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4464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可以确定F1接口的双连接方式,提高业务通信的稳定性。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无线回传节点、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或网管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指示是否具备IAB宿主能力和/或是否支持通过空口传输F1AP消息,该第一网络设备为无线回传节点的主基站。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目标第二网络设备作为无线回传节点的辅基站。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网络设备和目标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配置无线回传节点的F1接口的双连接方式。无线回传节点的F1接口的双连接方式。无线回传节点的F1接口的双连接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考虑到高频载波频率资源丰富,在热点区域,为满足未来通信的超高容量需求,利用高频小站进行组网愈发流行。但高频载波受遮挡衰减严重,覆盖范围不广,故而需要大量密集部署的高频小站,而通过光纤为这些大量密集部署的高频小站提供回传(backhaul,BH)的代价高,施工难度大,因此需要更加经济便捷的回传方案。此外,在一些偏远地区提供网络覆盖时,光纤的部署难度大,成本高,因此也需要设计灵活便利的回传方案。无线回传设备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思路。无线回传设备的接入链路(access link,AL)和回传链路(backhaul link,BL)皆采用无线传输方案,从而可以减少光纤部署。无线回传设备可以是中继节点(relay node,RN),例如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IAB)节点。
[0003]无线回传设备可以通过无线回传链路向宿主节点回传终端的数据包,也可以通过无线接入链路向终端发送来自宿主节点的数据包。由一个或者多个无线回传设备构成的通信网络可以称之为无线回传网络或者中继网络。通常一个中继节点只会连接到一个宿主节点,然而随着中继网络的演进,出现了一个中继节点连接到多个宿主节点的通信场景。
[0004]中继节点经宿主节点连接到核心网,例如,在独立组网(standalone,SA)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架构下,中继节点经宿主节点连接到5G核心网(5G core,5GC)。在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或者多连接(multi

connectivity,MC)的5G架构下(例如:非独立组网(non

standalone,NSA)或者NR

DC场景等),主路径上,中继节点可以经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连接到演进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也可以经宿主节点连接到5G核心网。
[0005]当前IAB网络中F1接口的双连接架构所依赖的拓扑可以包括冗余拓扑(topology redundancy)和非冗余拓扑。目前,控制面消息(F1

C)的终结节点,如宿主节点,如何确定采用哪种F1接口的双连接方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可以确定采用哪种F1接口的双连接方式,从而提高IAB节点与终端的业务通信的稳定性。
[0007]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指示是否具备IAB宿主能力和/或是否支持通过空口传输F1接口应用协议(application protocol,F1AP)消息,该第一网络设备为无线回传节点的主节点(master node,MN)。该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中选择目标第二网络设备作为该无线回传节点的辅节点(secondary node,SN)。该第一网络设备配置该无线回传节点的F1接口的双连接方式。
[000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获取的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确定配置该无线回传节点的F1接口的双连接方式,这样有利于提高IAB节点与终端的业务通信的稳定性,提高终端的服务体验。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F1接口的双连接方式包括所述F1AP消息通过空口传输且用户面的F1接口数据通过回传链路传输。
[001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基于非冗余拓扑的CP

UP分离的双连接方式,F1AP消息和用户面的F1接口数据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传输,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F1AP消息通过空口传输,包括:F1AP消息通过该无线回传节点与该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传输至该目标第二网络设备。或者,该F1AP消息通过该无线回传节点与该目标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传输至该第一网络设备。
[001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宿主节点作为SN角色且F1AP消息的终结节点是SN的非冗余拓扑的CP

UP分离,F1AP消息可以通过无线回传节点与MN之间的空口传输至SN。对于宿主节点是MN且终结节点是MN的非冗余拓扑的CP

UP分离,F1AP消息可以通过无线回传节点与SN之间的空口传输至MN。
[0013]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回传链路为所述无线回传节点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或所述目标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001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F1AP消息和用户面的F1接口数据通过回传链路传输,该回传链路为该无线回传节点与该第一网络设备和该目标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可以理解为,在这种F1接口双连接架构下,无线回传节点即可以通过与该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回传链路传输F1AP消息,和/或,用户面的F1接口数据;无线回传节点也可以通过与该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回传链路传输F1AP消息,和/或,用户面的F1接口数据。该无线回传节点具体通过哪个回链路传输哪个F1接口的信息(F1AP消息或者用户面的F1接口数据),可以是由该无线回传节点自行确定,也可以是由网络设备进行配置或更新。
[001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和目标第二网络设备为无线回传节点的宿主节点,无线回传节点的F1接口可以采用冗余拓扑的双连接方式,这种方式下,F1AP消息和用户面的F1接口数据可以通过无线回传节点与第一网络设备和目标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回传链路传输。这样的双连接方式有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001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
[001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第一网络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Xn接口是否支持通过Xn接口应用协议XnAP消息传输F1AP消息。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从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中选择目标第二网络设备作为无线回传节点的辅节点SN,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以及Xn接口是否支持通过XnAP消息传输F1AP消息,从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中选择目标第二网络设备作为无线回传节点的SN。
[001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第一网络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交互能力信息,则还需要交互Xn接口是否支持通过XnAP消息传输F1AP消息,这样有利于F1AP消息传输的稳定
性。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指示是否具备接入回传一体化IAB宿主能力和/或是否支持通过空口传输F1接口应用协议F1AP消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无线回传节点的主节点MN;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中选择目标第二网络设备作为所述无线回传节点的辅节点SN;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所述无线回传节点的F1接口的双连接方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1接口的双连接方式包括所述F1AP消息通过空口传输且用户面的F1接口数据通过回传链路传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1AP消息通过空口传输,包括:所述F1AP消息通过所述无线回传节点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传输至所述目标第二网络设备;或者,所述F1AP消息通过所述无线回传节点与所述目标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传输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传链路为所述无线回传节点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或所述目标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1AP消息和用户面的F1接口数据通过回传链路传输,所述回传链路为所述无线回传节点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目标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Xn接口是否支持通过Xn接口应用协议XnAP消息传输F1AP消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中选择目标第二网络设备作为所述无线回传节点的辅节点SN,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以及所述Xn接口是否支持通过XnAP消息传输F1AP消息,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中选择所述目标第二网络设备作为所述无线回传节点的SN。8.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无线回传节点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或者,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无线回传节点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信号质量;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中选择目标第二网络设备作为所述无线回传节点的SN,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以及所述测量报告,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网络设备中选择所述目标第二网络设备作为所述无线回传节点的SN。10.根据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配置所述无线回传节点的F1接口的双连接方式,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无线回传节点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F1接口的双连接方式。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默认回传无线链路控制BH RLC信道配置信息。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目标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无线回传节点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13.根据权利要求1

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广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无线回传节点的接入请求信息。14.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目标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目标第二网络设备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指示是否具备接入回传一体化IAB宿主能力和/或是否支持通过空口传输F1接口应用协议F1AP消息;所述目标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无线回传节点的接入请求信息,所述目标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无线回传节点的辅节点SN。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1接口的双连接方式包括所述F1AP消息通过空口传输且用户面的F1接口数据通过回传链路传输。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1AP消息通过空口传输,包括:所述F1AP消息通过所述无线回传节点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传输至所述目标第二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无线回传节点的主节点MN;或者,所述F1AP消息通过所述无线回传节点与所述目标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的空口传输至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飞朱元萍史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