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耳机调节孔的手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406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耳机调节孔的手机壳,包括防护边框和辅助组件,所述防护边框的外表面安置有侧边橡胶块,且防护边框的内部开设有按键孔,所述防护边框的后端连接有背部衔接条,所述背部衔接条的后端固定有防护壳体,所述防护边框的底端内壁中端开设有耳机孔,用于调节耳机孔大小的所述辅助组件设置于耳机孔的内部,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橡胶圈和气囊,且橡胶圈的内壁安装有气囊。该带耳机调节孔的手机壳采用保护结构,可对手机四周以及手机摄像头进行保护,防止手机和摄像头产生损坏,同时具有更换结构,便于使用者更换背景,使用方便,并且具有限位结构,可调整耳机孔外围的大小,来限位耳机的端部,防止耳机线掉落。防止耳机线掉落。防止耳机线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耳机调节孔的手机壳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机壳
,具体为一种带耳机调节孔的手机壳。

技术介绍

[0002]手机壳,是对手机外观进行保护或装饰的装饰品,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科技美容这一行业做为新型产业新生而出,时尚IT品牌随着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针对手机品牌和功能的增加而呈多样化,将手机保护壳按质地分有PC壳,皮革,硅胶,布料,硬塑,皮套,金属钢化玻璃壳,软塑料,绒制,绸制等品类。手机保护壳不仅作为装饰品让您的手机成为一道风景,更能保护手机,防摔、防刮、防水和防震。
[0003]如申请号:CN201880078172.7,该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两个手机的手机壳,该手机壳能够同时存储两个手机的。为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两个手机的手机壳包括:第一壳,具有其上安装第一手机的第一支撑装置;第二壳,具有其上安装第二手机的第二支撑装置;第三壳,布置在第一壳与第二壳之间;第一连接部分,连接第一壳和第三壳;以及第二连接部分,连接第二壳和第三壳,其中,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可变的竖直宽度或水平宽度。
[0004]类似于上述申请目前还存在以下不足:现有装置不便调节耳机孔外围的大小,不便夹持耳机线的接头。于是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带耳机调节孔的手机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耳机调节孔的手机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耳机调节孔的手机壳,包括防护边框和辅助组件,所述防护边框的外表面安置有侧边橡胶块,且防护边框的内部开设有按键孔,所述防护边框的后端连接有背部衔接条,所述背部衔接条的后端固定有防护壳体,所述防护边框的底端内壁中端开设有耳机孔,用于调节耳机孔大小的所述辅助组件设置于耳机孔的内部,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橡胶圈和气囊,且橡胶圈的内壁安装有气囊。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壳体的表面固定有加厚条,且加厚条呈长方体状。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壳体的表面左上角开设有摄像头保护框,所述防护边框的上端固定有穿绳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护边框的内壁安置有软质层,且软质层的形状结构与防护边框的形状结构相吻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防护边框的内壁底端左右两侧设置有防尘音量覆盖网,且防尘音量覆盖网设置有两组。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壳体的内壁设置有用于粘黏背景卡片的更换组件,且更换组件包括无痕胶贴、覆盖膜和撕拉条,所述无痕胶贴的前端安置有覆盖膜,且覆盖膜的左下角
固定有撕拉条。
[0012]进一步的,所述无痕胶贴关于防护壳体的内壁呈等距离分布,且无痕胶贴与覆盖膜粘接连接。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耳机调节孔的手机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该带耳机调节孔的手机壳,采用保护结构,可对手机四周以及手机摄像头进行保护,防止手机和摄像头产生损坏,同时具有更换结构,便于使用者更换背景,使用方便,并且具有限位结构,可调整耳机孔外围的大小,来限位耳机的端部,防止耳机线掉落。
[0015]1、本技术通过侧边橡胶块高凸于防护边框,可使得侧边橡胶块与外界物件接触,可减少防护边框与外界物体的接触面积,同时侧边橡胶块的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受到冲击时,会减少一定的冲击力,防止防护边框受到损坏,加厚条均匀分布在防护壳体的外壁,使得受力更加均匀。
