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346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包括:本体,设有第一尺臂,以及与第一尺臂活动连接的第二尺臂;设于第一尺臂与第二尺臂活动连接端的角度测量器;设于第一尺臂与第二尺臂之间,且一端与第一尺臂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尺臂连接的弹力件;其中,第一尺臂设有可容纳第二尺臂的第一容纳腔,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二尺臂脱离第一容纳腔,朝远离第一容纳腔一侧移动,以便进行树木胸径测量;当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二尺臂朝第一容纳腔方向移动,并嵌入于第一容纳腔内,以实现测量装置的收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体积小,易于携带,通过弹簧与角度传感器的配合,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制造成本,且易于操作。且易于操作。且易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树木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胸径是树木生长量测量的主要指标,也是森林资源调查的重要属性。其不仅是计算森林蓄积量的主要指标,更能深层次反映森林结构和质量。
[0003]传统树木胸径测量方法采用卡尺、围尺等工具,其中,卡尺量程有限不适宜外径较大树木测量,围尺的测量者双手须接触树干,操作起来较为复杂,对于数量较多的标准地树木外径测量,通常需要测量者和记录者两人协作完成,并进行内业统计计算,过程费时且容易出错,且功能单一、不精准,同时数据人为读取、记录效率低且易错,数据难以及时入库和定位,一直影响着森林资源调查工作质量。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兴产品试图用电子技术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全站仪测量、激光扫描仪、电子条码尺等,但上述设备存在操作复杂、野外携带不便、树林茂密处不易测量、抗干扰性差、设备成本高、测量效率低等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通过设置旋转轴,实现第一尺臂与第二尺臂的活动连接,进而实现对不同尺寸的树木进行胸径测量,并通过在第一尺臂内设置第一容纳腔,使第二尺臂可收纳于第一尺臂内,极大的减小了装置体积,易于携带,还通过弹簧与角度传感器的配合,简化了设备结构,降低制造成本,且易于操作。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包括本体,设有第一尺臂,以及与第一尺臂活动连接的第二尺臂;设于第一尺臂与第二尺臂活动连接端的角度测量器;设于第一尺臂与第二尺臂之间,且一端与第一尺臂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尺臂连接的弹力件;其中,第一尺臂设有可容纳第二尺臂的第一容纳腔,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二尺臂脱离第一容纳腔,朝远离第一容纳腔一侧移动,以便进行树木胸径测量;当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二尺臂朝第一容纳腔方向移动,并嵌入于第一容纳腔内,以实现测量装置的收纳。
[0006]在上述的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中,所述第一容纳腔沿第一尺臂长度方向延伸,且朝向第二尺臂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
[0007]在上述的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中,所述第一尺臂与第二尺臂活动连接端设有旋转轴,其中,旋转轴两端贯穿第二尺臂连接于第一尺臂两侧内壁之上,实现第一尺臂与第二尺臂的活动连接。
[0008]在上述的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中,所述角度测量器套设于旋转轴外侧,用以测量第一尺臂与第二尺臂之间的角度。
[0009]在上述的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中,所述第二尺臂设有第二容纳腔,其中,第二容
纳腔沿第二尺臂长度方向延伸,且朝向视野一侧设有第二开口。
[0010]在上述的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中,所述第二容纳腔靠近角度测量器的一侧设有PCB控制板,其中,PCB控制板远离第二开口一侧与第二尺臂内侧贴合。
[0011]在上述的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中,所述PCB控制板上设有温湿度传感器。
[0012]在上述的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中,所述第二开口设有盖板,其中,盖板沿第二开口长度方向延伸,并贴合于第二开口上,构成一个封闭的第二容纳腔。
[0013]在上述的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中,所述盖板靠近角度测量器一端,且朝向视野一侧设有显示屏。
[0014]在上述的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中,弹力件为弹簧。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的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通过设置旋转轴,实现第一尺臂与第二尺臂的活动连接,进而实现对不同尺寸的树木进行胸径测量,并通过在第一尺臂内设置第一容纳腔,使第二尺臂可收纳于第一尺臂内,减小了装置体积,便于携带。
[0017](2)本技术的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通过在第一尺臂与第二尺臂之间设置弹簧,用以实现第一尺臂与第二尺臂张合角度的调节,同时,提高第一尺臂、第二尺臂与树木相切时的稳定性。
[0018](3)本技术的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在测量胸径时,通过第一尺臂、第二尺臂以及弹簧与树木相切,结合角度测量器的角度值,即可通过公式计算出树木的胸径,操作简便,且无较多的干扰因素,提高了测量准确度。
[0019](4)本技术的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通过设置温湿度传感器,增加树木胸径测量时的温度值与湿度值,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0020](5)本技术的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通过设置LED屏幕,可直接观测到测量的相关数值。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的爆炸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胸径测量的几何等效图。
[0024]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本体;110、第一尺臂;111、第一容纳腔;112、第一开口;120、第二尺臂;121、第二容纳腔;122、第二开口;123、盖板;124、矩型槽;125、显示屏;126、PCB控制板;127、温湿度传感器;130、弹力件;140、旋转轴;150、角度测量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6]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7]如图1

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包括:本体1,设于其上的第一尺臂110、与第一尺臂110活动连接的第二尺臂120、设于第一尺臂110与第二尺臂120活动连接端的角度测量器150,以及设于第一尺臂110与第二尺臂120之间,且一端与第一尺臂11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尺臂120连接的弹力件130;
[0028]其中,第一尺臂110设有可容纳第二尺臂120的第一容纳腔111,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二尺臂120脱离第一容纳腔111,朝远离第一容纳腔111一侧移动,以便进行树木胸径测量;当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二尺臂120朝第一容纳腔111方向移动,并嵌入于第一容纳腔111内,以实现测量装置的收纳。
[0029]具体而言,所述本体1由条型状的第一尺臂110与条型状的第二尺臂120构成,其中,条型状的第一尺臂110与第二尺臂120一端呈矩型,另一端呈半圆型,且第一尺臂110与第二尺臂120半圆型的一端活动连接,形成“V字”型;并且,在第一尺臂110内设有第一容纳腔111,该第一容纳腔111沿第一尺臂11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朝向第二尺臂120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112,所述第一开口112的大小大于第二尺臂120,以使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设有第一尺臂(110),以及与第一尺臂(110)活动连接的第二尺臂(120);设于第一尺臂(110)与第二尺臂(120)活动连接端的角度测量器(150);设于第一尺臂(110)与第二尺臂(120)之间,且一端与第一尺臂(11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尺臂(120)连接的弹力件(130);其中,第一尺臂(110)设有可容纳第二尺臂(120)的第一容纳腔(111),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二尺臂(120)脱离第一容纳腔(111),朝远离第一容纳腔(111)一侧移动,以便进行树木胸径测量;当处于非工作状态时,第二尺臂(120)朝第一容纳腔(111)方向移动,并嵌入于第一容纳腔(111)内,以实现测量装置的收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11)沿第一尺臂(110)长度方向延伸,且朝向第二尺臂(120)的一侧设有第一开口(1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树木胸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尺臂(110)与第二尺臂(120)活动连接端设有旋转轴(140),其中,旋转轴(140)两端贯穿第二尺臂(120)连接于第一尺臂(110)两侧内壁之上,实现第一尺臂(110)与第二尺臂(120)的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树木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尚阳方陆明余顺海孙海平王永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