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玮专利>正文

用于手持鱼竿垂钓自动泄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446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8 1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手持鱼竿垂钓自动泄力装置,包括活动臂、固定臂和杠杆;至少在活动臂的一个端部处开设有鱼竿支撑槽,用于在使用状态下作用于鱼竿对鱼竿提供向上的支撑;固定臂的一端与活动臂远离鱼竿支撑槽的一端连接,用于在使用状态下设置在钓鱼人的手臂上;杠杆的一端与固定臂上远离活动臂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用于在使用状态下作用于鱼竿的尾部,从鱼竿的尾部对鱼竿提供向下的压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钓鱼时手部向上撅鱼竿的重量、小臂向上挑的重量及减轻弘二头肌的受力,减轻钓鱼人手上、腕部和小臂的负重或者使上述部位变成零负重,加上杠杆向下压制鱼竿尾部向上翘的力量,大大减轻了手臂的负重。大大减轻了手臂的负重。大大减轻了手臂的负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手持鱼竿垂钓自动泄力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手持鱼竿垂钓自动泄力装置,属于钓鱼器具


技术介绍

[0002]钓鱼,有利于身体健康,陶冶情操,已被国家纳入了户外运动项目。早在十多年前,中国钓鱼协会曾做过统计,全国钓鱼人数高达9千万。目前社会上钓鱼爱好者越来越多,加上社会老龄化不断增长,参加垂钓运动的年龄跨度也越来越大,发展到至今钓鱼爱好者人数已超过一个亿。钓鱼人最累的活,就是手持鱼竿负重。一根长炮杆的自重达两千多克,手持鱼竿重量可达到5

6千克,连续几个小时的持杆,会造成人体站姿歪曲,手臂酸胀,手腕疼痛,长时间持杆会产生手指屈肌腱腱鞘炎、弘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0003]当前减轻手持鱼竿手向上撅力的方法,只是在鱼竿的尾部增加配重,这样方法虽然可以减轻一点手腕向上的撅力,但是同时也增加了手持鱼竿的总重量。钓鱼人都知道,在鱼竿全部拉出时,手持鱼竿是依靠食指向上挑,手掌根部向下压,肘部也向下压,以平衡鱼竿尾部向上翘的力量,即手持鱼竿重量=鱼竿自重+鱼竿向前伸出部分的下垂重量+手掌根部向下压力重量+肘部向下压重量+鱼竿尾部的金属配重,这些重量全部集中在食指向上挑的力量。一根15米以上的鱼竿,手向上的撅力可达到5

