出引线的另一端朝向与其连接的驱动芯片的方向延伸。
[0006]这样,第二显示区可以为第一显示区的其中一侧、相对的两侧、任意三侧或四侧。本申请通过将像素驱动电路内缩,使得仅在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内设置像素驱动电路和信号线,第二显示区内不设置像素驱动电路和信号线,则第一显示区内的信号线在通过扇出引线与驱动芯片连接时,位于扇出区的扇出引线在沿着显示区域指向绑定区方向上的尺寸减小,从而减小显示面板第一侧的边框宽度。
[0007]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显示区位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侧,扇出引线穿过第二显示区并延伸至第一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的边界处。这样,只需将像素驱动电路从第一侧指向第二侧的方向缩进,像素驱动电路缩进的方向较少,可降低像素驱动电路的设计难度。
[0008]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显示区位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扇出引线穿过位于第一侧的第二显示区,并延伸至第一显示区与位于第
一侧的第二显示区的边界处。这样,在减小显示面板第一侧的边框宽度的同时,可减小显示面板第二侧的边框宽度。
[0009]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显示区位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三侧和第四侧,第三侧和第四侧相对设置,且第三侧和第四侧均与第一侧相邻设置;扇出引线分布在扇出区,并在扇出区与第一显示区的边界处与信号线连接。这样,在减小显示面板第一侧的边框宽度的同时,可减小显示面板第三侧和第四侧的边框宽度。
[0010]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显示区位于第一显示区的其中三侧;显示区域至少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第一侧的第二显示区,扇出引线穿过位于第一侧的第二显示区,并延伸至第一显示区与位于第一侧的第二显示区的边界处;或者,显示区域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二侧、第三侧和第四侧的第二显示区,扇出引线分布在扇出区,并在扇出区与第一显示区的边界处与信号线连接。这样,在减小显示面板第一侧的边框宽度的同时,可减小其他侧的边框宽度。
[0011]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显示区包围第一显示区;扇出引线穿过位于第一侧的第二显示区,并延伸至第一显示区与位于第一侧的第二显示区的边界处。这样,在减小显示面板第一侧的边框宽度的同时,可减小显示面板第二侧、第三侧和第四侧的边框宽度。
[0012]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任意两条桥接走线穿过的发光器件的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数量。这样,可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的均一性。
[0013]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每条桥接走线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为直线、折线和曲线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这样,可提供多种不同的桥接走线的具体形状。
[0014]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显示面板中的扇出引线的分布总区域包括中心子区以及位于中心子区两侧的第一边缘子区和第二边缘子区,第一边缘子区、中心子区和第二边缘子区沿第二方向依次分布,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互垂直;中心子区内的扇出引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线段;第一边缘子区和第二边缘子区内的扇出引线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直线段、斜线段和第三直线段,第二直线段与第三直线段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直线段靠近第一显示区,第三直线段靠近绑定区,斜线段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0015]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从中心子区指向第一边缘子区的方向上,第一边缘子区内的各条扇出引线的斜线段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从中心子区指向第二边缘子区的方向上,第二边缘子区内的各条扇出引线的斜线段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针对第一边缘子区和第二边缘子区内的各条扇出引线,第二直线段与斜线段之间的连接点所形成的线段平行于第二方向,第三直线段与斜线段之间的连接点所形成的线段也平行于第二方向。其给出了一种扇出引线的具体分布结构。
[0016]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边缘子区和第二边缘子区内的各条扇出引线的斜线段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均相等;针对第一边缘子区和第二边缘子区内的各条扇出引线,第二直线段与斜线段之间的连接点所形成的线段平行于第二方向,第三直线段与斜线段之间的连接点所形成的线段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其给出了另一种扇出引线的具体分布结构。
[0017]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任意两条扇出引线的阻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阻值。这样,可改善显示过程中的显示画面的色偏和亮度不均的问题,提高显示效果。
[0018]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各条扇出引线的线宽相等,中心子区内的扇出引线还包括
与第一直线段连接的第一绕线段,第一边缘子区和第二边缘子区内的至少部分扇出引线还包括第二绕线段,第二绕线段与第二直线段、斜线段和第三直线段中的任一者连接;第一绕线段的长度大于第二绕线段的长度;从中心子区指向第一边缘子区的方向上,第一边缘子区内的各条扇出引线的第二绕线段的长度逐渐减小;从中心子区指向第二边缘子区的方向上,第二边缘子区内的各条扇出引线的第二绕线段的长度逐渐减小。这样,在保持各条扇出引线的线宽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长度较短的扇出引线进行绕线,使得显示面板内的各条扇出引线的长度基本一致,从而使得各条扇出引线的阻值接近。
[0019]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从中心子区指向第一边缘子区的方向上,第一边缘子区内的各条扇出引线的线宽逐渐增大,从中心子区指向第二边缘子区的方向上,第二边缘子区内的各条扇出引线的线宽逐渐增大。这样,在保持各条扇出引线的长度不变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边框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包括第一显示区和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至少一侧的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边框区域之间;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在衬底上的驱动阵列层、第一绝缘层、桥接走线层、第二绝缘层和发光器件层;所述驱动阵列层包括多个像素驱动电路以及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信号线,每条所述信号线与位于同一列的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连接,且所述驱动阵列层中的各个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和各条所述信号线均分布在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多个发光器件,且所述发光器件层中的一部分所述发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发光器件层中的另一部分所述发光器件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桥接走线层包括多条桥接走线,每条所述桥接走线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一过孔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连接,每条所述桥接走线还通过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的第二过孔与所述发光器件连接;所述边框区域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第一侧的扇出区和绑定区,所述扇出区位于所述绑定区与所述显示区域之间;所述扇出区内设置有多条扇出引线,所述绑定区内设置有驱动芯片,所述扇出引线的一端朝向与其连接的所述信号线的方向延伸,所述扇出引线的另一端朝向与其连接的所述驱动芯片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侧,所述扇出引线穿过所述第二显示区并延伸至所述第一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边界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所述扇出引线穿过位于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第二显示区,并延伸至所述第一显示区与位于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第二显示区的边界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侧和所述第四侧均与所述第一侧相邻设置;所述扇出引线分布在所述扇出区,并在所述扇出区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边界处与所述信号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其中三侧;所述显示区域至少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第一侧的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扇出引线穿过位于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第二显示区,并延伸至所述第一显示区与位于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第二显示区的边界处;或者,所述显示区域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二侧、第三侧和第四侧的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扇出引线分布在所述扇出区,并在所述扇出区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边界处与所述信号线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包围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扇出引线穿过位于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第二显示区,并延伸至所述第一显示区与位于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第二显示区的边界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任意两条所述桥接走线穿过的发光器件的数量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数量。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桥接走线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为直线、折线和曲线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中的所述扇出引线的分布总区域包括中心子区以及位于所述中心子区两侧的第一边缘子区和第二边缘子区,所述第一边缘子区、所述中心子区和所述第二边缘子区沿第二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所述中心子区内的所述扇出引线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直线段;所述第一边缘子区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磊唐洁华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