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智能储存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956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叶智能储存仓,包括内部具有容腔的仓体以及若干层沿仓体的高度间隔设于容腔内的放置架,每一层所述放置架包括若干沿容腔的内壁周向间隔分布的储物盘,且所述仓体的下端处设有用于供人进出的仓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茶叶智能储存仓,利用层状分布的储物盘,形成立体储存结构,可在有限的空间内有序地、尽可能多的放置茶叶。尽可能多的放置茶叶。尽可能多的放置茶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智能储存仓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储存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智能储存仓。

技术介绍

[0002]茶叶具有吸附性、氧化性,会对自然环境中的水分、气味、光照等因素会自发地进行吸收、氧化,导致茶叶容易窜味、受潮、变质等,这一系列的反应容易对茶叶的品质造成不良影响,故茶叶储存时,需要对其水分、气味、光照等变量因素进行控制,达到最佳的仓储数值,下面以普洱茶的储存条件为例:
[0003]1、水分:普洱茶含水量需≤10

13%,其中晒青毛茶含水量需≤10%,普洱生茶含水量需≤13%,普洱熟茶散茶含水量需≤12%,普洱熟茶紧压茶含水量需≤12.5%,若含水量过低,则普洱茶转化速度较慢,对普洱茶越存越香的特性有较大的影响;若含水量过高,会加快普洱茶转化速度,在其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会使普洱茶受潮、霉变、变质,对茶叶品质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0004]2、气味:茶叶具有吸附性。这一特性会使茶叶主动地吸附其所在环境的一切气味:香气、异杂味等,并对其香气这一因素产生影响。
[0005]3、光照:阳光长时间的照射会提升茶叶温度,降低湿度,同时阳光中的紫外线含有极高的能量,会破坏茶叶本身的物质结构,影响茶叶的后续转化。另一方面,茶叶受日光照射后,酚类物质、叶绿素更容易氧化,同时引发内含物的光化学反应,增加茶叶中的戊醛、戊烯醇等的含量,使茶叶失去其原有风味和鲜度,容易造成茶叶变质,产生日晒后的“油脂味”。
[0006]4、温度:普洱茶贮藏的温度应保持在20℃

>30℃左右,贮藏温度的升高会加速普洱茶的品质转变,但温度过高形成闷热时,会严重影响茶叶品质,使其出现酸味等劣质气味。
[0007]5、湿度:普洱茶贮藏的温度应保持在50%

70%左右,湿度的增加会加速普洱茶的陈化,茶多酚含量呈下降趋势;普洱茶外形变松,色泽逐渐加深,香气浓郁度减弱,滋味浓强刺激度亦减弱;同时,太过潮湿的环境会导致普洱茶的快速变化,往往容易引起“霉变”,致使茶叶无法饮用。
[0008]目前,针对白茶和普洱生茶都需要在毛茶制备后,需要进行贮藏和陈化,使其达到品质要求后进行压饼或直接包装销售,因此,为保证品质和清洁卫生,在存贮过程(后熟和陈化)中,对存贮环境的温湿度要求较高。但是,现有茶叶成品存贮方式多为仓库堆放或柜体对堆放,没有形成立体贮存以及充分利用空间,且不美观;为防堆内温度过高引起品质劣变、内外质量不匀,需定时翻堆,耗费大量人力;因贮存条件简陋,缺乏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的环境温、湿度和透气性控制条件;贮存的茶叶需定期取样,监控产品质量,现有的贮存装置已不能满足茶叶储存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茶叶智能储存仓,利用层状分布
的储物盘,形成立体储存结构,可在有限的空间内有序地、尽可能多的放置茶叶。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茶叶智能储存仓,包括内部具有容腔的仓体以及若干层沿仓体的高度间隔设于容腔内的放置架,每一层所述放置架包括若干沿容腔的内壁周向间隔分布的储物盘,且所述仓体的下端处设有用于供人进出的仓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储物盘包括环状的固定圈以及至少一层设于固定圈内侧的网状支撑网。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圈内设有两层网状支撑网,所述储物盘还包括环绕设于所述固定圈内侧的灯条以及位于两层网状支撑网之间的导光组件。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导光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灯条一侧的透明支撑件以及两个分别位于透明支撑件两表面上的导光板,且所述网状支撑网的内侧与所述导光板抵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网状支撑网采用竹藤编织而成。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茶叶智能储存仓还包括设于所述仓体内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若干沿周向间隔分布的支撑柱,每一所述储物盘设于相邻的两支撑柱之间。
[0016]进一步的,所述储物盘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件与两侧的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在对应每一储物盘的位置均设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外侧设有一上下均为开口的卡槽,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卡槽内。
[0017]进一步的,所述仓体包括上下分布的顶板和底框以及连接于顶板和底框之间的透明玻璃,且所述顶板、底框和透明玻璃之间围合形成有所述容腔,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支撑柱的下端与所述底框连接或埋设于地面上。
[0018]进一步的,所述容腔内还设有用于检测温度和湿度的温湿度传感器以及用于调节容腔内温湿度的空调。
[0019]进一步的,所述仓体的下端设有一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上设有用于显示容腔内温湿度的显示屏,所述仓门设于所述控制柜上。
[002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中的茶叶智能储存仓,利用层状分布的储物盘,形成立体储存结构,可在有限的空间内有序地、尽可能多的放置茶叶;且利用独立的仓体设置,可避免内部的茶叶放置在外部受光照的影响而导致茶叶变质,还可更好的控制内部的温湿度以适应茶叶的储存条件,保障茶叶良好转化,避免因温湿度的温度导致茶叶变质。
[0022]储物盘内设置的灯条可使每一储物盘均为一发光点并照亮储物盘上的茶叶桶或茶叶罐,在灯条工作时整体具有美观的特点,而仓体的外周采用透明设计,配合内部的结构设计,可进一步提高该储存仓的美观性。
[0023]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
[0025]图1为实施例中茶叶智能储存仓的示意图;
[0026]图2为实施例中茶叶智能储存仓去除顶板后的俯视图;
[0027]图3为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储物盘的连接示意图;
[0028]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9]图5为实施例中茶叶智能储存仓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0030]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1]图7为实施例2中茶叶智能储存仓的示意图;
[0032]图8为实施例2中茶叶智能储存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智能储存仓,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具有容腔的仓体以及若干层沿仓体的高度间隔设于容腔内的放置架,每一层所述放置架包括若干沿容腔的内壁周向间隔分布的储物盘,且所述仓体的下端处设有用于供人进出的仓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智能储存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盘包括环状的固定圈以及至少一层设于固定圈内侧的网状支撑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叶智能储存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内设有两层网状支撑网,所述储物盘还包括环绕设于所述固定圈内侧的灯条以及位于两层网状支撑网之间的导光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叶智能储存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组件包括位于所述灯条一侧的透明支撑件以及两个分别位于透明支撑件两表面上的导光板,且所述网状支撑网的内侧与所述导光板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叶智能储存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支撑网采用竹藤编织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茶叶智能储存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仓体内的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