[0016]2、本技术通过加厚条可将防护外壳抬起,将手机的摄像头与桌面分离,避免摄像头的表面与桌面产生摩擦,保证了摄像头的完整性,穿绳孔方便使用者连接佩戴绳,便于使用者佩戴,软质层可对手机的四周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防护边框因压力过大对手机的四周造成磨损。
[0017]3、本技术通过覆盖膜可覆盖保护无痕胶贴,防止无痕胶贴暴露在空气中,避免灰尘沾覆在无痕胶贴的表面,同时无痕胶贴具有很好的粘黏性,可按压卡片,来更换防护壳体的背景,使用方便,可通过气囊的充气量,来调整耳机孔外围的大小,可限位耳机线,降低耳机线脱落的次数。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带耳机调节孔的手机壳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带耳机调节孔的手机壳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带耳机调节孔的手机壳的辅助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防护边框;2、侧边橡胶块;3、按键孔;4、背部衔接条;5、防护壳体;6、加厚条;7、摄像头保护框;8、穿绳孔;9、软质层;10、更换组件;1001、无痕胶贴;1002、覆盖膜;1003、撕拉条;11、耳机孔;12、防尘音量覆盖网;13、辅助组件;1301、橡胶圈;1302、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3]如图1所示,一种带耳机调节孔的手机壳,包括防护边框1和辅助组件13,防护边框1的外表面安置有侧边橡胶块2,且防护边框1的内部开设有按键孔3,通过侧边橡胶块2高凸于防护边框1,可使得侧边橡胶块2与外界物件接触,可减少防护边框1与外界物体的接触面积,同时侧边橡胶块2的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受到冲击时,会减少一定的冲击力,防止防护边框1受到损坏;防护边框1的后端连接有背部衔接条4,背部衔接条4的后端固定有防护壳体5,防护壳体5的表面固定有加厚条6,且加厚条6呈长方体状,通过加厚条6可将防护外壳5抬起,将手机的摄像头与桌面分离,避免摄像头的表面与桌面产生摩擦,保证了摄像头的完整性;防护壳体5的表面左上角开设有摄像头保护框7,防护边框1的上端固定有穿绳孔8,穿绳
孔8方便使用者连接佩戴绳,便于使用者佩戴。
[0024]如图2所示,防护边框1的内壁安置有软质层9,且软质层9的形状结构与防护边框1的形状结构相吻合,软质层9可对手机的四周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防护边框1因压力过大对手机的四周造成磨损;防护边框1的内壁底端左右两侧设置有防尘音量覆盖网12,且防尘音量覆盖网12设置有两组,防护壳体5的内壁设置有用于粘黏背景卡片的更换组件10,且更换组件10包括无痕胶贴1001、覆盖膜1002和撕拉条1003,无痕胶贴1001的前端安置有覆盖膜1002,且覆盖膜1002的左下角固定有撕拉条1003,无痕胶贴1001关于防护壳体5的内壁呈等距离分布,且无痕胶贴1001与覆盖膜1002粘接连接,通过覆盖膜1002可覆盖保护无痕胶贴1001,防止无痕胶贴1001暴露在空气中,避免灰尘沾覆在无痕胶贴1001的表面,同时无痕胶贴1001具有很好的粘黏性,可按压卡片,来更换防护壳体5的背景,使用方便。
[0025]如图3所示,防护边框1的底端内壁中端开设有耳机孔11,用于调节耳机孔11大小的辅助组件13设置于耳机孔11的内部,辅助组件13包括橡胶圈1301和气囊13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耳机调节孔的手机壳,包括防护边框(1)和辅助组件(1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边框(1)的外表面安置有侧边橡胶块(2),且防护边框(1)的内部开设有按键孔(3),所述防护边框(1)的后端连接有背部衔接条(4),所述背部衔接条(4)的后端固定有防护壳体(5),所述防护边框(1)的底端内壁中端开设有耳机孔(11),用于调节耳机孔(11)大小的所述辅助组件(13)设置于耳机孔(11)的内部,所述辅助组件(13)包括橡胶圈(1301)和气囊(1302),且橡胶圈(1301)的内壁安装有气囊(13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耳机调节孔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5)的表面固定有加厚条(6),且加厚条(6)呈长方体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耳机调节孔的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5)的表面左上角开设有摄像头保护框(7),所述防护边框(1)的上端固定有穿绳孔(8)。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泳洋黄丽娣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市明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