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线莲培育用分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3847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金线莲培育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金线莲培育用分苗装置,包括运输架,左侧运输架和右侧运输架下端均设置有支架,左侧运输架和右侧运输架右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右侧运输架后方右端设置有红外发射器,红外发射器左侧设置有红外接收器,左侧运输架和右侧运输架之间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上方依次设置有第一电缸和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右端设置有夹持架,夹持架上设置有第二电缸,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幼株红外光谱将病株由幼株内选中并分离出来,以便培育金线莲正常植株,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苗准确率,还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单侧夹取时夹具夹持力较大破坏幼株,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用性。用新型的实用性。用新型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线莲培育用分苗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金线莲
,尤其涉及一种金线莲培育用分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金线莲,陆生植物,全株高10~18cm。根茎肉质匍匐状。叶互生,茎下部具2~4叶;叶柄长4~10mm,基部扩展呈鞘状抱茎;形成节状;叶片卵状椭圆形,长1.5~3.5cm,宽1~3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上表面黄绿色有细密金黄色脉网,下表面淡紫红色,凸出弧形脉5~7条。该植物生长于人迹罕至的原始生态深山老林,性喜阴凉、潮湿,尤喜生长在常绿阔叶树木的沟边、石壁、土质松散、腐殖质丰富的潮湿地;要求温度18~20℃,光照约为正常日照的1/3,最忌阳光直射,海拔600~800米。中国民间历来将金线莲视作珍稀的青草药,尤喜作药膳。金线莲全草入药,性平、味甘,清热凉血、祛风利湿,主治腰膝痹痛、肾炎、支气管炎等炎症,糖尿病、吐血、血尿和小儿惊风等症。在中国民间,普遍认为金线莲对现代“三高”病症,即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症有防治的功能,常将其作防病、治病、调理人体功能的药膳。
[0003]在现有技术中在培育金线莲幼株前通常都会先对幼株进行筛选,以免病株培育后不合格造成培育资源的浪费,然而,目前的分苗装置大多都是通过外观进行人工辨别或是通过设备进行外形、质量等显性性状的筛分,并不能分辨出隐形病株。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金线莲培育用分苗装置,旨在解决目前的分苗装置难以分辨出隐形病株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金线莲培育用分苗装置,包括运输架,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运输架和右侧所述运输架下端均设置有支架,左侧所述运输架和右侧所述运输架右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右侧所述运输架后方右端设置有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发射器左侧设置有红外接收器,左侧所述运输架和右侧所述运输架之间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方依次设置有第一电缸和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右端设置有夹持架,所述夹持架上设置有第二电缸,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三电机、所述第一电缸和所述第二电缸与外部电源及外部控制器电连接,并受外部控制器控制。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外端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后方设置有从动轮。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轮与所述运输架连接处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后方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运输架连接处设置有螺母。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下方设置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与所述运输架连接处设置有支撑架。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运转方向相反。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缸上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上端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所述第一电缸连接处设置有辅助轴。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所述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上端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外侧设置有所述夹持架。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架左侧设置有所述第二电缸,所述第二电缸外侧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后端设置有铰架,所述铰架外侧设置有第三伸缩杆。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杆和所述第三伸缩杆内侧均设置有夹具,所述夹具齿牙互补。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铰架中央设置于限位孔内,所述限位孔设置于限位板上,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夹持架上端。
[0015]关于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首先,由于本技术设置了运输架、传送带、第一伸缩杆、转筒、夹持架、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使得本技术可根据幼株红外光谱将病株由幼株内选中并分离出来,以便培育金线莲正常植株,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本技术的分苗准确率;其次,由于本技术设置了夹具、铰架、限位板、第二伸缩杆和第三伸缩杆,使得本技术可在第二电缸作为单动力源的情况下,通过第二伸缩杆和第三伸缩杆同时驱动夹具进行两侧夹取,避免了单侧夹取时夹具夹持力较大破坏幼株,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第一视角结构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第二视角结构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附图1中A处局部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附图2中B处局部视图;
[0020]图5是本技术的附图2中C处局部视图;
[0021]图6是本技术的附图2中D处局部视图;
[0022]图中:1、运输架;101、第一电机;102、第二电机;11、支架;12、主动轮;13、传送带;14、从动轮;15、支撑筒;16、支撑架;17、轴承座;18、螺杆;19、螺母;2、红外发射器;21、红外接收器;3、第一电缸;30、固定架;31、第一伸缩杆;32、连接架;33、辅助轴;4、第三电机;41、转筒;5、夹持架;51、第二电缸;52、第二伸缩杆;53、夹具;54、铰架;55、限位板;56、第三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参照图1

图6,本技术为一种金线莲培育用分苗装置,包括运输架1,其特征在于,左侧运输架1和右侧运输架1下端均设置有支架11,左侧运输架1和右侧运输架1右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电机102和第一电机101,右侧运输架1后方右端设置有红外发射器2,红外发射器2左侧设置有红外接收器21,左侧运输架1和右侧运输架1之间设置有固定架30,固定架30上方依次设置有第一电缸3和第三电机4,第三电机4右端设置有夹持架5,夹持架5上设置有第二电缸51,第一电机101、第二电机102、第三电机4、第一电缸3和第二电缸51与外部电
源及外部控制器电连接,并受外部控制器控制。
[0025]第一电机101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轮12,主动轮12外端设置有传送带13,传送带13后方设置有从动轮14,便于带动传送带13运转。
[0026]从动轮14与运输架1连接处设置有轴承座17,轴承座17后方设置有螺杆18,螺杆18与运输架1连接处设置有螺母19,便于轴承座17根据需要移动并固定。
[0027]传送带13下方设置有支撑筒15,支撑筒15与运输架1连接处设置有支撑架16,增大传送带13承载力,防止塌陷。
[0028]第一电机101和第二电机102运转方向相反,便于将运输病株。
[0029]第一电缸3上设置有第一伸缩杆31,第一伸缩杆31上端设置有连接架32,连接架32与第一电缸3连接处设置有辅助轴33,便于带动连接架32升降。
[0030]连接架32上设置有第三电机4,第三电机4上端设置有转筒41,转筒41外侧设置有夹持架5,便于夹持架5旋转。
[0031]夹持架5左侧设置有第二电缸51,第二电缸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线莲培育用分苗装置,包括运输架(1),其特征在于,左侧所述运输架(1)和右侧所述运输架(1)下端均设置有支架(11),左侧所述运输架(1)和右侧所述运输架(1)右端分别设置有第二电机(102)和第一电机(101),右侧所述运输架(1)后方右端设置有红外发射器(2),所述红外发射器(2)左侧设置有红外接收器(21),左侧所述运输架(1)和右侧所述运输架(1)之间设置有固定架(30),所述固定架(30)上方依次设置有第一电缸(3)和第三电机(4),所述第三电机(4)右端设置有夹持架(5),所述夹持架(5)上设置有第二电缸(51),所述第一电机(101)、所述第二电机(102)、所述第三电机(4)、所述第一电缸(3)和所述第二电缸(51)与外部电源及外部控制器电连接,并受外部控制器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线莲培育用分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01)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轮(12),所述主动轮(12)外端设置有传送带(13),所述传送带(13)后方设置有从动轮(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线莲培育用分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14)与所述运输架(1)连接处设置有轴承座(17),所述轴承座(17)后方设置有螺杆(18),所述螺杆(18)与所述运输架(1)连接处设置有螺母(19)。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线莲培育用分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3)下方设置有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凤奎王锦玲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山下坝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