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水、气路冷却功能的内置滑环旋转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799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驱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集成水、气路冷却功能的内置滑环旋转电机,其包括电机壳体、气体输送组件、设置于电机壳体内的定子组件、盖设于电机壳体的顶端开口处的端盖一、设置于定子组件的中空中间内的转子组件及信号传输组件;所述气体输送组件包括设置于电机壳体内并与电机壳体连接的内壳、设置于内壳内的第一气道及设置于端盖一内的第三气道,所述端盖一的内侧壁与内壳的内侧壁围设成第二气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体输送组件能不断带走电机壳体内的热量,提高旋转电机的热量散发效率,可减少电机壳体内的零部件热胀冷缩引起的变形;气体输送组件的使用时的稳定性好,旋转电机的实用性强、结构紧凑。结构紧凑。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水、气路冷却功能的内置滑环旋转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驱动设备
,尤其是指一种集成水、气路冷却功能的内置滑环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旋转电机出现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现有的旋转电机的结构复杂、散热性差、发热快。在待加工的工件进行加工时,首先将用于装夹待加工的工件的气动装置或吸附装置装设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再使用气动装置或吸附装置装夹或固定待加工工件,然后通过旋转电机带动待加工的工件、气动装置或吸附装置转动,以实现对待加工的工件的加工角度进行调节;然而旋转电机在转动过程中会使得气动装置或吸附装置的角度和位置发生变化,连接于气动装置或吸附装置的气管和电线容易出现缠绕或打结的问题,影响待加工的工件的加工时的稳定性及加工效率。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水、气路冷却功能的内置滑环旋转电机。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集成水、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水、气路冷却功能的内置滑环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1)、气体输送组件(2)、设置于电机壳体(1)内并与电机壳体(1)连接的定子组件(3)、盖设于电机壳体(1)的顶端开口处的端盖一(4)、设置于定子组件(3)的中空中间内的转子组件(5)及用于向转子组件(5)或/和定子组件(3)提供电信号或/和供电的信号传输组件(6);所述转子组件(5)与端盖一(4)连接;所述气体输送组件(2)包括设置于电机壳体(1)内并与电机壳体(1)连接的内壳(7)、设置于内壳(7)内的第一气道(8)及设置于端盖一(4)内的第三气道(10),所述端盖一(4)突伸至内壳(7)内并与内壳(7)转动连接,所述端盖一(4)的内侧壁与内壳(7)的内侧壁围设成第二气道(9),所述第一气道(8)经由第二气道(9)与第三气道(1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水、气路冷却功能的内置滑环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一(4)包括与转子组件(5)连接的盖本体(11)及设置于盖本体(11)上的转轴一(12),所述转轴一(12)插设于内壳(7)内并与内壳(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气道(9)由转轴一(12)的周向侧壁与内壳(7)的内侧壁围设而成,所述第三气道(10)包括设置于盖本体(11)内的第五气道(14)及设置于转轴一(12)内的第四气道(13),第五气道(14)经由第四气道(13)与第二气道(9)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水、气路冷却功能的内置滑环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滑环旋转电机还包括贯穿电机壳体(1)设置的气道接口一(15),所述气道接口一(15)与第一气道(8)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水、气路冷却功能的内置滑环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送组件(2)还包括设置于转轴一(12)的周向的密封结构(17),所述密封结构(17)包括上下设置于第二气道(9)的两侧的两个密封件,两个所述密封件配合以对第二气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炜彬梁伟东王青华王火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智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