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损的滑动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92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损的滑动轴承,包括轴承座、轴瓦、注油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轴承座上端设置有轴承盖,所述轴承座和轴承盖内固定有第一螺栓,所述轴瓦设置在轴承座和轴承盖中间,所述轴承盖上端设置有注油口,所述注油机构安装在注油口上且连接轴瓦,该机构可以在工作轴转动时或转动前先对其进行全面的润滑,避免了滑动轴承启动困难和启动摩擦力大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单孔的轴瓦使用时需要不断添加润滑油且添加效率较低的问题,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轴承盖侧壁上且连接轴承座,该机构可以对轴承座和轴承盖进行限位,当第一螺栓或螺母出现松动时,第二螺栓与连接柱仍保持轴承座与轴承盖的稳定,避免了轴承座与轴承盖松动。避免了轴承座与轴承盖松动。避免了轴承座与轴承盖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损的滑动轴承


[0001]本技术属于滑动轴承
,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损的滑动轴承。

技术介绍

[0002]滑动轴承,在滑动摩擦下工作的轴承,滑动轴承工作平稳、可靠、无噪声,在液体润滑条件下,滑动表面被润滑油分开而不发生直接接触,还可以大大减小摩擦损失和表面磨损,油膜还具有一定的吸振能力,但起动摩擦阻力较大,轴被轴承支承的部分称为轴颈,与轴颈相配的零件称为轴瓦。
[0003]现有技术中的滑动轴承大多结构单一,仅通过轴承盖和轴瓦开设的一个注油口添加润滑油,添加和补充效率慢且不均匀,容易导致轴瓦和工作轴磨损加快,同时其通过两组螺栓连接轴承座和轴承盖,若螺栓出现松动情况,则会导致轴承失效或损毁,如公开号为:CN 210769873 U的技术专利提出的一种基于耐磨擦的滑动轴承,其通过在轴承内设置橡胶耐磨垫和一组注油孔达到耐磨效果,并不能有效的提升注油的效率和均衡度,橡胶耐磨垫阻力和摩擦力更大,也不能降低工作轴与轴承之间的滑动摩擦,同时其通过螺栓对轴承座和轴承盖进行固定的方式,若螺栓出现震动导致松动,则会引起轴承座与轴承盖之间松动,导致油膜失效,影响轴承正常使用,因此,我们需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损的滑动轴承,能够在工作轴转动时或转动前先对其进行全面的润滑,避免了滑动轴承启动困难和启动摩擦力大的问题,同时能够对轴承座和轴承盖进行限位固定,当第一螺栓或螺母出现松动时,第二螺栓与连接柱仍保持轴承座与轴承盖的稳定。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损的滑动轴承,包括轴承座、轴瓦、注油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轴承座上端设置有轴承盖,所述轴承座和轴承盖内固定有第一螺栓,所述轴瓦设置在轴承座和轴承盖中间,所述轴承盖上端设置有注油口,所述注油机构安装在注油口上且连接轴瓦,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轴承盖侧壁上且连接轴承座;
[0006]所述注油机构包括储油瓶和导通孔,所述储油瓶下端设置有空心螺栓,所述空心螺栓固定在注油口内,所述导通孔贯穿开设在轴瓦上且下端设置有双向斜坡,所述双向斜坡下端开设有中心孔和若干侧边孔,所述中心孔和若干侧边孔导通至轴瓦内。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活动槽、连接柱和螺孔,所述活动槽开设在轴承盖侧壁上,所述连接柱上端内侧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位于活动槽内,所述连接柱下端贯穿螺接有第二螺栓,所述螺孔开设在轴承座侧壁上,所述第二螺栓前端穿过连接柱螺接在螺孔内。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轴承座底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第一螺栓上
