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光伏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3723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电站技术领域,公开了水面光伏电站。水面光伏电站,包括由多个光伏单元阵列而成的光伏阵列,每个光伏单元包括太阳能板、主浮体、支架组件、挡板和驱动组件,主浮体位于水面以下,主浮体上设置有支架组件,支架组件的一端贯穿主浮体且与主浮体滑动连接,支架组件位于主浮体以上的部分支撑太阳能板,挡板位于主浮体下方,挡板一端与主浮体铰接,另一端与支架组件位于主浮体以下的部分铰接,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太阳能板连接,驱动组件驱动太阳能板相对于主浮体倾角减小的同时增大挡板相对于主浮体的倾角,减少太阳能板受到的风阻的同时,提高水对挡板阻力,保证水面光伏电站更加稳定。光伏电站更加稳定。光伏电站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面光伏电站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电站
,尤其涉及水面光伏电站。

技术介绍

[0002]漂浮式水面光伏电站是指在水塘、中小型湖泊、水库、蓄水池、采煤塌陷区形成的湖泊等水面上建立的光伏发电站。但随着可利用水域的减少,漂浮式水面光伏电站正在逐步转向海上光伏等深水域、大风浪的开敞水域。目前所有漂浮式水面光伏电站都必须采用锚系系统来对电站进行固定,锚系系统除了要能够承受整个光伏方阵的最大受力外,还需要能够适应一定的水位变化,并控制其最大水平位移。因此直接将现有的漂浮式水面光伏电站直接转移到深水区域,在深水区域漂浮式水面光伏电站的安装和锚固都比较困难,并且现有的漂浮式水面光伏电站的浮体都是漂浮在水面上,其横摇和纵摇的幅值都很大,为了保证浮体稳定需要新建消浪设施,而在开敞海域新建消浪设施成本较高。
[0003]因此,亟待需要一种水面光伏电站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水面光伏电站,能够降低水面光伏电站对波浪的运动响应,提高光伏电站在深水区域的稳定性。
[0005]为达此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面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个光伏单元(100)阵列而成的光伏阵列,每个所述光伏单元(100)包括:太阳能板(110),被配置为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主浮体(120),位于水面(10)以下,所述主浮体(120)上方设置有所述太阳能板(110);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的一端贯穿所述主浮体(120)且与所述主浮体(120)滑动连接,所述支架组件位于所述主浮体(120)以上的部分支撑所述太阳能板;挡板(150),位于所述主浮体(120)下方,所述挡板(150)一端与所述主浮体(120)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架组件位于所述主浮体(120)以下的部分铰接;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主浮体(120)上,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太阳能板(110)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太阳能板(110)相对于所述主浮体(120)倾角减小的同时增大所述挡板(150)相对于所述主浮体(120)的倾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支架(130)和第二支架(140),所述第一支架(130)一端与所述主浮体(12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太阳能板(110)铰接,所述第二支架(140)一端与所述太阳能板(110)铰接,另一端穿设于所述主浮体(120)延伸至所述主浮体(120)下方与所述挡板(150)铰接,所述第二支架(140)能相对于所述主浮体(120)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同步调整所述太阳能板(110)和所述挡板(150)相对于所述主浮体(120)的倾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面光伏电站还包括监测系统,与所述驱动组件电连接,所述监测系统被配置为监测环境中的风速以使所述驱动组件同步调整所述太阳能板和所述挡板(150)相对于所述主浮体(120)的倾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面光伏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面光伏电站还包括动力系统(200),所述光伏阵列的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鑫张君黎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