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源热泵换热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966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热箱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地源热泵换热箱,包括换热箱体,所述换热箱体的一侧连接有入水管,所述换热箱体的另一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换热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本体,且换热管本体的两端皆分别与入水管与出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备用输送管、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采用这种设计在实际使用中,当其中一条换热管出现漏水现象后,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随即关闭,同时,第三电磁阀与第四电磁阀打开,使得换热管本体停止工作,进而利用第备用输送管来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有效的解决了对比专利在对换热器管道进行修补或者单独替换时,需要整机停止工作,才能进行维护更换工作的问题。工作的问题。工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源热泵换热箱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箱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源热泵换热箱。

技术介绍

[0002]现市面上的地源热泵换热器大多数在应用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损坏情况时就需要将整个换热器进行更换,无法对破损处进行修补或者单独替换,应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公开号为CN210980432U的一种地源热泵换热器,包括壳体、第一换热管装置、底座以及压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一换热管装置和第二换热管装置,所述第二换热管装置安装在第一换热管装置之间,所述第一换热管装置和第二换热管装置的内侧设有弯管,所述第二换热管装置的两侧均设有弯管。上述专利虽然解决了现市面上的地源热泵换热器大多数在应用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损坏情况时就需要将整个换热器进行更换,无法对破损处进行修补或者单独替换,应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但是上述专利在对换热器管道进行修补或者单独替换时,需要整机停止工作,才能进行维护更换工作。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地源热泵换热箱,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源热泵换热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源热泵换热箱,包括换热箱体,所述换热箱体的一侧连接有入水管,所述换热箱体的另一侧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换热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本体,且换热管本体的两端皆分别与入水管与出水管连接,所述换热管本体的顶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第备用输送管,且第备用输送管的末端重新与换热管本体相连,所述换热管本体上靠近入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换热管本体上靠近出水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备用输送管设置有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采用这种设计在实际使用中,当其中一条换热管出现漏水现象后,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随即关闭,与此同时,第三电磁阀与第四电磁阀打开,使得换热管本体停止工作,进而利用第备用输送管来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对比专利在对换热器管道进行修补或者单独替换时,需要整机停止工作,才能进行维护更换工作的问题。
[0005]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换热箱体的外表面安装有水压检测盒,所述水压检测盒包括单片机和漏水报警开关,在实际使用中,通过水压检测盒与控制器配合能够对每条换热管本体进行精确的监控,便于维护人员对异常漏水现象进行排查,大大节约了维修时间。
[0006]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本体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连接滑套,在实际使用中,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便于换热管本体的更换维护工作。
[0007]进一步的,所述换热管本体的下方皆设置有漏液导向罩,所述漏液导向罩的底端
固定安装有安装支架,且安装支架的底端与换热箱体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架上安装有集液罩,且集液罩与漏液导向罩相配合,所述集液罩的末端连接有排液管,且排液管延伸至换热箱体的外部,采用这种设计在换热管本体出现漏水现象时,能够对漏液进行收集并排出,避免漏液滴漏至换热箱体内部,影响其使用寿命。
[0008]进一步的,所述漏液导向罩的安装状态为倾斜式安装。
[0009]进一步的,所述入水管与出水管的外表面皆附着有防腐蚀涂层,在实际使用中,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延长入水管与出水管的使用寿命。
[001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1]1.本技术通过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备用输送管、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采用这种设计在实际使用中,当其中一条换热管出现漏水现象后,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随即关闭,与此同时,第三电磁阀与第四电磁阀打开,使得换热管本体停止工作,进而利用第备用输送管来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对比专利在对换热器管道进行修补或者单独替换时,需要整机停止工作,才能进行维护更换工作的问题。
[0012]2.本技术通过设有安装支架、漏液导向罩、集液罩和排液管,采用这种设计在换热管本体出现漏水现象时,能够对漏液进行收集并排出,避免漏液滴漏至换热箱体内部,影响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备用输送管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漏水导向罩第一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漏水导向罩第二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为:100、换热箱体;110、入水管;111、出水管;112、换热管本体;113、第一电磁阀;114、第二电磁阀;115、备用输送管;116、第三电磁阀;117、第四电磁阀;118、安装支架;119、漏液导向罩;120、集液罩;121、排液管;122、水压检测盒;123、控制器;124、连接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地源热泵换热箱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一:
[002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源热泵换热箱,包括换热箱体100,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电磁阀113、第二电磁阀114、第三电磁阀116、第四电磁阀117、水压检测盒122和控制器123均为市场上可直接购买到的产品,其原理和连接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包括换热箱体100,换热箱体100的一侧连接有入水管110,换热箱体
100的另一侧连接有出水管111,换热箱体100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本体112,且换热管本体112的两端皆分别与入水管110与出水管111连接,换热管本体112的顶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第备用输送管115,且第备用输送管115的末端重新与换热管本体112相连,换热管本体112上靠近入水管1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13,换热管本体112上靠近出水管1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14,第备用输送管115设置有第三电磁阀116和第四电磁阀117,出水管111上设置有控制器123,换热箱体100的外表面安装有水压检测盒122,水压检测盒122包括单片机和漏水报警开关。
[0022]在实际使用中,当其中一条换热管出现漏水现象后,第一电磁阀113与第二电磁阀114随即关闭,与此同时,第三电磁阀116与第四电磁阀117打开,使得换热管本体112停止工作,进而利用第备用输送管115来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
[0023]实施例二:
[0024]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换热管本体112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连接滑套124,换热管本体112的下方皆设置有漏液导向罩119,漏液导向罩11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支架118,且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源热泵换热箱,包括换热箱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体(100)的一侧连接有入水管(110),所述换热箱体(100)的另一侧连接有出水管(111),所述换热箱体(100)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本体(112),且换热管本体(112)的两端皆分别与入水管(110)与出水管(111)连接,所述换热管本体(112)的顶端通过连接管连接有第备用输送管(115),且第备用输送管(115)的末端重新与换热管本体(112)相连,所述换热管本体(112)上靠近入水管(1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13),所述换热管本体(112)上靠近出水管(1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磁阀(114),所述第备用输送管(115)设置有第三电磁阀(116)和第四电磁阀(1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源热泵换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11)上设置有控制器(123),所述换热箱体(100)的外表面安装有水压检测盒(122),所述水压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培王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宇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