端贯穿连接轴承座和轴承盖且下端位于容纳槽内。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储油瓶顶部设置有加油口。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注油口贯穿轴承盖,所述储油瓶、空心螺栓、注油口和导通孔之间分别导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侧边孔纵向排列在轴瓦中且直径大于中心孔。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槽内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转动轴前端设置有限位盘且限位盘转动位于限位槽中。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通过装置内设置有注油机构,通过储油瓶加油,导通孔与双向斜坡导通,双向斜坡与中心孔和侧边孔配合,可以有效对润滑油进行自动加注和导向引流,便于在工作轴转动时或转动前先对其进行全面的润滑,避免了滑动轴承启动困难和启动摩擦力大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单孔的轴瓦使用时需要不断添加润滑油且添加效率较低的问题。
[0015]2、本技术通过装置内设置有固定机构,通过转动轴带动连接柱转动,限位盘对连接柱限位,第二螺栓与螺孔对应螺接,可以有效对轴承座和轴承盖进行限位固定,当第一螺栓或螺母出现松动时,第二螺栓与连接柱仍保持轴承座与轴承盖的稳定,避免了轴承座与轴承盖松动导致轴承损坏或工作轴磨损的问题,结构简单且操作易上手。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储油瓶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轴瓦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装置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机构分解示意图。
[0022]图中:1、轴承座;2、轴承盖;3、第一螺栓;4、容纳槽;5、轴瓦;6、注油机构;61、储油瓶;62、空心螺栓;63、加油口;64、导通孔;65、双向斜坡;66、中心孔;67、侧边孔;7、注油口;8、固定机构;81、限位槽;82、活动槽;83、连接柱;84、转动轴;85、限位盘;86、第二螺栓;87、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磨损的滑动轴承,包括轴承座1、轴瓦5、注油机构6和固定机构8,所述轴承座1上端设置有轴承盖2,所述轴承座1和轴承盖2内固定有第一螺栓3,所述轴瓦5设置在轴承座1和轴承盖2中间,所述轴承盖2上端设置
有注油口7,所述注油机构6安装在注油口7上且连接轴瓦5,所述固定机构8设置在轴承盖2侧壁上且连接轴承座1,所述轴承座1底部设置有容纳槽4,所述第一螺栓3上端贯穿连接轴承座1和轴承盖2且下端位于容纳槽4内,便于对第一螺栓3下端突出部分进行收纳,避免影响轴承座1放置平衡;
[0025]所述注油机构6包括储油瓶61和导通孔64,所述储油瓶61下端设置有空心螺栓62,所述空心螺栓62固定在注油口7内,所述储油瓶61顶部设置有加油口63,便于对储油瓶61加油,所述导通孔64贯穿开设在轴瓦5上且下端设置有双向斜坡65,所述双向斜坡65下端开设有中心孔66和若干侧边孔67,所述中心孔66和若干侧边孔67导通至轴瓦5内,所述侧边孔67纵向排列在轴瓦5中且直径大于中心孔66,便于润滑油从中心孔66处流至两侧侧边孔67内,所述注油口7贯穿轴承盖2,所述储油瓶61、空心螺栓62、注油口7和导通孔64之间分别导通连接,便于润滑油自然流至导通孔64内,该机构可以有效对润滑油进行自动加注和导向引流,便于在工作轴转动时或转动前先对其进行全面的润滑,避免了滑动轴承启动困难和启动摩擦力大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单孔的轴瓦5使用时需要不断添加润滑油且添加效率较低的问题,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损的滑动轴承,包括轴承座(1)、轴瓦(5)、注油机构(6)和固定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1)上端设置有轴承盖(2),所述轴承座(1)和轴承盖(2)内固定有第一螺栓(3),所述轴瓦(5)设置在轴承座(1)和轴承盖(2)中间,所述轴承盖(2)上端设置有注油口(7),所述注油机构(6)安装在注油口(7)上且连接轴瓦(5),所述固定机构(8)设置在轴承盖(2)侧壁上且连接轴承座(1);所述注油机构(6)包括储油瓶(61)和导通孔(64),所述储油瓶(61)下端设置有空心螺栓(62),所述空心螺栓(62)固定在注油口(7)内,所述导通孔(64)贯穿开设在轴瓦(5)上且下端设置有双向斜坡(65),所述双向斜坡(65)下端开设有中心孔(66)和若干侧边孔(67),所述中心孔(66)和若干侧边孔(67)导通至轴瓦(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的滑动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活动槽(82)、连接柱(83)和螺孔(87),所述活动槽(82)开设在轴承盖(2)侧壁上,所述连接柱(83)上端内侧设有转动轴(84),所述转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德宏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