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耦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365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耦合装置,涉及光纤耦合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光纤耦合装置在终端输出激光发生衰减时,无法第一时间判断出故障发生的位置和成因的问题而设计。该光纤耦合装置包括设置有入射光口以及出射光口的外壳,其内部具有第一、二区域;第一区域设有反射镜组和第一光电探测器,第一光电探测器用于接收未传输至第二区域的激光;第二区域设有分光片和第二光电探测器,分光片用于将由出射光口返回的激光反射至第二光电探测器,第一、二光电探测器均与激光治疗设备的主控电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光电探测器和第二光电探测器的数值变化为分析诊断问题的原因提供依据,为设备使用者及时地提供决策信息。为设备使用者及时地提供决策信息。为设备使用者及时地提供决策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耦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纤耦合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故障诊断功能的光纤耦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纤耦合装置是一种可以将空间激光耦合进入光纤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激光和医疗激光等领域。在医疗场景中,治疗波长的激光,通过耦合透镜的光学聚焦作用进入直径较小的医用光纤中,最终到达待治疗的患处。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偶尔会发生激光功率衰减、光纤烧毁等情况。当类似情况发生时,往往会影响激光治疗设备在手术中的治疗效果。造成这种治疗衰减的成因有许多,设备使用者很难在第一时间判断出具体的诱因,从而延误或直接影响手术效果。
[0003]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具有故障诊断功能的光纤耦合装置,使得其能够在终端输出激光发生衰减时,第一时间判断出故障发生的位置和成因,并报告给使用者,以使使用者尽早做出相应判断和下一步处置方案,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耦合装置,以解决现有光纤耦合装置在终端输出激光发生衰减时,无法第一时间判断出故障发生的位置和成因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的光纤耦合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具有沿光线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外壳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区域连通的入射光口以及与所述第二区域连通的出射光口,所述入射光口被配置为与激光器相连,所述出射光口被配置为与光纤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有反射镜组和第一光电探测器,所述反射镜组被配置为接收经所述入射光口进入的激光并将其传输至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被配置为接收未传输至所述第二区域的激光;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分光片和第二光电探测器,所述分光片被配置为将所述反射镜组传输的激光经所述出射光口输出,以及将由所述出射光口返回的激光反射至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和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均与激光治疗设备的主控电路电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外壳的内腔分隔为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所述隔板开设有通光孔,所述通光孔用于供经所述反射镜组反射的激光射向所述分光片。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反射镜组包括第一反射镜片和第二反射镜片,所述第一反射镜片位于所述入射光口与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之间,且所述第一反射镜片为平面透镜,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被配置为接收经所述第一反射镜片透射的激光;所述第二反射镜片与所述第一反射镜片间隔排布,所述第二反射镜片被配置为接收经所述第一反射镜片反射的激光并通过所述通光孔反射至所述分光片。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域还设置有第一温度探测器,所述第一温度探测器与所述
激光治疗设备的主控电路电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区域还设置有第二温度探测器,所述第二温度探测器与所述激光治疗设备的主控电路电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分光片与所述出射光口之间的激光传递路径上还设置有防爆镜片,所述第二温度探测器与所述防爆镜片相接触。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防爆镜片可插拔地设置于所述外壳。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镜片和所述第二反射镜片两者均通过可调镜架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可调镜架被配置为调整所述第一反射镜片和所述第二反射镜片两者的入射光角度以及出射光角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入射光口和所述出射光口均设置有光纤接头。
[0014]进一步地,所述出射光口设置有六维可调转接头,设置于所述出射光口的所述光纤接头通过所述六维可调转接头安装于所述出射光口。
[0015]本技术的光纤耦合装置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6]通过在第一区域设置反射镜组和第一光电探测器,利用第一光电探测器接受未传输至第二区域的激光,并使得第一光电探测器与治疗设备的主控电路连接。若激光器性能发生衰减,功率下降,第一光电探测器的数值会发生下降。换言之,可以根据第一光电探测器的数值下降而认定激光器发生衰减。通过在第二区域设置分光片和第二光电探测器,利用第二光电探测器接收由分光片反射的自出射光口的激光,并使得第二光电探测器与治疗设备的主控电路连接。若第一光电探测器的数值未发生变化,而第二光电探测器的数值上升,则说明激光器未发生衰减,问题发生在出射光口或出射光口下游的零部件,则可以相应处理这些位置。从而,在治疗效果明显减弱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一光电探测器和第二光电探测器的数值变化为分析诊断问题的原因提供依据,为设备使用者及时地提供决策信息。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耦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耦合装置的光路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
准直缩束模块;2

第一反射镜片;3

第二反射镜片;4

分光片;5

防爆镜片;6

六维可调转接头;7

第一光电探测器;8

第二光电探测器;9

第一温度探测器;10

第二温度探测器;11

外壳;12

第一区域;13

第二区域;14

通光孔;15

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耦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耦合装置的光路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纤耦合装置,包括外壳11,外壳11的内部具有沿光线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12和第二区域13,外壳11设置有与第一区域12连通的入射光口以及与第二区域13连通的出射光口,入射光口被配置为与激光器相连,出射光口被配置为与光纤相连;其中,第一区域12设置有反射镜组和第一光电探测器7,反射镜组被配置为接收经入射光口进入的激光并将其传输至第二区域13,第一光电探测器7被配置为接收未传输至第二区域13的激光;第二区域13设置有分光片4和第二光电探测器8,分光片4被配置为将反射镜组传输的激光经出射光口输出,以及将由出射光口返回的激光反射至第二光电探测器8,第一光电探测器7和第二光电探测器8均与激光治疗设备的主控电路电连接。
[0024]通过在第一区域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11)的内部具有沿光线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区域(12)和第二区域(13),所述外壳(11)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区域(12)连通的入射光口以及与所述第二区域(13)连通的出射光口,所述入射光口被配置为与激光器相连,所述出射光口被配置为与光纤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区域(12)设置有反射镜组和第一光电探测器(7),所述反射镜组被配置为接收经所述入射光口进入的激光并将其传输至所述第二区域(13),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7)被配置为接收未传输至所述第二区域(13)的激光;所述第二区域(13)设置有分光片(4)和第二光电探测器(8),所述分光片(4)被配置为将所述反射镜组传输的激光经所述出射光口输出,以及将由所述出射光口返回的激光反射至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8),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7)和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8)均与激光治疗设备的主控电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15),所述隔板(15)将所述外壳(11)的内腔分隔为所述第一区域(12)和所述第二区域(13),所述隔板(15)开设有通光孔(14),所述通光孔(14)供经所述反射镜组反射的激光射向所述分光片(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组包括第一反射镜片(2)和第二反射镜片(3),所述第一反射镜片(2)位于所述入射光口与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7)之间,且所述第一反射镜片(2)为平面透镜,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7)被配置为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璐李润东吉恩才戴逸翔
申请(专利权)人:密尔医疗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