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涌异位修复进水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污水修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涌异位修复进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异位修复是常见的对污染物进行修复治理的方式,是将河涌受污染的水体收集起来,运输至其他位置进行治理的技术。对于河涌的异位修复,常通过将河水引入人工湿地,利用湿地内的多种基质、植物和微生物,协同去除河水中的有机物、氮、藻类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起到对河水的生态修复作用。
[0003]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抽水泵连通输水管,将河水从河涌引入湿地,河涌内受污染的河水直接排入湿地,增加了湿地修复河水的负担,同时导致所需的修复时间过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减轻湿地处理河涌污水的负担,本申请提供一种河涌异位修复进水结构。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河涌异位修复进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河涌异位修复进水结构,包括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一端连通于河涌,所述输水管连通有抽水泵,所述输水管远离河涌的一端连通有沉降池,所述沉降池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通有过滤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涌异位修复进水结构,包括输水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12)的一端连通于河涌(1),所述输水管(12)连通有抽水泵(11),所述输水管(12)远离河涌(1)的一端连通有沉降池(2),所述沉降池(2)连通有连接管(25),所述连接管(25)连通有过滤池(3),所述过滤池(3)连通有引水渠(5),所述引水渠(5)用于连通湿地(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涌异位修复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2)的两侧内壁之间连接有两个隔板(21),两个所述隔板(21)之间形成水道,所述水道连通于所述输水管(12)和所述连接管(25),所述隔板(21)和所述沉降池(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人工水草(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涌异位修复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池(2)底部设置有沉积斗(23),所述沉积斗(23)的底侧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连接有排污管(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涌异位修复进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3)内安装有过滤板(31),所述过滤池(3)的两侧内壁开设有插槽,所述过滤板(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生太修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