6kg,因此手上的负重是非常大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手持鱼竿垂钓自动泄力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钓鱼人在垂钓时腕部和小臂长时间负重的技术缺陷。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手持鱼竿垂钓自动泄力装置,包括活动臂、固定臂和杠杆;至少在活动臂的一个端部处开设有鱼竿支撑槽,用于在使用状态下作用于鱼竿对鱼竿提供向上的支撑;固定臂的一端与活动臂远离鱼竿支撑槽的一端连接,用于在使用状态下设置在钓鱼人的手臂上;杠杆的一端与固定臂上远离活动臂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用于在使用状态下作用于鱼竿的尾部,从鱼竿的尾部对鱼竿提供向下的压力。本技术在使用时,鱼竿支撑槽对鱼竿形成支撑,杠杆作用于鱼竿的尾部,阻止鱼竿尾部向上翻转,如此钓鱼人手部仅需对鱼竿施以较小的力即可保持垂钓时鱼竿的平衡,如杠杆对鱼竿向下的压力足以使鱼竿保持平衡,则钓鱼人手部可松开钓杆,如此本技术减小或者完全去除垂钓时钓鱼人腕部和小臂的负重,而本技术使用时固定臂可捆扎在钓鱼人的上臂上,垂钓过程中鱼竿的重力和本技术的重力由钓鱼人的上臂承受,而钓鱼人的上臂本就处于下垂的状态且鱼竿与本技术的重力并不很大,上臂承受鱼竿与本技术的重力并不会感到不适,由于钓鱼人腕部承受的力减小或者不需承受鱼竿的重力,因此提高了钓鱼人的舒适度。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固定臂可旋转的与活动臂连接,固定臂与活动臂相互远离的一端采用一根绳索连接,绳索长短的设置与固定臂和活动臂间的角度相适配。本技术中固定臂与活动臂间可相互转动,在使用时可根据钓鱼人的垂钓习惯调整活动
臂与固定臂间的角度,以调整垂钓时鱼竿的倾斜角度,绳索的两端拉到调整后的固定臂与活动臂,使两者间的角度在垂钓过程中得以保持。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固定臂远离活动臂的一端和/或活动臂远离固定臂的一端设置有收线轮,收线轮用于根据固定臂与活动臂间的角度调整而收放绳索。本技术设置收线轮,便于在固定臂与活动臂间角度调整后调整绳索的长度,也有效的对绳索的端部进行固定,防止由于绳索端部在调整时摆动或者与其它部分发生缠绕。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收线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收线轮分别设置在固定臂远离活动臂的一端和活动臂远离固定臂的一端,绳索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收线轮连接,两个收线轮可以分别从绳索的两端收放绳索,安装于固定臂上的收线轮上设置有绳索定位卡,用于在绳索收放至适当位置时固定绳索。本技术中绳索的两端均由收线轮固定,使绳索在使用时两端均不凌乱,并且两端同时收卷绳索,可更快的调整活动臂与固定臂间的角度。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绳索上套设有限位器,限位器可沿绳索滑动并可在限位器滑动至适当的位置时固定在绳索上,用于阻止安装于活动臂上的收线轮收取绳索。本技术在绳索上设置限位器,便于对绳索在固定臂与活动臂转动调整至适当角度时的固定。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安装于活动臂上的收线轮上设置有环形磁铁,绳索从环形磁铁中穿过,环形磁铁用于在使用状态下吸合限位器。本技术中环形磁铁可吸合金属材质的限位器以承载活动臂与手上的受力。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杠杆具有可伸缩结构,杠杆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固定臂远离活动臂的一端,在使用状态下根据鱼竿尾部与固定臂的距离调整杠杆的收缩量。本技术中杠杆可伸缩,在活动臂与固定臂间角度调整以及在鱼竿尾部与活动杆间的距离调整时,通过杠杆的伸缩使杠杆的端部始终可以从鱼竿的尾部向下压鱼竿。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活动臂上与固定臂连接的一端远离固定臂的一侧设置有鱼竿卡座,用于在使用状态下从杠杆与鱼竿支撑槽之间作用于鱼竿。本技术中鱼竿卡座与杠杆共同作用于鱼竿,减轻杠杆的压力。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鱼竿支撑槽开设在活动臂远离固定臂一端的一侧,在活动臂的另一侧沿着活动臂的长度方向开设有U形槽,固定臂在使用状态下用于设置于钓鱼人的上臂上,U形槽用于在使用状态下放置钓鱼人的前臂。本技术在活动臂上开设U形槽,在垂钓时,钓鱼人的前臂放置于U形槽内由活动臂支撑,提高垂钓时手臂的舒适度,同时鱼竿支撑槽开设于活动臂的一侧,可有效的避开U形槽,使用时钓鱼人的手臂位于鱼竿的一侧,方便操控鱼竿。
[0014]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固定臂上设置有防移位卡,防移位卡上沿着固定臂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卡槽,用于在使用状态下与钓鱼人的上臂配合阻止固定臂相对钓鱼人的上臂转动。本技术设置防移位卡,防止在使用时固定臂相对钓鱼人的上臂转动。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有效的解决了钓鱼时手部向上撅鱼竿的重量、小臂向上挑的重量及减轻弘二头肌的受力,减轻钓鱼人手上、腕部和小臂的负重或者使上述部位变成零负重,加上杠杆向下压制鱼竿尾部向上翘的力量,大大减轻了手臂的负重。本技术经使用多次使用实验验证,对15米以下的鱼竿(因鱼竿的材质不
同)在使用时,腕部和小臂基本可以达到零负重,在收杆时,固定臂上的发条收线轮凝聚的反向势能将活动臂自动收起,并与固定臂重合,减小了本技术占用的空间,方便存放与携带。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活动臂;2、固定臂;3、杠杆;4、鱼竿支撑槽;5、绳索;6、收线轮;7、绳索固定卡;8、限位器;9、环形磁铁;10、鱼竿卡座;11、U形槽;12、防移位卡;13、第一卡带座;14、第一魔术带;15、鱼竿卡扣;16、第一连接座;17、鱼竿支架;18、第二加强筋;19、通槽;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手持鱼竿垂钓自动泄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臂(1)、固定臂(2)和杠杆(3);至少在活动臂(1)的一个端部处开设有鱼竿支撑槽(4),用于在使用状态下作用于鱼竿对鱼竿提供向上的支撑;固定臂(2)的一端与活动臂(1)远离鱼竿支撑槽(4)的一端连接,用于在使用状态下设置在钓鱼人的手臂上;杠杆(3)的一端与固定臂(2)上远离活动臂(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用于在使用状态下作用于鱼竿的尾部,从鱼竿的尾部对鱼竿提供向下的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手持鱼竿垂钓自动泄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臂(2)可旋转的与活动臂(1)连接,固定臂(2)与活动臂(1)相互远离的一端采用一根绳索(5)连接,绳索(5)长短的设置与固定臂(2)和活动臂(1)间的角度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手持鱼竿垂钓自动泄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臂(2)远离活动臂(1)的一端和/或活动臂(1)远离固定臂(2)的一端设置有收线轮(6),收线轮(6)用于根据固定臂(2)与活动臂(1)间的角度调整而收放绳索(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手持鱼竿垂钓自动泄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收线轮(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收线轮(6)分别设置在固定臂(2)远离活动臂(1)的一端和活动臂(1)远离固定臂(2)的一端,绳索(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收线轮(6)连接,两个收线轮(6)可以分别从绳索(5)的两端收放绳索(5),安装于固定臂(2)上的收线轮(6)上设置有绳索定位卡(7),用于在绳索(5)收放至适当位置时固定绳索(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手持鱼竿垂钓自动泄力装置,其特征在于:绳索(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丁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